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94版的「旧三国」和2010版的「新三国」对比如何?

2014-12-09影视

不请自来
首先,想说个基本论调:讨论对比东西是应该区分的看两者的优劣处,全面、综合、客观的对比。可以喜欢或不喜欢任何一个,但因为自己喜好与他人不同就攻击其他有不同看法的人,这种行为不可取。看个电视剧也能产生优越感,是不撒?

下面说我的看法:个人看老版的远远多于新版,至今依然保存着老版视频,没事就看看。新版的可能只在刚出来时跟风看过。所以基本上只有老版的截图。优劣都有一些,没本事全说,想起几个是几个吧

第一:拍摄理念和技术水平

老版的优势:演员表情的细节

首先曹老板

一般情况

威武霸气时

祭袁绍时这段文字个人觉得是老版中原创的最经典处之一

受委屈时

习习走了不开心。

还有

这个绝对表情包

老诸葛

这个时候还是小诸葛

动人一笑

我又要开始哄肃肃了

这时候才是老诸葛

丞相啊/(ㄒoㄒ)/~~

大耳朵正面照很多了,上一张萌萌的

这张我忘了是看哪个答案时随手复制的,如有侵权望提醒,我删

如何评价央视版的【三国演义】? - 迈克猴的回答 - 知乎
回答另一个题截了不少图,涉及吕布、陈宫、刘备、二爷、三爷、孔明,很能突出人物性格。

但同时对应的老版的劣势:由于过分的重视突出演员细节,多人的整体的场面效果质量就明显下降。

这是子龙将军破八门金锁阵

赵将军算上自己四个人,太不给曹天人面子了。后面那些群演是拉拉队?

摆了几个pose莫名其妙死了一地人

这个小兵在死之前至少原地转了三圈

导演加钱!

还有这几位的飞跃而死

左边那位提前一秒跳就不说,前面一排那位大哥,您跳个啥?赵将军拿的是龙胆枪不是万箭齐发!

转了一圈又一圈

相比之前这位就实在不专业

装死也要像一点吗,就算是没死要投降您翘腿干嘛?

长坂坡

这个飞身让我想起了京剧【智取威虎山】最后土匪飞上椅子
那几个小兵隔着几丈远舞枪就算你害怕不敢上,后面那些可都成逃兵了,方向不对的。

这条枪也在空中完成了三圈旋转

子龙的枪是有枪魂的!

夺回了龙胆枪就该夺马

多么深情的镜头,在百万曹军中,一匹白马岿然不动。
曹军一圈一圈转到底是个啥战术?曹老板这么带兵吃枣药丸的。

曹军五千铁骑火速追赶!

我都快成赵黑了。。。
没办法这段相当经典,前有渡江,都有舌战,中间还有当阳桥。唯独这段打戏。。。

个人看法:老版三国拍摄时受到的时代影响,没有现在这样足够的演员群体,大量的演员是各个话剧团的话剧演员。由于演员的习惯,以及拍摄的方式,对于面部表情的操控和细节的把握,比现在更重视特写肖像的展现(看一些老电影【杨涟】好多镜头都是大头贴),所以给了演员在表情细节上更多的表现机会。这个大概是话剧和电视的区别。
同时更主要的是拍摄观念的限制,那时候也许没有特效,甚至都不一定知道可用特效(拍【西游记】的时候连吊威亚都是到香港现学)。武斗动作指导融合一定京剧、话剧动作,战争场面基本是广场舞级别。骑马是真骑,格斗是跳跃,分镜头拍摄、后期剪辑、俯拍航拍和现在的根本不是一个水平。
可能这不仅仅是个拍摄理念的落后,还要包括技术水平,经费限制等等。老版【三国】文戏出彩,但武戏这块短板是不可否认的。

新版的没有图,但印象中新野战、长坂坡赵云都打得很猛,镜头在突出聂远个人时,也基本展现了一个相对激烈拼杀的战场。

第二,原著还原和演员认识
老版的优势:文戏基本还原原著,演员投入更多。
其他答案都提到了:老三是举国体制的产物,所有主要演员基本都是熟读【三国】,像鲍国安老师为了理解曹操看小说同时还看【三国志】,专家讲三国;其他演员每天早起练马术,演徐晃的演员原本就是马术教练(有三个,还有两个忘了演的啥),都来缺人了导演让他们上了。这种精神,下的功夫现在市场化的情况做不到,客观说也不现实。
台词上老版没得说,原著中的经典对话基本还原,部分相对诘屈聱牙的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白话。编辑老师的台词功力,文笔实在没得说
央视版【三国演义】有哪些原创情节? - 知乎用户的回答这里推荐了 @侯哲灏 用户的回答,实在太帅!(已授权引用)

三国演义原文:
松观其题曰【孟德新书】。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共一十三篇,皆用兵之要法。松看毕,问曰:「 公以此为何书耶?」修曰:「此是丞相酌古准今,仿【孙子】十三篇而作。公欺丞相无才, 此堪以传后世否?」松大笑曰:「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 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窃以为己能,止好瞒足下耳!」修曰:「丞相秘藏之书,虽已成帙,未传于世。公言蜀中小儿暗诵如流,何相欺乎?」松曰:「公如不信,吾试诵之。」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修大惊曰:「公过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

后来在贴吧中得知,电视剧中张松背诵的那段是编剧叶式生先生仿孙子十三篇攒出来的,台词如下:
昔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盖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临地变化,不可先传。故曰料敌在心,察机在目也。然则兵非所乐,胜非所利,是故乐兵者必亡,利胜者必辱也。
夫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故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得三者而能全胜,吾所未闻也。治国以信,治军以诈,其容各殊。故曰军容不入国,国容不入军,礼不可以治兵也。
兵之利在于信,兵之德在于道。德者兵之厚积也。信者兵之明赏也。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
合军聚众,务在激气。临境近敌,务在厉气。战日有期,务在断气。今日将战,务在延气。气不激则拙,拙则不及,不及则失利;气不厉则慑,慑则无勇,无勇则必溃也。昔吾之战张绣,胜一败一,皆以气也。

当然,作为劣势,同样的可能会导致老版的台词门槛高,有的观众看不懂。虽然我觉得这不算啥问题,但如果是商业市场的今天就不得不考虑受众了。

新版在这方面作为对比,优势在于提出了一些相对新的,跳出原著的看法:比如刘备哭泣的次数大大减少,更加英武不凡;曹操更是跳出传统认识,正气加逗逼;三爷呆萌的属性比老版加的似乎有点多;周瑜的英气也大大增加;总体上人物形象都偏正面化。
原创的情节新版更多,像曹刘孙(坚)三人早了大概十年的煮酒论英雄,诸葛和关张的多次争斗。个人对刺董卓时斩铜镜的情节比较喜欢;至于入西川庞士元带点自杀的牺牲觉得真没必要。
但不得不提的是新版在台词方面过分的时代化,大众化,大量的用词实在不敢苟同。陈建斌一句「老母鸡变鸭」立刻出戏【乔家大院】,至于「我部悍将刘三刀」,「我的大斧早已饥渴难耐了」实在是,不点评吧(网上有个新三国台词笑点,懒得找了。)

个人看法:不同时代对名著解读有不同的认识、层级。老版更多是尊重原著,还原原著,甚至可能在很多的表现上有一定的深度的挖掘和分析。整部电视剧在文戏方面,特别是一些经典故事上有相当高度的见解,甚至艺术水平更学术(老版庞统进曹营时分析过诸葛隆中对的不足;华容道时诸葛国强老师解释:不杀曹操以保北方安定,也是很有见解的)。
新版的由于商业市场,受众必须尽量广,为了让更多的观众看进去,加入大量相对新的观点和理念。表现形式也在局限在原著。可能会让更多没看过【三国演义】的观众关注,但对于看过原著特别是对三国历史和民间故事有一定了解的观众,这种改进,见仁见智吧。

最后上观点:我个人是喜欢老版的,特别是老板的文戏实在是中毒,毕竟原著的印象实在太深,改不过来了。至于武戏,能跳就跳。

新三国的在技术、场面、特效上更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个人一直观点是:新的比旧的好是常态。毕竟技术进步,经费投入增加是必然,这些属于时代的进步,社会进步,整体电视界的进步,新版比旧版有一个更好的时代,可惜似乎没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