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其他回答中,多是说电脑城是自作孽,不可活。作为一个曾经在电脑城以及电脑城上游企业混了二十多年的老DIYer,我想说点不一样的。
我在电脑城开过一个小电脑公司,当然没经营多久就不做了,后来在电脑城也打杂销售等等一段时间后来去了一个电脑配件的代理商,所在公司算是行业内最大的总代,如果混电脑城熟悉底层批发的应该知道:X强国际。更早时候叫X射电脑。曾经和神州数码并称两大总代,后来神码有点转型了,我们算一家独大,不过模式变了。电脑城很多产品都是我们代理的,当年DIY市场上一半的硬盘都是我们出货,台式机硬盘有我们镭射标二手都能多卖十元钱。
我在这个公司的西南总部做售后,做了16年。
前前后后从九十年代开始一直到前几年,基本都在这个行业内,也算是看着电脑城从发端辉煌到落寞的二十多年吧。
以上是个人背景,交代完毕。
先说电脑城的崛起吧。
大约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也就是486/586的时代,家用电脑开始慢慢出现。为什么那时候家用电脑出现,其实两个原因。
第一个硬件便宜了,一台台式机也许在万元就能搞定,而九十年代城市家庭收入也比较高了,望子成龙+未来是电脑的时代各种原因,让家长给孩子买电脑成了可能。
第二个原因嘛,要谢谢比尔盖茨,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启蒙时候面对DOS那个光标一脸懵的感觉,敲键盘复杂而高大上,纯背指令的软盘游戏阻隔了多少人。win95以及改进版win97(实际上应该是win95sp2),以及后来非常完善的win98,图形界面的操作让小学生也能体会游戏的乐趣了。至此电脑在父母眼中是学习用的,在学生眼中是娱乐用的,于是家里一定要有电脑成了一个共识。
最初的电脑是台式机,主要品牌全国性的大概有联想、同方、紫光、方正等等,国外品牌几乎没有,即使有价格也很高。
那时候一台P166MMX核心的电脑,配上一个14寸显示器,大概要一万多元。时间节点1996年。而且品牌机配置奇葩,价格虚高。
实际上电脑就整装而言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一台电脑的制造,本身就是多级技术含量的逐渐降低过程。
第一级是芯片,无论是主板南北桥,抑或是显卡芯片,声卡芯片,网卡芯片,内存芯片。这是最高一级,能制造这些的,全球就那些厂家。品牌很单一,大家都知道。这一级包含了两类独立的,CPU+硬盘。
第二级是板卡类,主板、显卡、声卡、网卡、内存条等等,厂家众多,找上游厂家买上芯片,芯片厂还能提供电路设计意图,自己生产PCB板,技术能力强的自己设计,技术能力一般的直接使用芯片厂提供的电路图,这个就是所谓的公版。这个层级就是百花齐放了,台湾这类最多。后来广东那边小厂更是遍地都是,各种品牌,山寨,山寨的山寨。山寨以后挤死原品牌的不胜枚举。
第三级,整机厂。最没技术含量的。因为电脑本身是一个共同开放结构,你只要生产的产品接口符合标准,那就能装在任何一个符合标准的电脑里面,就如同乐高积木一样。所以整机厂要做的,就是去东市买CPU,西市买主板,南市买硬盘,北市买内存,黑市买显卡、网卡、声卡、键盘、鼠标、音响、显示器、机箱、电源。然后如同搭积木一样凑在一起就好了,对了,因为是厂家,还要给微软一笔钱,装入一个OEM版本的win95/98,只装DOS可没人买。
积木装好了,剩下的就是摆在电器商场、百货大楼最显眼的位置销售了。
也就是因为这个第三级太没技术含量了,大约在90年代,各个城市出现了一些电脑配件的卖场,多数前身是电子产品批发市场,有些前身是卖音响设备,或者电器的,最初的这些商家多数是销售某些配件,让那些有技术力量的年轻人自己攒一台电脑出来,然后一些人觉得这个既然有需求,那么就是有市场,于是专门给人装电脑的店出现了。这些自己装出来的电脑,就是俗称的兼容机。这个时间,大约在90年代中早期。
成都最早的电脑城是老成都电脑城和老东华电脑城,实际上之间还有个华益电脑城。布局都很接近,一个个小格子间,大约10-20平米,堆满了各种配件,很多产品都是临时去拿货。
一般装电脑的,去了以后都是先拿配置单出来,每家都会有自己的配置单,大同小异,一个表格,列出了一台电脑所需要的所有组件,在当年集成度不高的时代,一共有12/13个组件:CPU、主板、内存、显卡、硬盘、电源机箱、鼠标键盘、显示器,音箱。声卡,网卡,光驱,软驱。后来集成度高了,网卡声卡慢慢的都主板集成了。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8129网卡和呛红辣椒声卡,装WIN2000必须要软驱。
这套配置单,基本就是进电脑城以后被宰杀羔羊的菜单了。
这个内幕,要说起来就很啰嗦了。
总体而言,这样一套选择类似于拼盘点菜,有一定限制性,比如选定了CPU类型基本主板芯片就定了,但是品牌可选,同样内存类型也定了。但是除了部分配件选择面很小,比如CPU也就是2、3个厂牌,几个型号可选,但是其他的都有很大的空间,关键是自由组合,比品牌机自由度高多了,而价格相对还便宜一些。便宜的原因主要是两个,第一个那时候品牌电脑真暴利,第二个嘛,就是微软公司的OEM版本操作系统其实不便宜。据说,仅仅是据说哈,当年的win98每台电脑授权费是400元,电脑城装机,这400就等于纯省了。 特别声明:本人不支持盗版,即使安装了未授权软件也仅供测试。
至于电脑城这些装机商的利润嘛,虾有虾道,蟹有蟹路,后文可以慢慢说。
电脑城的衰落,知乎上很多回答是电脑城的各种原罪,利用信息不对等造成超额利润,各种欺骗造成的消费者流失,这些都是原因,但是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电脑城依旧会过的很好,也许会有市场变化,但是不会如现在这样彻底的没落。
真正的没落,有两个重要的转折点。
第一个,就是2003/2004年前后,品牌机厂家的逆袭。
那已经是P4时代了,一套组装电脑最便宜的已经只有3K\4K了,低价也让电脑城曾经的高利润慢慢消失,装机商很多时候要靠一些不那么光彩的手段获取一些利润了。
而此时,一个品牌大厂,突然进入了家用电脑这个行业。HP在早些年也有台式机,不过主要是做商用,服务器以及大批量定制服务,价格并不便宜。同时期的其他厂家,即使做家用电脑的,诸如联想、方正等等,往往也是高价低配,配置上往往高CPU低硬盘或者内存,显卡更是集成为主,价格虚高而性能低下,如果有家庭娱乐需求的,基本上只能通过电脑城的自己组装兼容机获得。
HP的家用机,直接就把价格打到了兼容机水平。
什么意思,就是你拆开HP的电脑,你能看到CPU、内存、硬盘主板等等配件你都能在市场上买到,但是你即使用最好的渠道单独买到的这些配件组装出来这台电脑,也会比HP厂家销售的这台还要贵。
要知道,在那个时候,配件市场已经有过了一次洗牌,大量的山寨小厂或者已经消失,或者就是已经修成正果成为了所谓的大品牌,诸如X阳花,X基,并且因为集成度越来越高,配件种类开始减少,一个主板集成了之前数个板卡,品牌总量越来越少,头部效应更明显,赢家通吃效应越来越明显,同样的配件的价格也越来越透明,组装一台电脑几大件的利润越来越少,此时一个国际品牌自降身价把价格直接打压到比兼容机更低,电脑城赖以生存的基石开始松动了。
一个国际品牌,还有1年保修,价格更便宜,为啥还要装兼容机?HP的配置也很丰富,不同型号之间各种配置都有,并且不像那时候其他国产品牌中只写个啥独立显卡一类的,显卡芯片显存容量显存位宽,cpu频率等等都告诉你。
HP当时就火了,有多火,当时我们公司代理HP,到货时候库房一边下货,另一边经销商就自提装货。当时我们在昆明没有分公司,只有几个人作为办公外派,结果因为HP销售当年成立分公司,第二年筹办库房,当年营收过亿。
也就是那时候开始,品牌机的份额占比,越来越高了。从HP开始,其他一些台式机厂家也开始逐渐降下身段,开始用价格挤压传统兼容机市场了。
也就是那以后,电脑城装兼容机不再是因为便宜,更多时候是个性需求,比如游戏需求。
同样的,既然是品牌机,既然是厂家各种配菜完整直接选择,那么是不是在电脑城购买,就已经不重要了,于是第二次打击,也是真正的降维打击,出现了。
电商,其实最重要的就一个:京东的出现和崛起,彻底绝了电脑城的根基。
当年在电脑城购买品牌机的还有个原因,就是配件市场良莠不齐下,兼容机其实有一定的风险,所谓电脑城的水深,其实也有这个意思,以后有空,我可以专门写点那水下的一些故事。不过在电商出现以前,电脑城卖品牌机,装点个性化的兼容机,以及周边外设,日子没以前滋润了,其实也还能过下去。
现在有京东了,同样的品牌机,价格更低,同样的配件,价格更低,送货上门,不怕假货,随时退货,售后可以找厂家,不方便找厂家的可以找京东。
更便宜,更少假货,售后安全,送货上门,谁还会选择电脑城?
京东为啥能更便宜?
集采的威力,超越很多人的想象。电子产品的产量与成本的关系,非常高,所以如果能有足够的量,价格可以非常优势。
我在X强能看到一些出货价格,X强在给京东供货,当然京东是通过我们上海总部订货,但是各分公司也会有单独出货以及本地配送。某捷移动硬盘,京东从我们这里拿货价格325,我们出给电脑城经销商355,电脑城零售价格大约是365/370.京东平时价格350-360,遇到啥618价格可以压倒330/325.京东能拿到这个价格,那是集采的力量,京东可以直接找厂家议价,一次性可以采购十万二二十万片同样型号产品。厂家就可以给一个特供价格。
结果电脑城出现了什么现象,电脑城商家会以顾客的身份去京东采购,然后再作为商家零售。
而这种现象不是个别,而是普遍。实际上后来为了防止这种,给京东供货的商品上会贴上一个电商专供。但凡有点正常思维的人也明白,会不会为电商专门生产一个型号。当然,后来京东苏宁打价格战搞专供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顺便说下,电脑城的价格体系很特殊,很多商家出货价格低于进货价格,主要利润在返点上,这个就不展开了,有空以后可以慢慢讲。
当经销商都在通过另一个零售商进货的时候,这个体系下的经销商-零售商已经完全没有利润了。
同样的,电脑产品的售后也是一个痛点。
电子产品嘛,总是会出问题的,最初时候很多人想的实体店也许售后更方便,结果电脑城那是真天天有开业天天有关门的,也许你这个月买的电脑或者移动硬盘,下个月出点问题你来时候发现已经换了一个招牌了。
而电脑以及电脑配件和周边,售后往往有点麻烦。
诸如大家电、大型办公设备等一般售后都是厂家在做,或者自建或者委托一个第三方授权,总是有个售后体系的,一个是体量大,产品利润够养活,二是很多商品售后本身就有收益的,毕竟原厂保修1年,最多3年,出了以后再修就是利润了,而大家电以及办公设备等生命周期往往较长的,这样的售后体系是有利可图的。
而电脑配件或者周边附件,本身生命周期短,厂家众多而利润微薄,一个厂牌养活一个售后体系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这些售后基本都是靠代理商-经销商体系完成,也就是坏了找不到厂家,只能找卖家。而电脑城这种小商家,或者消失的,或者不想售后的,会让最终购买者非常失望。
京东这点做的真好。我曾经所在的公司也对京东供货,其实按照京东的体量完全可以找厂家直发,但是通过我们供货,既有账期,还有库房代存,最后还能做售后。京东有自己的售后部门,类似移动硬盘这种,都是你只要提出,就给你先换,换下来的直接找我们这种总代换新,我们对这种大客户也必须有求必应,速度换新。
就凭这个,京东的售后碾压电脑城所有商家。
便宜,售后好,送货上门,说起来很好笑,我作为总代内部人员,我买笔记本和移动硬盘,都是在京东。
你说,电脑城商家还有什么活路。
当然,死掉的除了电脑城,还有手机市场,原因嘛,和电脑城一样。
曾几何时,每个大城市都有那么一条街,街上全是各种通讯器材店,还有那种超大的卖场。
也就是几年时间,这条街两边除了三大运营商的门店,就只剩下苹果、小米,华为等等品牌的体验店了。当然,还剩下祖传贴膜招牌。
当一个类型的商品都是规模化生产,型号趋近和同性化更多,这类商品的电商销售能力将会完全的碾压传统多级分销。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实体店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了。
在这个大趋势下,电脑城的没落是没有任何逆转可能的。
说起来,还是很怀念那个时候,没有ghost,需要软驱才能装win2000,装驱动顺序错了要蓝屏,VIA四合一补丁要最新版本,当然,攒一台电脑能赚几百元钱才是最怀念的,毕竟那是个技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