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你所见过职场潜规则有多深?

2018-09-29影视

职场上的各种真理,经验,明暗规则千千万,但在具体场景下应该如何使用,却很复杂而具体,看上去好像这次还是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没啥不一样,等真正做了后才发现,这次还真不一样。

就像我们读历史,总觉得某个瞬间,历史现场就是在重复过去的规律,但真的去探究其中的细节才发现,这次还真的是有很大不同。

其实在职场上和在学校里的最大不同就是, 学校里的大部分事情都有一个明确的评价体系,在这个评价体系下也都会有一个清晰的打分规则,每个人都会拿到一个具体的分数,对应一个具体的排名。

而在职场上,并没有什么规则是绝对正确而具体的,更不会给你一个让你在具体场景下可以照着做的「指导细则」 ,你必须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去灵活运用。

下面我就通过两个职场经验对应的两个故事来具体说明一下这种规则应用中的复杂性。

初入职场的新人,一般都会被灌输一个观念, 大多前辈都会告诉职场新人,你是新人,最需要的是快速学习新东西,获得技能经验,然后才能更快地成长,获得更好的发展。

我认识一个朋友,我们暂且叫他小白,在他刚毕业进入职场的时候,就被家长老师前辈们灌输了很多这样的理念,所以当他入职后,就闷头学习各种知识,认真做好手头上的所有工作,同时他为了能尽快度过新手期,适应公司里的各种流程,各种领导临时分配的工作,同事请求帮忙的工作,也都尽量去做。

虽然这样会让自己很忙,经常加班,但小白也是刚毕业,一个人在外租房住,觉得反正下班后回家也没啥事儿干,不如在公司加班多学东西。

于是这样的工作节奏保持了半年多后,小白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儿。

因为他发现,虽然和刚来时比,他基本上熟悉了公司的大部分工作的流程,对别的部门的一些工作也都有了不少了解,但实际上他并未获得太多的成长,因为能让自己升职加薪拿奖金的关键项目,领导都没让他参与,反而因为他会积极帮忙去做一些杂事,而让公司里的很多人都默认,那些没人愿意做的杂活,都是归他负责。

现在的状态是,想做关键项目领导不分配,不该负责的杂活却怎么都推不出去,无奈之下,小白只能选择离职来解决问题。

后来小白在知乎上看到有人总结职场经验, 告诉职场新人,工作上可以表现得积极一点,但绝不能全盘接受领导同事安排的所有活儿,更不能主动去揽活儿,否则就会一直在基层累死,反而获得不了什么好处。

小白顿时觉得这经验说得太对了,自己怎么不早一点看到!

于是在新公司里,小白就一直秉持一个原则,不属于自己绝对负责的工作,一律不碰,能躲则躲。

但两年后,小白还是后悔了。

因为小白是技术口的员工,但却不是很喜欢技术类工作,一直想找机会脱离技术研发岗位,然后在新公司工作一年半之后,公司因为业务量剧增,就新成立了专门的部门来负责项目管理,需要从公司内挖掘一些人来负责项目管理工作。

小白觉得这是个很好的转型机会,既能让公司付学费,送自己去相关学校培训拿资质,还能有现成的工作来累积经验,于是就非常积极地报名争取了。

结果公司最后选的人却不是小白,而是一名同样想转型的中层领导和一名比小白还晚来公司三个月的新人小蓝。

小白非常愤怒和不解地找到公司领导,问为什么小蓝被选中了,而自己却没有?是不是小蓝有什么裙带关系或者过人之处?

领导非常严肃地跟小白说,不要觉得别人拿到了机会,就都是裙带关系,你了解小蓝吗,你知道他过去都做了哪些工作,怎么做的吗?

小白理直气壮地说,小蓝跟我都是一个部门的员工,比我还晚来三个月,我们部门月度汇报时,我都听了小蓝都做了哪些工作,一点都不比我多,也没有我出色。

领导说,那是你看到的,还有很多你没看到的,小蓝在入职后,就利用做公司项目的机会,帮助自己的组长去跟其他部门的同事沟通项目协作的事情,为了推进自己小组的项目进度,小蓝经常留下来免费加班,为的不是做完自己的工作,而是帮助需要协作的各个部门的同事,一起搞定项目相关的工作。

这么一年多下来,小蓝总共参与了三个项目的同时,也对项目相关的其他部门的工作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项目的各个环节在不同部门是如何展开工作的。

这不就是典型的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东西吗?

你觉得公司上下,除了有多部门工作经验的领导外,还有比他更适合这个工作的人吗?

听完这些,小白一下子就不说话了。

后来小白就找到我咨询了他内心的困惑,他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经验,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而且都还各有各的道理,他还都往相反面走了一次?

我告诉他, 多去工作积攒经验,这事儿并没有错,错在于你没有一个自己的计划,更没有根据自己的计划和原则去筛选哪些活儿应该主动去揽,而哪些活儿应该有多远就躲多远。 小蓝一看就是有想法的人,就算他后来没等到公司内部的这个机会,等跳槽的时候,他也会主动寻找类似的工作机会,并且把他去帮别的部门干活的经历都写上去,证明自己有这方面的经验的,而你则是等机会来了,有人亲身示范该怎么做后,才会想到怎么去做,比别人慢半拍,当然就会错失很多机会了。

很多人在职场上也被灌输过要积极主动,学会主动找事做,主动解决领导都想不到的问题的理念。

但是这个职场经验在我看来,是很多职场老人都很难把握好的, 大部分人都很难把握好的关键就在于, 积极主动是一个主观性非常强的形容词, 你的行为是否算积极主动,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而是有决定权的人说了才算,而有决定权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其实是一个很难琢磨的事情,很多人都会弄巧成拙,最后发现,还不如老老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就行了。

有一个职场段子对我影响一直非常深 ,说有一个北大毕业生刚进入华为工作不久,就针对自己的观察和研究,写了一封万言书给任正非,直言华为的战略管理发展方向等宏观问题,觉得这样公司就能发现自己的雄才大略了,结果任正非随便看了一眼就马上批复说,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如果没有病,建议马上辞退。

很多人讲这个段子,都在告诫职场新人,不要夸夸其谈,更不要随便跟大领导聊不是你工作份内的事情。 但我的职场经验却告诉我,很多时候,工作中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主动解决很多领导都想不到的问题,就是会经常越界,甚至会触犯上面那个段子里暴露出来的诸多禁忌。

我的师弟老高也这么认为,所以,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非常注意自己工作的边界感,绝不轻易越界,很多时候,大领导或老板不问到非常具体的问题,也绝不会回答,就算大领导问一些很宽泛的问题,他也都尽量当作是大领导的临场客套话,不会多说什么。

但时间久了老高就发现,当他永远守在自己工作的职责范围内时,就很难在职场上获得更高的发展,做到这个层次基本上就到头了,部门总监和副手不离职,他也没机会,就算离职了,大领导也不一定能注意到他。

于是他带着困惑去找了我,我听完他的讲述后,随手拿起了自己桌上的一个电动牙刷,问他用过电动牙刷吗?

老高很纳闷地回答说,用过啊!

我说 ,你觉得这玩意儿是智商税吗?明明用普通牙刷也能达到一样的效果。

老高说 ,我不这么觉得,要是用普通的牙刷,不仅还要自己去动,而且很难控制好频率力度和时间,要是用电动的话,我只要调好档位模式,就能省很多事儿了。

我说 ,大道理你也明白啊,可你为什么在职场上就想不明白呢?

老高不解地问 ,这和我的问题有啥必然联系吗?

我说 ,职场上本分工作的员工,就相当于普通牙刷,领导把工作都吩咐好,他们一般都能按照要求很好地完成,但是他们的特点也是足够本分,就像普通牙刷一样,你拿着牙刷,必须自己动一下,他们才刷一下,你给多大的劲儿,用什么样的频率和角度,使用多长时间,他们就按照你的要求去刷,你要想把牙刷好,就要事无巨细把每一个要点都做到,公认的巴氏刷牙法就放在那里,你照着做,总能做到。

职场上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更强的员工,就像我手里的这把电动牙刷,往往设置好一个自己想要的功能档位,就能拿着去刷了,领导不用事无巨细地全部都交代好,员工就能把一件事给办好。

老高说 ,可是我还是没有搞清楚积极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度在哪里?或者说,如何才能把这个边界感把握好?

我说, 你用电动牙刷有多久了?前后换过几个电动牙刷?都有啥不同?

老高说 ,大概有六七年时间了,前前后后也换了四五个了,没感觉有啥大的不同,都是那几个模式,无非是震动频率和时间不同罢了,贵的可能用起来更舒服一点。

我说 ,电动牙刷其实是一个技术变迁迭代速率很快的产品,基本上每年都会有新的技术出来,一年多时间,很可能行业的格局就会出现变动了, 这就好像某些领域的人才竞争,因为技术变革很快,所以每个人都要跟得上技术变迁的步伐,稍微一个不留神,可能就被淘汰了。

不太关注电动牙刷这个产品的人,可能觉得,不同品牌的产品都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几个功能模式的选择和叫法不同,可能贵一些的产品用料更好,品牌更强而已。

但实际上,现在的电动牙刷发展出来的很多新功能,和几年前的相比,已经是天差地别了。

比如我放在桌上的这把 usmile笑容加Y10小圆屏 ,已经完全不需要你自己去纠结到底应该选什么档位了, 一上手就自动是标准的巴氏刷牙法,把使用便利程度又提高了几个档次。

老高说 ,你在开玩笑吧?电动牙刷不就是会根据设定的模式固定一个频率力度和时间来震动吗?我一直以为电动牙刷并不是什么高科技。

我说 ,正是因为有很多人想法和你一样,所以才有了不一样的人抓住了少有的机会脱颖而出。这款 Y10小圆屏 搭载了Superclea®云净力系统,可以智能识别牙齿的三个不同齿面,主动适配不同的清洁方案,提高清洁效率。

专业的口腔医生都建议,我们针对牙齿的三个齿面,使用不同的力度和频率,但普通牙刷需要靠人手亲自去掌控,普通的电动牙刷倒是不用人手亲自掌控了,但却要手动去调整模式,而我手上的这个最新的电动牙刷就能做到自动识别不同齿面,然后快速适配相应的模式。

这种功能的提升,就相当于你不仅能主动解决工作职责范围内的问题,还能根据自己工作的经验主动总结提炼出改进工作的方法,并且这个方法还很有参考价值,能在整个部门推广。

你在主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如果有机会遇到部门大领导,甚至遇到高管老板时,就可以适时提一下这个事儿, 这既不算非工作范围内的事情,又算是向上迈出了一步 ,最起码给老板留下了一个,这个部门的管理者后备人选可以是你的印象。

而不是干巴巴地跟老板表忠心,陈述自己过去工作有多努力。

老高说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他让自己提升的方法吗?我都记一下。

我说, 当你总结出自己部门常见工作的改进方法,也得到老板的认可,并且在实施后也发现效果不错后, 就别觉得在这件具体的事情上就万无一失了,你还要去想更多的其他可能。

还是我手上的这款 Y10 小圆屏 虽然使用智能模式,一上手就是标准的巴氏刷牙法,但依然配置了针对牙齿敏感者的呵护模式和针对牙黄、牙渍、牙结石多的人的亮白模式。 虽然已经存在了大部分人都认可和适用的标准方法了,但依然会出现各种特例情况,如果你针对这些特例都做好了针对性的研究,那就证明在这个领域,你已经是专家级别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