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锚定效应:你的直觉是如何被人利用的?

2023-03-06影视

【流浪地球】中的人工智能Moss在临近结局的时候说道: 「让人类保持理智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的确,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基于客观事实进行思考,而是倾向于走「思维捷径」,感知那些最明显、最表面的信息,用直觉来做决定。

依靠直觉来做判断,可以让我们不至于淹没于生活的琐碎之中,让我们快速反应。但是它也有明显的弊端,就是会让我们的思维止步,认为这就是标准答案,最终导致我们看不到真相。

不幸的是, 大多数人都是思维的懒惰者,很容易被忽悠、被欺骗。

01. 什么是锚定启发?

讲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我们经常会在商场或者海报上,看到商品原价被划掉,然后给出一个折扣价,比如原价99,现价49元。

在这个商业行为中,原价就好比一个锚点,作为我们认识这个产品价值的初始印象,通过对比,现价就能给我们一种「打折」、「不买就亏了」的心理感受,进而提高购买欲望。这也得到了诸多心理学研究的证实。

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会受到之前的经验和信息影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一个范围之内。

这就是锚定启发。

锚定启发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无论是商业促销、协商谈判、金融证券,还是其他生活性的问题,都存在锚定启发的影响。

在心理学家戴维·邓宁(David Dunning)等人的研究中发现, 人们的思维会被以往的经验束缚,进而做出直觉性的推测。

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告诉被试,有两个人发生了争执。

当他们告诉被试,这两个人的身份是伐木工人时,被试会认为他们的争吵一定很激烈,而且还伴随互殴的情节。

但是,当他们告诉被试,这两个人的身份是婚姻顾问时,被试则认为他们只是发生了口角。

因为过往的经验和知识,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婚姻顾问相对于伐木工人举止更文明,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其实就是一个思维的锚定。

在没有充分论证下,我们凭借过去的经验,得到了一个符合自身想法的结论。

很多人都熟知的「首因效应」,其实也是一种锚定启发。 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会根据第一次接触的印象,来认识交往的对象。

如果对方给我们留下了良好印象,那么这个好印象就像一个锚。当对方做出了一些有悖「良好印象」的事情时,我们会认为那是偶然,不是对方的内在品质造成的。

相反的,如果交往的对象在初次见面时,给我们留下一个负面的印象,那么对方做了好人好事,我们也会认为那只不过是「面子工程」。

锚定启发更像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一旦人们产生了偏见,就会自然而然地忽视与这一偏见相反的信息,最终陷入一种自以为是的自信之中。

人们并不是在寻找真相,而是在找自己满意的答案,他们只想看到自己想看到的结果。

02. 人们为什么会产生锚定启发呢?

其实,锚定启发的形成是一种正常的认知加工过程。

当我们在加工外界的信息时,过往的经验会让我们形成一个对事物的态度和想法,这些想法有助于我们快速对外界做出反应,节省心理资源和反应时间。

我们为什么能够快速地学习各种知识,因为过去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让我们形成了一个认识世界的基础。

我们不用一次又一次触碰烧开的热水壶,也知道触碰它会导致受伤;我们不用反复学习「猫是什么,狗是什么」,也可以一眼就认出它们;我们不用一次又一次被惩罚,也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这些都是过往经验的价值所在。

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速度是思维的敌人。 正如心理学家查尔斯·斯坦格(Charles Stangor)所言:「过于自动化的思维结果,会降低一定的准确性」。

尤其是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习以为常的经验,可能不再适用于这个社会。

举几个例子,很多年纪较大的人,他们经常会吃隔夜菜,即使已经坏变味,他们还是舍不得扔掉。除此之外,他们还特别喜欢囤积各种用不上的东西。

其实,他们就是思维上出现了锚定启发,他们无法从以前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走出来,依旧用那个时代的经验来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

当然,我们的同辈们也会有很多锚定启发。

很多人在学习【赠汪伦】这首诗的时候,总是把最后一句诗「不及汪伦送我情」念成「不及汪伦赠我情」。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的思维被标题「赠汪伦」锚定了,下意识地认为最后一句也应该是「赠汪伦」。

类似的还有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很多人以为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因为「那些年」给了我们的记忆线索是过去式,因此,我们不自觉地认为这件事情应该也是过去的,并在标题中加上了「过」字。

生活中,因为锚定启发而产生的错误观念也随处可见。比如「程序员都很木讷」、「文科生缺乏逻辑、理科生缺乏人文情感」、「老师就不能谈物质回报」……

这些锚定启发,会影响我们对信息的加工,以及对事物的评估。

03. 如何减少锚定启发的影响

我们在思考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个出发点,结果也会围绕这个点进行。但是这个出发点可能会造成我们错误的思维定势,局限了结果的可能性。

那么,我们该如何减少锚定启发的影响呢? 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是训练自己的条件思维。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真理具有绝对性,也具有相对性」。 这里的绝对性是指真理能够反映客观事实,能够解释事物的存在。而相对性是指,真理具有约束性,它只能在某些情况下才能够成立。

人们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是我们也说「三个和尚没水喝」;人们也说「船到桥头自然直」,但是又说「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些观念都具有相对性。它们都可以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但实际上,这些观点想要成立都需要特定的条件。 一旦条件改变了,那么这个观点很可能就不成立了。

很多观念都是特定时代,特定环境,甚至特定个体的产物。

我之前参加过一个企业家的分享会,有一个社会科学的教授分享了六度空间理论,这个理论指的是两个陌生人最多需要 6 个中间人就可以产生链接。并且,他还以自己作为例子。

「六度空间理论」的研究是心理学家斯坦利(Stanley Milgram)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开展的。

他们请求来自几座城市的人(共296人),每个人寄出一个包裹,通过寄给自己认识的人,层层转寄,最终转寄到某个的金融分析师手中。

最终,有64个包裹被送到了这一金融分析师手中。通过计算,他们发现这些包裹抵达前平均转寄了约六次,因此,就有了「六度空间理论」。

然而,六度空间理论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环境。

通过对电子邮件的实验发现,以及当前各种社交媒体的研究发现,人们很可能只需要一些搜索的技巧,就可以在2-4个中间人的情况下,联系到特定的个体。

因此,当我们被某些观念锚定的时候,一定要思考这个观念的条件。一旦我们找到了这个条件,我们就可以减少错误的判断。

总而言之,过去的经验只能作为一种参照,想要做出正确的判断还必须结合具体的环境。

正如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里所说:「用心看才能看得清楚,本质的东西用肉眼是看不见的。」

有收获的话可以【点赞+喜欢+收藏】,创作需要些鼓励,谢谢!

推荐阅读

【01】反刍思维:如何控制自己的「胡思乱想」?

【02】除了【孙子兵法】,想了解社会,还可以看这7本书

【03】认知局限: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无法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