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看了很多电影,但是都忘掉了,看电影的意义在哪里?

2016-11-20影视

有人曾问我:为什么电影、书籍看了也会忘记,我们为什么还要看。我答了,知乎也颇多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回答几乎和我一样,一样的对,也一样的错。我们的回答都是看电影、读书有着怎样怎样的好处,但是没有回答最关键的问题:遗忘。好的东西便不能忘记么,好的东西多了去了,不见得件件记得。

遗忘是一个客观的规律,任谁也无法改变,不由得你觉得电影读书好,所以说不忘记便忘记不了的 。若说印象深刻便不会忘记,也不见得,我现在看以前写的文章有时都会诧异:这真的是我写的吗?

你说你记性好,三个月五个月记得,三年五年呢,三十年五十年呢?总归是非常刻骨铭心之事,对你影响非常大。然电影书籍有多少能对你如此大影响呢,那么其他没有重大影响的好电影好书籍便不用记住了吗?当然这有一点杠精的味道了,就相对来说,怎样容易记住一些呢?

其实记不记住,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有没有「我」的参与 。从小到大的教育都是分析式的教育,分析「我们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个也是枣树」,作者怎么想?于是我们结合背景时代,结合作者心境,结合写作风格写一堆,千篇一律。我们从始至终都在揣摩作者怎么写,为什么要这么写,导演怎么拍,为什么要这么拍?我们一直以来都学习的是别人创作意图的东西,而不是我们自己怎么看?主观「我」的缺位。

前年浙江高考作文,问 「一条鱼眼中射出诡异的光」是什么意思?作者巩高峰表示我当初写的时候也不知道,现场观众问李沧东【燃烧】惠美跳舞镜头为什么从右至左,有什么含义么?导演回答:没含义。

我们从小就是受这样的训练,分析分析再分析,全都是分析别人的意图,而不是问我们自己怎么想,我们学习的都是别人的东西而不是自己的,到头来当然容易忘记。以我的主观意见来看,我就是觉得门前两棵树就是两颗枣树,怎么了。我又不是鲁迅,为何要揣摩鲁迅意思。

当然这又会引发一个新的问题:这样会不会带来固执己见,不接受多元价值,不利于学习成长?就像【流浪地球】被打一星,有的人就是凭借「我就是觉得不好看」这样非常主观的意见来判定。

以我主观意见来判定,也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自己心目中有判定的标准;第二,接受事实逻辑上的合理 。由于个人成长经历的不同,所以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有不同。以「我」之主观意见来判定一件事,也要说明为什么我这样理解这本书,这部电影。我说这本书不好,这部电影不好,那怎样的书或者电影好呢?不能为否定而否定。另外,别人依据书籍或者电影给出了基于原文的符合逻辑的分析,我们要承认。虽然两棵树可能就是两棵枣树,但结合鲁迅写作风格分析,大概率上可能还是有更深一层的含义,这个大概率要承认。

自己看书也颇有感悟,完完整整的看书,才发现【娱乐至死】讲的不仅仅是「娱乐至死」,【乌合之众】也不简简单单讲「乌合之众」,【月亮与六便士】也不仅仅讲「理想与现实」......现在快餐式的读书,许多人读个大概了解其中心意思,再抄写几句名言,就可以了,但是书中仍有许多的细节依据个人的感受而不同,这些不同正是我们与其他人感悟书籍与电影不一样的地方。

现在书评影评当然是很多了,但归根结底都是别人对于书籍、电影的理解,而非你的,故你看完容易忘记。真正理解了这部电影,即使电影的情节、书籍的故事记不清了,但是电影某个片段,书籍某个打动你的细节,还是会对你有裨益,只不过这种益处常常很难看见。

李诞在【十三邀】中说道:书评影评你看它,你能很明显知道它对你有好处,但是电影小说你看它,你不知道它对你有没有好处,但它确实有好处。这是文化熏陶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记住是公众能看得见的,潜移默化是公众看不见的,看不见的总会使人心慌。初高中教育当然有很大问题,譬如太过于应试。但是其实想想,它也教会我了基础知识。 其教育过于注重方法,而少注重认识

方法就是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认识就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思维活动。比如,我写作,我头脑中的概念想法就是认识,但是终归要写出来,用好的文笔写出来,就是方法。

初高中很教会了我们一些方法,各种各样物理化学数学的运算公式及法则,语文则是背诵。但是没有告诉我们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如何去认识理解一门学科,自然而然就很难引发学生的兴趣。

西方学生中学运算能力大大低于我们,但是长大以后取得的成就却高于我们。在于他们从小被教育的是去怎么认识这个世界与各个学科,激发引导学生的兴趣。兴趣一旦有了,自然他会琢磨利用怎么的方法去拓展深究自己的兴趣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