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有哪些令人叫绝的电影台词?

2014-11-07影视

徐克版的【梁祝】里有一段台词非常惊艳,即使时隔多年,这段台词放到如今也仍有醍醐灌顶之感。

背景大概是:祝英台与梁山伯互许终身后,誓死不嫁马文才,两人私奔未成,梁山伯还被祝家痛打了一顿,祝母亲自上门拜访,名为看望,实则劝梁山伯放弃英台。

得到梁山伯依旧不愿放手的回答后,祝母用冷漠刻薄的语调质问梁山伯:

你以为愤怒就可以改变跟英台的命运?

你以为很不满,胡人就会忍让南边的汉人?

要怨就怨你们生错了地方,生在这个我们汉室没落的时候,人人都这么虚伪,迂腐和势力。

要怨就怨你们太多想法,年少无知到了以为你们不喜欢就可以改变周围的人,以为靠你们两个就可以改变这个时代。

梁山伯一时激动,口吐鲜血朝她大喊:「够了,你这不是在说我们,你这是在自怨自艾!」

初次看到这个片段时,毫不夸张的说,我内心的惊讶程度和剧中的梁山伯无异,这段话犹如一记重拳,狠狠地打在我的心上,让人顿感无力和痛苦。

让我惊讶的不是祝母言语里的刻薄,而是她那双绝望、平静却又饱含泪水的眼睛,仿佛她已看透一切,在吃人的时代里,梁祝的爱情终究不得圆满。

这是徐克导演在1994年执导的电影,由吴奇隆饰演真诚善良的梁山伯,杨采妮饰演活泼可爱的祝英台。

影片延续了徐克导演的一贯风格,阴郁、沉重又怪诞,在原著的基础上,大胆增设了上一辈的感情线和填补了时代背景,前期有多欢快,后期就有多虐心。

与以往梁祝爱情故事不同,这部电影全片没有出现马文才,没有爱而不得、霸占强娶的狗血剧情,困住梁祝的从来都是那个吃人的时代。

故事讲述的是东晋时期门第之风盛行,汉室衰落,士族互相拉拢,祝英台之父为了巩固在朝中的地位,决定将英台嫁与身份更高一阶的马家。

奈何英台是个活泼好动的性子,一点也不像个大家闺秀,祝母气的头疼,决定让英台女扮男装去崇绮书院读书,以此知诗文,懂礼仪。

在崇琦书院读书的日子里,祝英台和梁山伯相识,因兴趣相投越走越近。

他们会在敲上课铃时互扮鬼脸,会在文库房里燃灯夜读,还会在考试期间帮助总记不住诗文的英台作弊,他们一起度过了一段很快乐的日子。

在此期间,他们在后山认识了一位叫若虚的大师,大师也曾是书院的学生,却因爱上了当时同是女扮男装来书院读书的同窗,后有因门第观念,与爱人遗憾终生。

没错,这里的若虚大师就是祝母曾经的恋人,或许他们也曾挣扎痛苦过,但终究没能相守此生。所以一个心灰意冷的接受命运做了官家太太,一个斩断青丝遁入空门再不入红尘。

长此以往的相处下,祝英台和梁山伯生出了感情,梁山伯深知自己家境贫寒只有考取功名才能改变命运,她辞别英台让她等自己回来,却未想他刚走不久祝家便派人寻回英台,让她准备与马家联姻。

英台急忙托人找到山伯,告诉她要成亲的消息,后山湖边,英台失意的问他:「你是不是以为你刚刚抱着的是个男孩子?」

「我早知道我抱着的不是个男孩子」是梁山伯给出的最好回应。

梁山伯做了县令依旧够不上祝家的门第,前去提亲却被羞辱,后欲与英台私奔,却被祝家手下痛打了一顿。

这对亡命鸳鸯一个重病在身,一个被囚于房,都深深的思念着彼此。

祝英台每日绝望的看向窗外,绝食反抗,直到能看到阳光的最后一个窗口也被封上时,她在阴暗的房间里等来了山伯的死讯。

至此,影片的高光部分来了,英台出嫁时已昏迷不醒,上妆的丫鬟说她的脸寻常粉扑怎么也盖不上。

在那个男人也涂脂抹粉的时代里,祝父就是每日戴着面具的男人之一,他吩咐下人将他平日里用得最厚最白的粉给英台化上,英台惨白的脸颊上留下了两行血泪。

山伯的死已经让英台心灰意冷,现在的她已经别无所求,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出嫁时能经过山伯的坟墓旁,她想最后再去看一看爱人的墓碑。

出嫁当天本是大喜之日,天空却很昏暗,祝母满眼疼惜的看向女儿出嫁的方向,或许是心疼女儿,又或许是在哀叹曾经的自己。

临近梁山伯之墓,突然刮起了大风,扬沙纷飞间,英台的眼里终于又有了光。她掀开轿帘,奋力奔向爱人的方向,这一刻她不再是上虞祝家的千金,也不是被囚于瓶中的蝴蝶,她只是英台,梁山伯的祝英台。

她剥去身上的婚服,脱去繁重的首饰,为心爱之人戴上了白巾,用血在梁山伯的墓碑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而后一场滂沱大雨洗净了她脸上厚厚的脂粉,质本洁来,自然要洁去。

大风起兮,扬沙翻飞间,梁山伯的坟墓坍塌,祝英台随即跳下洞穴,与她心爱的山伯葬在了一起。

影片最后,若虚大师撕碎了那张画着两只蝴蝶的纸,在他的手里,两只自由的蝴蝶向空中飞去。

这部影片非常擅长用镜头语言,无论是光线的切换、人物的对话,还是背景音乐,都恰好适宜,非常惊艳。

里面还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台词,正如我开头所说,在这部影片里,困住梁祝的不是某个人,而是时代背景下,两个阶级不同的人想要相守,本就是痴心妄想的一件事。

原片中雷电交加,光与暗来回切换的镜头非常带感

若虚大师和祝母的结局就是妥协了的梁山伯和祝英台,祝母并非真的心如铁石,正是因为自己曾经也反抗过,但并没有改变结局,所以面对女儿的抗争觉得可笑也觉得可悲。

只是她没想到,当初她未能坚持的,总有人要以生命为代价,去打破固有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