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刘擎教授在十三邀里提到的推荐学生必读的24本书是哪些呢?

2021-01-22影视

很喜欢听刘擎老师的课,收集了他的一些书单:

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音乐社会学】【儒教与道教】

马克思.韦伯: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宗教、政治、哲学、历史、音乐。 25岁就获得法学博士学位,30岁就成为正教授, 因为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离开了大学,有几年的时间完全停止了学术工作,病情缓和后才恢复学术研究。 1918年, 重返大学。可是回到大学才过了两年,韦伯就染上了当时肆虐欧洲的西班牙流感。1920年的6月,刚满56岁的韦伯英年早逝。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韦伯曾前往凡尔赛会议代表德国进行谈判,并参与魏玛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设计,在当时德国政界影响很大。同时,韦伯也是公认的古典社会学理论和公共行政学的创始人之一,被后世称为「现代社会学奠基人」、「组织理论之父」。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认为,制度的产生是偶然的,但制度的演变、制度能不能向理性的方向发展与文化有很大关系。在这本书中,他致力于解释不同宗教所包含的经济、政治伦理,以及它们不同的理性化程度。而他所论述的新教伦理,其核心就是一种理性化的能力。

如果要了解马克思.韦伯建议先去读一下美国作家莱因哈特·本迪克斯的【马克思.韦伯思想肖像】

彼得.沃森【20世纪思想史】

刘擎老师推荐语:在历史背景中呈现思想发展的脉络,一张极好的地图。

彼得.沃森这位英国的心理学家在1966 年发明了一种测试,现在叫「沃森选择任务(Wason selection task)」。几十年来,几代心理学家不知道拿这道题做过多少次实验,现在它是最常用的认知心理学测验题。有一种纸牌,它的正面是一个数字,背面是一种颜色。现在桌面上有四张牌,它们向上的一面分别是 :

* 第一张牌是数字 3
* 第二张牌是数字 8
* 第三张牌是红色
* 第四张牌是棕色

规则:「如果纸牌正面的数字是偶数,那么背面的颜色就必须是红色」。现在我们想知道桌上这四张牌中有哪些牌违反了这条规则,那么你至少需要掀开哪几张牌?

答案是你应该翻开写着数字 8 的那张牌和棕色的那张牌。8 是个偶数,根据规则它的背面必须是红色,我们要查看一下是不是红色,这没问题。棕色那张牌,我们需要查看它的正面是不是偶数,是的话就违规了。而另外两张牌,3 是个奇数根本不在规则讨论范围之内,怎么都行;红色那张牌其实也不可能违规:它的正面就算是个奇数也不违规,规则只要求偶数的背面是红色,没说奇数的背面不能是红色。当时答对率只有 10%。

错误的原因就是题目问的是哪张牌违规了,而人们想要验证的是有哪些牌合规。这是两码事,这是逻辑错误。

彼得.沃森在艺术、文化、科学和哲学等领域的思想智识非常丰富多彩。

他还有一本书【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 也值得读一读,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彼得·沃森的另一种发现,他发现人们思考历史时,经常会用到「三分法」,比如三个思想、三个时期或者三项原则。所以在这本书中彼得·沃森选择「灵魂」「欧洲」「实验」这三种观念,作为自己的研究原则,重新组织了复杂的历史材料。

例如第一种观念——灵魂

为什么选择灵魂,不选择「神」(God)呢?
一个理由:如果没有来世,那么任何类似灵魂的独立存在的意义都会减弱,实际上并非所有宗教都信奉来世;
另一个理由: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也会关注自己的内在世界,这说明灵魂的概念可能会比神更丰富。
彼得·沃森认为随着历史的发展,神的观念开始摇摇欲坠,但灵魂的观念却没有经历相似的危机,人们仍在寻找更好的自我,这种努力也延续了下来。

布莱恩.麦基【思想家:与十五位杰出哲学家的对话】

这本书汇编了50位哲学家在英国广播公司【思想家】节目上的对话,是1975至1977年编排录制、1978年1月至4月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播放的十五集电视系列节目。 从中可以了解20世纪西方哲学思想的源流、发展与现状。

作者Bryan Magee曾就读十牛津大学,获得过史学、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学位,做过牛津公学的主席。1956年,他获得了耶鲁人学哲学系的奖学金,之后,他离开学院,成了一名独立撰稿人、批评家和播音员。1970年,麦基重返大学,当上了牛津人学巴里奥学院的哲学教师,同时在媒体领域继续勤耕不辍(包括为【时代】写专栏)。1984到1994年,他成为伦敦大学国工学院 思想史的荣誉高级研究员,如今,他还是这个学院的客座教授。

这本书以BBC节目为基础,融合了以下四个问题:

  1. 回答一些问题:那些著名哲学家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正在做什么?他们所做的工作为什么很重要?
  2. 介绍有地位的思想学派,如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语言分析学派。
  3. 对哲学学科的某些相对独立的分支做一番介绍,如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科学哲学等等。
  4. 提供许多相关的背景知识,尤其是涉及到马克思、维特根斯坦和逻辑实证主义的知识。

本书的角度独特,可以让我们通过人物了解那些影响世界的思想。

钱永祥【纵欲与虚无之上: 现代情境里的政治伦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

刘擎老师推荐语:钱永祥先生的一部文集,其中许多篇章讨论了我们课程的主题:现代性问题、韦伯、伯林、马尔库塞、罗尔斯、桑德尔等。钱先生能够用对读者非常友善的文字,探讨复杂的学术思想问题。20多年前第一次读到钱先生的文章,心想,有一天我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就好了,在今天这仍然是我努力的目标。

钱永祥,1949年生于兰州,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政治哲学、政治思想史、黑格尔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旁及动物伦理学。著有多篇学术及评论文章,译有【学术与政治】、【动物解放】等书。

【纵欲与虚无之上: 现代情境里的政治伦理】

庸俗者没有怀疑,所以无所担当 ;无聊者缺乏热情,所以不求担当。庸俗者以为意义与价值的问题业已解决,生命不过是随着主流逐波弄潮;无聊者则根本不识意义与价值的追求包含着徒劳的悲剧成分,以为生命本身原是轻松幸福的尽兴一场。
——钱永祥
【目录】

第一编 袪魅之后——现代式伦理的艰难
黑格尔——西方古典哲学传统的最后一位大宗师
走出神话国之后——读刘大任【走出神话国】
空气中的叛逆精神——马库色与1960年代的消逝
历史与传记——读玛丽安娜‧韦伯的【韦伯传】上册
韦伯与卢卡奇——消散在时代风暴中的友谊
水晶般的精神——乔治‧威尔与西班牙内战
马克思主义的原始动力与现代课题
在纵欲与虚无之上——回顾韦伯的【学术与政治】
纪念伯林之死
美国自由主义的髑髅地
「我总是活在表层上」——谈思想家伯林
权力与权利的辩证——【联邦论】导读

第二编 自由主义——平等与多元的伦理
个人抑共同体?——关于西方宪政思想根源的一些想法
自由主义与政治秩序——对【自由中国】经验的反省
「分而治之」——从党派与代表试论【联邦论】中
政治领域的独立性格
社会整合与罗尔斯自由主义的政治性格
社群关系与自我之构成——对沈岱尔社群主义论证的检讨
霍布斯是自由主义者吗?——谈自由主义的一项必要成分
自由主义的政治性格——殷海光与罗尔斯的对照
自由主义为什么关切平等?——当代的一个看法
自由主义与国族主义——两种政治价值的反思
现代性业已耗尽了批判意义吗?——汪晖论现代性读后有感

第三编 众生平等:回避不得的动物伦理
动物福祉与社会进步
猫与我——一段道德启蒙的经验
一个「论述」的里程碑——【我的猩猩宝贝】序言

第四编 责任与自制——知识分子的伦理 417
学术权威如何善尽社会角色

略谈「公共型」的知识分子 迈克尔·桑德尔【公正】(中信出版社,2012年)

刘擎老师推荐语:这是桑德尔教授著名的哈佛公开课的讲稿。同时推荐这门课程的视频「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作者在书中将与「公正」有关的观念归纳为三种:

  • 追求福利最大化的功利主义
  • 族中个体权利的自由至上主义
  • 提倡公民德性和共同善的政治观
  • 桑德尔说:「我的目标不是试图用什么理念去说服学生,而是把他们训练成有头脑的公民」。

    桑德尔教授关心的问题是:

  • 在一个社会中,我们如何对公正做出道德评判?(这一问题之所以重要,一是关系到每个公民的道德自省)
  • 关系到每个公民对社会分配的看法,即你觉得在一个社会中应该怎样分配财富、权力、机会等。
  • 书中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 功利主义思想在面对现实事件时,往往可以从多个方面对一件事情的未来发展进行推论,那么,功利主义考虑的方式不同,得到的结论就会不同吗?
  • 快乐能否被量化?是否存在更高级的快乐?如果存在,我们如何(以什么标准)区分高级与低级快乐?
  • 如果人们更偏爱低级快乐,从中收获到更多的满足感,我们追求高级快乐的意义又是什么?
  • 如何做到理性,理性是否存在标准?
  • 幸福的标准是什么?
  • 如何理解「允许大多数人使持异议者保持沉默或抑制自由思考者,可能会使目前的功利最大化,可是从长远来看,这会使社会变得更坏——更缺乏快乐?」
  • ......

    【公正】最后一句话:

    「与回避的政治相比,道德参与的政治不仅仅是一种更加激动人心的理想,它也为一个公正社会提供了一种更有希望的基础。」

    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

    这本书对什么是政治哲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作者金里卡在书中详细地考察了活跃在当代政治哲学舞台上的各派理论,批判性地分析了它们对于平等、自由以及建立在两者之基础上的正义社会的各不相同的论证和诠释,不仅阐明了各派理论产生的复杂背景、它们在相互论辩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原点向前发展的历史过程,同时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澄清了各种扑朔迷离的正义理念背后的不同利益指归。

    什么是政治哲学?

    哲学所关心的,可以总结为「我应该相信什么」和「我应该做什么」这两大类分别涉及认知与实践的问题。不过,面对这些问题,哲学的主要责任倒不在于提供实质、具体的答案,告诉我们去信任这种或者那种知识(例如应该相信感官知觉,还是理性推论),或者去根据这种原则或者那种原则行动(例如应该追求最有利的后果,抑或不必理会结果而是严格遵循规则),而是追问:一种有关知识性质或者行动原则的主张,因为什么理由才是「对」的或者「好」的,是应该相信或者遵从的?在这个意义上,哲学乃是一种后设性兼评价性的思考:面对一个问题,与其说哲学要提供实质的正确答案,不如说它更关心这个答案为什么是「正确」的、是应该认可的、是讲理的人所不得不接受的。
    哲学接连上政治,管道即在此。在政治领域,一个极为根本的问题,就是要求对各种现实的(或者理想中的)体制、政策进行排比评价,作出好、坏、对、错的分辨。即使最功利现实、最讲求机巧策略的政治人物,只要他还需要为自己的作为找理由(所谓找理由,当然就是认定所找到的理由是「对/好」的),就不得不介入这种涉及比较与评价的思考。评价当然需要标准,标准就是各种政治原则与政治价值。可是这些原则与价值为什么是对的?是大家应该接受的?是政治制度与政策之所以成为「正当」的好理由?这些考量,构成了政治哲学的核心议题。
    西方古典政治哲学,不仅界定了这个核心议题,处理这个议题的方式也有其独特处。一般而言,古典政治哲学预设了人的生命有一个应然性的目的状态,或者来自本性(自然),或者来自某种超越的旨意(天、神),代表一种终极的理想目标,人的完成(perfection)在焉。政治生活在人生里有其位置,正是因为政治生活跟达成该一目标有某种特定的关系。在这样的思考架构里,政治体制、政治价值的正当性,可以由政治生活与该一目标的关联导出。
    古典政治哲学的任务,即在于发现这种关联,进行这种推导。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的哲学和政治观点虽然迥异,却都体现了这个思考架构。简单地说,这是一种用「目的」来检讨政治体制与政治价值的思考架构。目的论式的思考要有说服力,当然取决于它所标举的目的状态能不能取信于人,是不是对的。而目的状态的说服力,又取决于有关人的天性或者超越的旨意的说法,能不能取得说服力。不过,目的论的实践性格,是很明白的:以它为典范的政治哲学,始终关切着政治与人生的价值关系,到了近代,这套思考方式逐渐丧失力量。近代人不再从目的论的角度去思考政治问题,因为近代人不再敢预设一个明确、客观、完美的目的状态,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可以直接回答政治领域里的评价问题。
    奠定近代政治哲学基础的霍布斯,一口断言没有所谓的终极目的或者最高善可言,人的幸福不过在于欲望的不断满足。而欲望所指,自是由个人自行判断的。我们不必接受霍布斯,一口断言没有所谓的终极目的或者最高善可言,人的幸福不过在于欲望的不断满足。而欲望所指,自是由个人自行判断的。我们不必接受霍布斯的极端说法,不过到了今天,事实上人类已经没有理知资源,去主张一套完美的目的状态;人类在利益、理想、认知上的多元化,事实上也已经无可挽回。不敢面对这样雄辩的历史事实,甚至妄想加以改变,当然有失政治哲学的切事踏实职责。
    但是在近代,哲学的评价责任并没有解除。随着目的的个人化与主观化,政治哲学如果还想善尽原先的评价职责,势必需要另辟蹊径,改而诉诸程序:政治体制与政策,无论其建立的方式,或者其运作、分配的方式,须要在程序上满足某种标准,即使人们各自的目的与利益不同,却都会同意这些制度与政策是对的。可以想象,要找到并证明这种关于程序之正当的标准,并不是很容易的事。近代政治哲学的复杂、丰富与多样,尽在于此。但我们会发现,这种从目的到程序的转折,并没有改变政治哲学对于政治与价值之间关系的关切。

    周保松【自由人的平等政治】(增订版)(三联书店,2013)

    刘擎老师推荐语:周保松老师对罗尔斯有精深的研究,但他一点也不「学究」,能把坚硬的哲学概念「溶解」开来,因为他的追求,特别是对自由主义及其相关辩论的思考,来自对生命和社会现实的关切。他的文字也非常好,前年出版了一本【小王子的领悟】,真是美妙的读物。

    建立一个自由人平等相待的社会,是现代政治的根本问题。罗尔斯【正义论】对这一理想做了更为系统、深入的论证,【自由人的平等政治】解读和评价了罗尔斯的理论,对罗尔斯正义原则背后的道德基础进行了全面深刻地论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自由主义的道德和政治内涵。作者提出「自由人的平等政治」这一构想,回应了对自由主义的若干主要批评,并参与中国当下重要的哲学和社会讨论。

    作者提出如果人人自由平等,我们应该如何活在一起?这是现代政治的根本问题。法国大革命以降,自由和平等,成了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任何合理的政治安排,均须充分体现这两项价值。

    自由和平等,是道德理想,是政治实践,而非自有永有之物。人类的历史,充满奴役压迫,充满对自由和尊严的践踏。自由主义的理想,是建立一个自由人平等相待的社会。我称此为「自由人的平等政治」。在自由主义传统,罗尔斯的【正义论】对这个理想作了最系统、最深入的论证。本书的目的,是解读和评价罗尔斯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自由主义的道德和政治内涵。

    自由人有几个面向:

    1. 自由人有自我意识的能力。人的特别之处,是能意识到「我」的存在,意识到「我」是独立的个体,并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人生。人的自我意识,构成人的主体性。
    2. 自由人有自我反省和规划人生的能力。人活着,便有欲望,但人不是欲望的奴隶。人可以凭理性能力,对当下的欲望进行价值评估,并选择认同或放弃某种欲望。人有能力构建、修正和追求自己的人生计划,自主地活出自己的生命。
    3. 自由人有道德意识,能够知对错明是非,并愿意服从道德的要求。对自由人来说,道德规范既非外在权威强加于己身的结果,亦非自利者理性计算后的博弈平衡,而是基于良知和对他人的尊重与关怀而得出的合理判断。道德意识的发展,使我们不仅能从自己的观点看世界,也能代入他人的观点看世界,并意欲过一种合乎伦理的生活。

    自由人是具有理性自主(rational autonomy)和道德自主(moral autonomy)能力的个体。要成为自由人,我们必须充分发展这些能力。这些能力界定人的道德身份,并且是我们活得幸福的重要条件。

  • 如果我们不是独立主体,没有属于自己的信仰和价值,没有完整的人格,我们谈不上过着自己的人生,并很容易在各种「大我」论述中沦为集体的工具。
  • 如果我们欠缺理性反省能力,不问缘由便接受社会主流价值,不加质疑便服从外在权威,并任由当下欲望支配自己,我们谈不上活出自己的人生。人不能没有信念而活。信念结成意义之网,人在其中安顿。但这些信念必须是真的、对的和好的。没有人愿意活在虚妄错误无聊之中。要知道什么是真、是对、是好,我们必须反思。经过反思的人生,才是「我」的人生,才值得过。
  • 如果我们缺乏道德能力,将难以展开公平的社会合作,建立彼此信任和互相关怀的伦理关系。要合作,便必须有强制性的人人遵守的规则。
  • 什么样的规则才是公平合理? 自由人的平等政治为什么值得追求? 资本主义最能促进自由吗?自由主义、宽容与虚无主义是什么? 等等,这本书还是值得去反复研读。

    周保松的【小王子的领悟】

    这本书很喜欢,这是一本关于文学的哲学札记,是周保松写给五岁女儿的成长礼物。周保松用他的哲思和童心,每章以小王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面临的不同的困境与际遇为切入点,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对驯服、梦想、生命、责任提出新的思考与解读,思索生活的意义与美好,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开篇第一章是:梦想可以飞多远

    或者到某一天,
    你不再想做这个梦,
    没关系,那就将它放下,
    顺着你的心去追寻另一个。
    至于梦想有没有前途,
    有固然好,
    没有……也没啥大不了。
    小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这些梦想,寄托了我们对世界对人生最早、最美好的想象。很可惜,这些梦想往往在萌芽不久,就被大人击碎。我们于是逐渐忘记发梦,并步入所谓的「正途」。大人告诉我们,这叫成长;而成长的另一个名字,叫面对现实,叫循规蹈矩,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便有类似的经历(这里让我们假定他就是书中的飞机师)。读者应记得,他在书的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他小时候热爱创作,曾绘了两幅蟒蛇吞食大象的作品,并渴望得到大人的欣赏,谁知「大人建议我把肚皮开开或闭着的蟒蛇图搁在一边,还是把兴趣放在地理、历史、算术、文法上面吧。于是我在六岁的时候,就这么放弃了美好的画家生涯」。这段经历,彻底改变了圣埃克苏佩里后来的人生路,并给他的心灵带来难以磨灭的影响。
    ......

    迈克尔·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商务印书馆,2015年)

    刘擎老师推荐语:这本书学术性稍微强了些。也是我在学校上课时推荐研究生阅读的参考书。我们课程中的9位思想家,都在书中有专题讨论。

    迈尔H.莱斯诺夫(M. H. Lessnoff):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任教于英国格拉斯各大学政治系,专长领域为政治哲学、社会科学哲学以及韦伯的宗教社会学。著有【社会契约】(1986)、【资本主义精神与新教伦理:韦伯主题探究】(1994),以及【恩斯特盖尔纳与现代性】(2002)等。本书的目录如下:

    1.导言
    2.马克斯・韦伯和20世纪的政治学第一部分:对消费至上资本主义的批判
    3.马尔库塞和法兰克福学派:工具理性的专制
    4.阿伦特:古典共和主义与现代世界
    5.麦克弗森:占有性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民主第二部分:严阵以待的自由主义
    6.奥克肖特:理性主义与公民社团
    7.哈耶克:自发秩序的理论
    8.波普尔:批判理性主义与开放社会
    9.柏林:一元论与多元论第三部分:当代政治哲学家
    10.罗尔斯:自由主义的公正
    11.诺齐克:最小国家
    12.哈贝马斯:话语伦理与民主
    13.结语:历史的终结

    这本书的学术性的确很强,就像刘擎老师说的,可以当作参考书。

    波普尔的访谈录【二十世纪的教训】

    卡尔·莱芒德·波普尔(Karl Raimund Popper)于1902年6月28日出生于奥地利。他的家庭有犹太血统,但皈依了基督教。他的父亲西蒙·西格蒙德·波普尔是维也纳大学的法学博士,一个拥有自己事务所的律师。同时,老波普尔也是一个积极的社会工作者。作为当时还处于非法状态下的共济会成员,他热心从事管理孤儿院和收容所的社会福利事业。当时的欧洲处于自由主义和专制主义对立的格局之中,老波普尔是代表了激进自由主义主张的英国哲学家斯图亚特·穆勒的信徒。他又是一个涉猎广泛、多才多艺的学者:精通希腊文,在历史学研究中颇有造诣,对哲学有浓厚的兴趣。波普尔家中有一个收藏甚丰的图书馆,里面既有从柏拉图到马赫的著名哲学家的著作,也有马克思、恩格斯、考茨基和伯恩斯坦等社会主义者的著作。波普尔的母亲燕妮出生于音乐世家,擅长钢琴。儿童时代的波普尔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满屋书香和音乐的气氛之中。据他在自传中所说,他8岁时就开始想到有关空间无限性的问题。从12岁开始,试图阅读父亲藏书室中的哲学书籍。先后读了斯宾诺莎、笛卡儿、康德等人的著作。虽然小波普尔对这些著作似懂非懂,但他已经接触到了哲学的真谛——怀疑和批判的精神。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波普尔才是12岁的孩子。在举国上下的好战的狂热气氛中,他也曾经相信自己的国家正在进行正义的战争。两年之后,他通过思考,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这场战争是非正义的,奥地利理应在战争中失败。他的父亲非常认真地倾听了他陈述的理由,和他进行了详尽的讨论,最后表示同意儿子的立场。还有一件事发生在他15岁时。当时他按照父亲的建议,读了瑞典剧作家斯特林伯格的自传。这本书始终强调词的意义的重要性。波普尔觉得这种过分的强调近乎蒙昧主义。但是,当他向父亲解释自己立场时,他却不得不澄清自己所用的词句的意义。结果双方都为语言纠缠不清,讨论毫无结果。波普尔把这场争论称为「我在哲学上的第一次失败」。他由此领悟出一条终生都恪守不渝的原则,这就是:决不要纠缠于词和意义的问题。这条原则与当代英美哲学的主流——分析哲学对词义的偏爱格格不入。因此,波普尔即使在成名之后,在英美哲学界都有落落寡合之感。

    【二十世纪的教训】收录了英国思想家卡尔·波普尔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几篇访谈录和演讲稿。 早在1945年,波普尔就写出了【开放社会及其敌人】这样一部激烈批判极权主义的著作, 波普尔以自由主义思想家闻名于世,但他并不从来便是一个自由主义者。17岁,他就参加了共产党的活动。几个月后,又与他们渐行渐远。根据波普尔的回忆,这首先还不是出于思想方面的原因,而来自实际的交往经验:他的那些左派朋友变得太快,「只要莫斯科来一通电报,他们的态度就可以有180度的转变,前一天才说过的话,到第二天可以整个倒过来,对人的态度也是这样」。在他参加的一次示威活动中,六个年轻的群众被警方枪杀,这促使他直接放弃了共产主义——不是因为畏惧,而是良心的自责,因为他发现,是那些领袖故意把情势说得很坏,才促使群众情绪激奋,涌上街头,「这是革命、大革命必备的要素之一」,却使波普尔因此陷入歉疚。他认为,一个人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但即使是「政党领袖也没有权力叫别人牺牲,叫别人冒生命危险」。

    波普尔不是「纯」哲学家,他的思想不是象牙塔里的思辨,因而对知识界有着广泛社会影响。西方现代社会的精神是科学和民主。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弘扬了现代科学的创新精神,而他的政治哲学以保卫民主制度、批判极权主义为己任,这两方面都顺应了西方社会的需要,鼓舞了人们的精神。这本书记录的是访谈和演讲,可以深刻的体会到波普尔带来的精神力量。

    泰勒的著作【本真性的伦理】

    泰勒的书最值得读的是他讲了一个问题:如何成为你自己?

    泰勒说,自我无法凭空创造发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标准,这个标准离不开我们共同生活的背景框架,你只能依据这个框架来「选用」和「改造」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所以,我们的自主性,无法凭借孤立的内心来实现。

    泰勒的观点是,一方面我们不应该放弃本真性,本真性的意思是,我们的道德生活不应只是迫于外部的规范压力,而应该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和良知,因此本真性是一种道德理想,这是现代历史转变的一个重要成就。但同时如果要更好地实现这种理想,就要避免唯我论的歧途,不应当把自我的意愿看成是独白的产物,这就很可能把「自主」变成了「任性」。泰勒认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依赖一个不可逃避的背景框架,通过这个背景,我们才得以做出有意义的选择,才有可能做出价值判断。因此,泰勒认为,需要超越独白式的自我,在对话和反思中来实现个人的自主性。

    坦纳【尼采】(牛津通识读本,译林出版社);

    尼采(1844-1900),1889年神智失常。父母都是虔诚的路德宗信徒,祖上五代总共出现20多位牧师。尼采小时候也有成为牧师的志向,但学习神学一年后彻底放弃,后成为最著名的敌基督者。尼采五岁时父亲逝世,童年被五个女人包围:祖母、母亲、妹妹、两个从未出嫁的姑妈。去世前十一年,皆由母亲和妹妹照顾。

    尼采的哲学观最重要的一点是,哲学的使命就是要关注人生,给生命一种解释,这为后来的存在主义奠定了基础。我们读尼采,往往觉得他是痛苦的,可是,当读到,「我们和玫瑰花蕾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它因为有一滴露水躺在自己身上就颤抖起来」这样的句子时,又怎能能说他对生命不多情、不热爱呢?

    尼采是疯狂的哲学家,是「一个没有喝过酒的酒神」(木心)。哈罗德·布鲁姆在【文章家与先知】中写道,若要用一句警语总括尼采的美学,那么该是这一句:我们有艺术,免得被真理逼死。对尼采来说,艺术是一种救助,其中,舞蹈几乎是生命的必须,「一天中一次舞也不跳的日子是虚度的!」

    该书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 生平和著述
  • 日神与酒神精神
  • 伟大与善
  • 永恒轮回与权力意志
  • 高贵的谎言与理智的诚实
  • 此岸与彼岸
  • 尼采与女人
  • 尼采与基督信仰
  • 尼采生前发表了」上帝死了「的著名宣言。上帝是被人们杀死的。人由此必须成为上帝,才配得上这伟大的功绩。然而,后现代哲学已经表明:人也死了。尼采警醒了我们的现代性迷梦,却仍然没有给出很好的答案。人必须勇敢忍受现实的一切,这仍然是基督教的残余。海德格尔认为尼采是颠倒的柏拉图主义;洛维特认为尼采是反基督教的基督教。每个人读尼采应该都有他自己的观点。

    韦伯【学术与政治】

    这本书收录马克斯·韦伯脍炙人口的两篇演讲:【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和【政治作为一种志业】,这两次演讲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终战前后,昨日世界业已崩塌,新的社会及政治秩序尚未成型,德国年轻人中弥漫着一股迷惘的集体氛围和左倾的政治浪漫主义。面对着渴求意义与先知的听众,韦伯刻意与纷乱的时事保持距离,将他的主题置放于思想史及社会史的脉络中,从而对现代世界做出根本性的诊断,并将此诊断运用于德国所面对的政治局势:在一个祛魅后的世界,学术及政治是否能成为一种志业?对世界有所知和对世界采取行动之间的统一,是否能在学术中或在政治中实现?韦伯的回答冷峻克制,暗蓄悲情,寄托深远。而他提出的价值中立原则及责任伦理与心志伦理的对峙,迄今仍对我们的学术反省与政治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目录如下:

    导读: 祛魅时代的学术与政治
    世界的除魅与现代的精神境况
    智性的诚实:志业演讲的背景与基调
    思想的清明:学术之可为与不可为
    信念与责任:政治家的品质与成熟
    未决的难题:现代困境与韦伯的精神气质
    导论: 韦伯的生平与思想
    导论一 韦伯小传
    导论二 韦伯的政治关怀
    导论三 韦伯的学术
    增订版序
    译例
    学术与政治
    导言 价值中立与责任伦理
    第一章 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第二章 政治作为一种志业
    附录
    附录一 韦伯两篇演讲发表的日期
    附录二 韦伯论学者与政治家
    附录三 韦伯论帝国总统

    本书中讲到一个概念「祛魅」,讲到世界的祛魅与现代的精神境况

    韦伯对现代世界特征的洞察在他【学术作为志业】的演讲中,有一个被广泛引用的著名段落: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理性化、理知化,尤其是将世界之迷魅加以祛除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的宿命,便是一切终极而最崇高的价值,已自公共领域(Öffentlichkeit)隐没。」

    「世界被祛除了迷魅」(disenchantment of the world),极为凝练地表达了韦伯对现代社会的根本判断,也是影响深远的一个见解。

    「世界的祛魅」就是说:

    现代的来临意味着一种觉醒,像是世界到了「梦醒时分」,解除了古代迷梦一般的魅力或者魅惑。在现代之前,人们生活在一个魅惑的世界中,相信其中有神存在,有精灵和鬼怪出没,灵性不只限于人类,动物也有灵性,甚至万物有灵。这些超越人类经验感知的所谓「超验」的存在,是冥冥之中难以言说的事物,却构成了古代精神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古代世界笼罩在神秘的精神之中,让人难以理解,无法参透,也因此让人敬仰和畏惧。恰恰是这种神秘精神,将人类与整个宇宙连成一体,并从这种联系中获得生存的意义。古代人的终极价值,生命的根本意义,不是人类自足的,而是依托于比人类更高的存在,依赖于宇宙的整体秩序。人们往往通过宗教信仰和仪式,通过与超验存在的联系,确立生命的意义与目的,获得所谓「安身立命」的根基。

    真善美统一性的瓦解

    韦伯讲到学术知识的目标是求真,就是发现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事实真相。但在西方传统的观念中,真善美是一个和谐整体,发现了事实真相,也就能确立伦理道德的标准,由此分辨好坏对错,而且还能够确定美的本质,从而得以鉴别美与丑。但是现代学术的发展表明,真是一种事实判断,善或美都是价值判断,三者背后没有统一的依据。韦伯在演讲中谈到:

    「一旦学者引进个人的价值判断,对于事实的完整了解,即不复存在」。

    这意味着韦伯认同苏格兰哲学家休谟的观点,事实与价值属于两种不同的问题领域,前者是「实然」问题,关乎「实际上是什么」,而后者是「应然」问题,判断「应当是什么」,实然与应然之间有没有逻辑的统一性。

    韦伯在演讲中说到,善的事物不一定是美的,而且恰恰因为不善才成为美。他举的一个例子是波德莱尔诗集【恶之花】,恶的东西竟然可以绽放出美的花朵,似乎令人不可思议。但如果你经常去博物馆,熟悉千姿百态的「现代派」作品,就不会为此感到惊奇了。真善美是人类重要的三个精神领域,这三者之间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没有同样的理性基础,这种统一性的瓦解,被当代德国的大哲学家哈贝马斯称作「人类精神总体性的分裂」,造成现代世界最深刻的困境。而这种困境就是生命的意义。

    尼采【偶像的黄昏】

    这本书由的版本有个副标题——用锤子思考的哲学,这出自【善恶的彼岸】以「宗教的本质」为题的第三章里,尼采第一次使用这个比喻,书里谈到基督教历十八个世纪,把人变成「精妙的怪胎」:

    「谁要是(……)手持任何一把神的锤子,走向人的这种几乎是随意的蜕变和萎缩(……),难道他就不必带着愤怒,带着同情,带着惊骇呼叫:‘啊,你们这些愚蠢的家伙,(……)你们都干了些什么!(……)看你们怎样胡乱敲打和弄坏了我那漂亮的石头!你们把它都做成了什么!’」

    第一章就很有意思:

    格言与箭(节选)

    懒惰是全部心理学之始。怎么?心理学是一种——恶习?

    (懒惰是万恶之始)

    许多事,我永远不想知道。——智慧也给认识划出界限。

    这是苏格拉底「我知道我一无所知」的颠倒。苏格拉底在他的申辩中,以此解释了有人背后说他的智慧的话。即唯独他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而其他所有他问过的人,总是自以为知道些什么,但其实并不比他知道得更多 。在苏格拉底的事例中,对于认识之局限的洞见导向智慧,而在尼采那里,对于认识之限定的意志是通往智慧的正确道路。

    人可以在他的野性中,最有效地从他的矫揉造作和从他的精神性中复元……

    怎么?人仅仅是上帝的一个失误?容或上帝是人的一个失误?

    来自生命的战争学校。——那无法杀死我的,让我更加坚强。

    面对自己的行为不要怯懦!别事后厌弃自己的行为!——良心折磨是不体面的。

    一头驴子可能是悲剧性的吗?——在一种既无法担当,又无法摆脱的重负下,人会走向毁灭吗?……哲学家的事件。

    ......

    尼采这本书针对的不是充斥着世界的许多偶像,而是人被不公正地和并非为了他们自己的幸福牺牲给他的偶像。其中「格言与箭」针对的是认识论、道德和心理学之基本准则形式中的偶像,针对的是这些基本准则那长久的效用或者甚至宗教上得到认证的庄严,还有让那些偶像成为不可侵犯的原则,亦即被人不假思索地接受的公利。尼采通过叩问与倾听的方式进行审视,批判,必要的话还进行纠正。在书中,尼采自称狄俄尼索斯最后的门徒以及永恒轮回的老师。

    目录:
    前言
    格言与箭
    苏格拉底的问题
    哲学中的「理性」
    [真实的世界]如何最终成了寓言 一个缪误的历史
    作为反自然的道德
    四大谬误
    人类的「改善者」
    德国人失去了什么
    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游
    我感谢古人什么
    锤子说话

    最后的锤子说话

    「为何如此坚硬!——有一次厨房用煤对钻石说:难道我们不是近亲?」
    为何如此软弱?哦,我的兄弟,我如是问你们:难道你们不是——我的兄弟?
    为何如此软弱,如此退让和顺从?你们的心中为何有这么多的否定和拒绝?你们的目光中只有这么少的命运?
    倘若你们不愿成为命运和无情:你们将来如何能同我一起——取胜?
    倘若你们的硬度不足以闪光、割断和剪切:你们将来如何能同我一起——创造?
    所有创造者都是坚硬的。你们必须以为那是极乐,若把你们的手压在千年之上,犹如压在蜡上,——以为那是极乐,若在千年的意志上书写,犹如在青铜上,——比青铜更硬,比青铜更高贵。十分坚硬,这才是最高贵者。
    这块新的牌子,哦,我的兄弟,我把它放到你们头上:请变得坚硬!

    尼采【偶像的黄昏】、【超善恶】、【道德谱系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波伏瓦【第二性】

    加缪【西西弗神话】

    萨特【存在与虚无】

    齐格蒙·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个体化社会】

    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精神生活·思维】【精神生活·意志】

    波普尔【无尽的探索】、【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致命的自负】

    伯林【卡尔·马克思:生平与环境】、【自由论】、【观念的力量】、【浪漫主义的根源】

    马尔库塞【单面人】(【单向度的人】)、【爱欲与文明】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罗尔斯【正义论】

    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

    沃尔泽【正义诸领域】、【正义与非正义战争】

    泰勒【世俗时代】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福山【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政治秩序的起源】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阿伦特&麦卡锡【朋友之间: 汉娜·阿伦特、玛丽·麦卡锡书信集,1949-1975】

    【责任与判断】(再版书名为【反抗「平庸之恶」】)

    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三卷:20世纪政治哲学)

    建议大家可以先看看米兰.昆德拉的作品,这些作品还算比较好读:

    然后可以看看刘擎老师推荐的一对自由情侣萨特和波伏娃的作品:

    刘擎老师推荐的书都特别好,但是需要一点通识基础和阅读功底,我自己也只是读了一部份,但是读后确实很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