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潜伏】里,为什么戴笠死时众人的反应那么大?

2019-07-23影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戴老板之于军统,不亚于马云之于阿里巴巴,何为老板?给员工发薪水者为老板,军统鼎盛时期,戴笠手下养活着几十万张嘴吃饭的特务,更有甚者,大多是戴老板的亲戚老乡。军统系统里惯常有「一戴三毛」之说,而副局长郑介民反而引不起人们注意了。在国民党及军统局里,从县份上来分江山籍人最多,不仅少将军阶以上的就有65位,校级军阶的也有162位,尉官更不在少数。地处浙西的江山县人,能有众多子弟参加军统,当然仰仗戴笠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了。那时的江山县是山穷水恶的地方,又多次遭遇过境官兵的扰动,加上天灾人祸连连,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清贫。

戴笠在军统举办干训班时讲:没有理想就不能为党国尽忠;没有父母兄妹的感情就没有肝胆相照、共赴国难的勇气……他坚信创建一个庞大的特工王国,必须要有一群士气高昂、团结一致、勇敢献身的志士。1932年末,为了便于戴笠开展工作,蒋介石任命他为浙江警官学校政治特派员。那时,「浙警」是中国仅有的两所专业警校之一。他首先在校内设立政治特派员办公室,派他的军校六期的同学王孔安为办公室书记长主持日常工作。「浙警」出过一大批处、站级的高级特务,而且江山县参加「浙警」学习的人也不少。毛人凤当时还在地方政府当小职员,他的弟弟毛善高听说戴大哥主持「浙警」,他也想当警察,考完试后心里没底,就托人给戴笠带话,问能不能看着毛人凤的面子,关照他一下子。戴笠与这位小兄弟一聊,觉得他颇有见识,是个可造之才,又是毛人凤的兄弟,他说考什么警校!跟我直接去干事儿。毛善高立马进入特务处当上军官,授少尉军衔,任「洪公祠特训班」书记员,后来毛善高改名为毛万里,意思是鹏程万里。多年后他成为军统少将军衔的特务。

王蒲臣与戴笠是读高小时的同学,他为人忠厚,一直看着戴笠的表情。此时他说:「我们来这儿不是贪图什么富贵的,有什么需要,请戴兄尽管吩咐吧。」戴笠很满意这两位学生时代的朋友,知道他们能理解自己的意图。他说,特务处刚成立,这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我不放心!只有老乡才是我最信任的人。姜绍谟和王蒲臣点点头。没过多久,更多的江山县人纷至沓来,说着外地人听不懂的话,有戴笠这棵大树「罩着」,很快就形成了「江山帮」。

戴笠是一位很有手段的人,他重用江山籍人,形成派系,除了承担相当的职权,还发挥他们「屏障」作用,确保他的地位不被别人撼动。他大量招用的江山籍人,很多人具有较高学历,具有相当高的政治嗅觉,有人为他出谋划策,给他当军师;有的人当他耳目,四处打探消息。利用帮会形式管理军统,对于在国民革命军中资格浅的戴笠来说,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他在国民党的高层中,无论形象、地位、资历都差强人意,但他懂得利用帮会的规矩治理军统局。那种以兄带弟、父荐子、夫妻档的相互推举进入军统的方式,具有血肉相连的情结;而且又如帮会一样,有能力的得到重用,且又晋升得快,哪个不想谋得一官半职?久而久之,这些乡情逐渐变成了血浓于水的链条,将家乡人的共同命运紧紧连到一起了。

戴笠俨然是「江山帮」的家长,对他们荣辱毁誉具有强势的主宰能力。他若让哪个人晋升得快,会派他执行很「露脸」的任务,一旦任务完成,必然要受到嘉勉;同样,如果想让某个人陷于不忠不义之境地,他也很容易办到。或者让他从事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或者让他从事劳而无效的工作,结果可想而知了。所以,只有团结在戴笠身边才有前途才有发展的意识,在江山籍特务中十分强烈。每个人都知道,只有背靠戴笠这棵大树才好乘凉,对他的训导深信不疑,追随他忠贞不渝,对他权威的维护坚定不移。军统局的机要系统,几乎清一色是江山人。除此之外,译电科里几个股长,江山人占多数,如华南股的股长王威、华东股的股长林庆润、华北股的股长戴泽仁、亲译股的股长黄鼎风、在局本部的密本股的股长毛赞武、在磁器口乡下的密本股长姜永庚、姜日富等,后来译电科改名机要组,调来的组长姜毅英也是江山人,她的军衔是少将,是军统里面唯一的女少将。戴笠对江山人格外有感情,在公开场合他不便讲江山话,但在私下与江山人交谈经常讲江山话,由于江山土话难学难懂,戴笠还常常把江山地方话利用在工作机密中。

以乡谊结乡党,以乡党转化为一种帮会势力,是中国清末最典型的原始帮会形式。江山县的军统特工奉行:同乡联谊,共谋乡益的道理,只有抱成一个团,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从清末到民国初年,以乡党来举荐军政大员也屡见不鲜。当一股新的势力想冲破旧有秩序时,只有靠乡党来支撑,才有可能获取成功。戴笠有多年「打流」的经历,深谙此道,特别是他具有家乡认同感。当时,无论商界、政坛、军备、文苑,几乎全都是以老乡引荐,老乡靠老乡,老乡用老乡方式进入职场,这是中国式的乡土文化,戴笠也在自觉与不自觉间延续着这种传统。戴笠对江山的那份好感,主要来源于他的帮会情结。在外边闯荡,没有自己的四梁八柱怎么成呢!他精心地选择亲信,培植自己的势力,他真切感受到,外省人靠不住,本省人难靠住,只有本县人才最可靠,亲戚更不用说了。军统局这个庞大的特务组织里,人财物全都掌控在江山人手里,最机密的部门也由江山人主政,其他的省份的特工,更多地去从事危险的任务。

到解放战争的后期,江山籍的军统特工中,仅少将以上的就有65位之多,校级军官162名,尉级军官数不胜数。广东省籍的郑介民远比戴笠资历老,他也担任军统副职,安排大批广东省籍的人当特务,但是始终没有形成帮派,而他又很少过问军统的事,这反而给戴笠可乘之机,在军统内部公开培植江山籍的亲信,以乡谊结成朋党,形成了一个对外神秘,对内保密性极强的亲信圈子。

「用人唯同乡」,其实是中国官场上的一大特色,戴笠只不过极尽发挥而已。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因地域或种姓结成利益集团的传统,明清两代最为明显。到了民国,蒋介石重用浙江人,戴笠由此幸运地成为他的亲信。山西军阀阎锡山用人更狭隘,只限于他的家乡五台县人,山西流传着一句谚语:「会说五台话,便把洋刀挎」。他最信任的高级将领杨爱源、赵承绶、王靖国等人,都是他的五台同乡。而傅作义、陈长捷虽然也是山西人,而且军事能力远胜于杨爱源、赵承绶、王靖国等人,因为不是五台县的人,遭到阎锡山的歧视和排挤,最后傅作义被迫自成一派。湖南军阀何键、贵州军阀周西成等,也都秉承乡谊结党的用人原则。何键是湖南醴陵县人,醴陵的同乡在他那里备受重用,湖南人有句话:「非醴(陵)勿选,非醴(陵)勿用」。周西成是贵州桐梓县人,桐梓的同乡便鸡犬升天,那时候有人讽刺说:「有官皆桐梓,无亲难上台」。可见当时的任人唯亲多么严重。在军统的名单上,大批的江山县籍人成为主管重要部门的长官,他们视戴笠为主子,俯首称臣,听命于他。有人为了攀上江山县籍而大动心思,想方设法挤进江山县籍人行列,以求升迁。

补充·······

戴笠为了治理好这个大家族,可谓煞费苦心。随着抗日战争的进行,需要大批的特工。机构扩大,人员增编,军统一家独大,其组织不仅渗透到国民党的各个部门,就是敌对阵营里也潜伏着大量的特务。戴笠又获得蒋介石的支持,雄心勃勃组建各种形式的准军事组织,配备美式装备,派往军事缓冲区开辟根据地。为了能牢牢控制住这些人,戴笠可以说费尽心思,培养一批敢作敢为的特工,作为大家的榜样加以宣扬。他要求下属,要以绝对服从和献身精神,维护军统的光荣与利益,不准许任何人损害军统的荣誉。他为此在军统局建立一个荣誉成果室,凡是在特工方面有建树者、牺牲者都要上墙表彰,激励众人努力,争取立功登榜。

他除了编写【忠烈册】,表彰那些死难的特工,还创办军统内刊【家风】,用以刊登模范特工的事迹,刊登内部管理方面的知识。值得一提的是,【家风】刊物里,大篇幅刊登「领袖训词」,把蒋介石的讲话,对军统局建设的指示,进行长篇累牍的分析、吹捧,号召全体特工为党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显示出他无限忠诚之心。

戴笠坚持向特务灌输「忠孝仁义」等传统信念,他在局里的内刊【家风】中,撰文要求军统的同志们具备刻苦、坚定、奉献、忍耐这样的品行,不断提醒大家,加入秘密组织的目的是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特殊的贡献。因此,为了维持军统「家教」的纯洁性,其成员必须随时准备随时做出牺牲,就像蒋总裁亲自领导的复兴社的「革命战士」那样。他要求部下对蒋介石的个人忠诚高于一切,这样也要求部下绝对地效忠于他。他说,军统的任务就是当好蒋介石的「耳目与手足」。军统局的成员不能有独立思考的想法,必须满足蒋介石的任何要求,甘为领袖效犬马之劳。

把军统建设成「忠孝仁义」与现代党派思想相结合的组织体系,是戴笠的一大发明。他在军统内部中传扬「同志即手足,团体即家庭」的理念。他常说,我们部下以仁义而相聚,我们的关系要以互忠互信、互依互靠为纽带。实际上,他对外省籍的部下从来不相信,每次执行任务时,总会派江山籍的特务陪同前往,除了监视对方,协助行动外,一旦大功告成,他的「子弟兵」也会有了晋升的资本。

建立特工「行规」,创立一种文化氛围,也许戴笠是首创。他要求军统的特工具备「刻苦精神,坚定的信念,奉献的思想,忍耐牺牲的品行」。在这个大家庭里,他的话就是至高无上的真理,因为在局本部里有一大群江山籍人簇拥他,护卫他,给他头上戴上权威的光环,也促使他达到权力的高峰。

为了维持军统的大家族的「纯洁性」,他不仅要求特工随时为革命做出牺牲,为领袖尽忠,还要随时向他尽孝。戴笠对部下管理严厉,却又十分偏袒自己的属下。1938年4月,军统特务连与陆军第十五补训处士兵发生争斗,十五补训处的一名班长竟被特务连枪杀。蒋介石闻报极为震怒,下令戴笠彻查,严惩不贷。戴笠只得把已经调任西北公路局警卫组长的特务团长王兆槐撤职,送军法总监处判刑入监。一个月后,事情刚平息,戴笠以抗战需要人才为名,保举王兆槐出狱,让他先后任老河口、界首等地的货运处长。1939年6月,军统贵州站站长兼贵州保安处第四科长余万选与国民党九十四军军长兼保安处长傅仲芳发生矛盾,故意刁难傅仲芳,致使傅仲芳一怒之下,派兵包围了第四科。戴笠听到消息后,大发雷霆,立即到蒋介石那里告状。结果傅仲芳被调职,余万选留任贵州。贵州保安处长由戴笠推荐当时与自己关系尚好的康泽别动总队的副总队长韩文焕接替。戴笠对手下人迁就、庇护,也造成了特务横行霸道的作风,致使军统成为人人忌惮痛恨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