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经常说的港片、港味,到底什么是「港味」?

2019-04-12影视

如果说好莱坞大厂的电影是一种「工业味」,那么香港电影传递的就是一种「商业味」。

香港电影,也就是「港片」,尤其是黄金时代之前的港片,其实更像是一种自产自销的手工业:几个手上有绝活的老师傅一合计,文戏武戏各显神通,在很有限的资源、很有限的时间里面,拍出质量过关的能卖座的电影。他们做出来的作品不是标准化的,每一件都体现出不同的天时地利,都有见招拆招的巧妙不同。

我看到有人说港片经常「有大排档或者茶餐厅的镜头」,就觉得这是一种港人对自身文化的自觉和骄傲,其实,这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现实的无奈:取景地就这么些啊,生活的疆域就这么大啊,不拍这些拍什么呢?曾几何时,香港的电影人又何尝不想拍名山大川,做史诗巨作呢?

胡金铨导演拍【侠女】时远赴台湾桃园大湳片场,斥巨资,耗时九个月,搭建仿古街道三条、老房屋百栋,动用技术人员超过1200名,为了做出古旧的效果,更焚烧、烟熏部分建筑,光是这些成本就达到了1400万台币。

最后呈现出一个在当时登峰造极的效果,「不过」也就是这个样子:

看到【侠女】,我就不禁想,如果当年胡金铨可以有机会去大陆的古建筑、古园林取实景,他能拍得多棒!

对于大多数香港电影人来说,是绝对不敢奢望如此「奢侈」的,他们衡量成败的标准,不是说去拿个什么国际性的奖,不是影史留名,就是收入,就是票房。他们穷举所有的方法,尽可能争取多一个人,掏出兜里的铜板,去买电影票;在大陆的市场没有开放之前,他们要把录像带版权卖到尽可能远的地方去。

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就是这么来的,黄秋生至今都经常吐槽那个时代:大多数香港电影是取悦那些没文化的市井观众的,因为有文化的观众会直接去看引进的欧美原版片。在这个环境下,给一百万,七八天就能拍一部电影,拍出来还能赚钱,厉不厉害?

香港剧作家林奕华在【发花癫】一文中亦曾这样说:

香港总拍不出有大都会味道的电影——管他演员阵容有多少粒巨星,我们的港产片,总是灯光平板,画质差,又把演员拍得说靓不靓,说丑又未至于,总而言之,一点都不glamourous。

所以我所理解的「港味」,是港片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基因。它是一种对于匮乏的「危机感」,是一种强烈的「我要与众不同」的竞争意识,是一种能够容忍粗糙、但不能容忍雷同的创新意识,是一种现实主义(并非是艺术手法上的);是一种在有限的条件下,仍然把它们高效地整合起来加以调度的能力;他们懂得「火力侦察」市场的口味,懂得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懂得把明星的票房价值最大限度地榨取出来。

在商业电影一片繁荣之下,香港影坛终于也有条件孵化了几个异类,王家卫和许鞍华终于有条件去耐心地描绘他们眼中的香港。这证明了一个成功的商业生态,也终将结出文艺的硕果。

然而如今的香港电影,不仅有自身成功的经验和传统,还有大陆天量级的市场,有证券化带来的雄厚资本,有优秀的人才,有国际化的运作。可我们熟悉的「港味」仿佛在渐渐淡去,无论是徐克还是周星驰,当他们手握着花不完的预算,他们仿佛只会一遍遍地倾泻自己对于特效的令人费解的迷恋。

或许,他们在下意识地补偿自己年轻时所经历过的那种「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