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数码

如果英特尔一直以挤牙膏的方式研发 CPU,CPU 的性能是否会进入一段停滞期?

2016-08-07数码

这是一个3年前的话题

匿名用户 添加了问题
如果英特尔一直以挤牙膏的方式研发CPU,CPU的性能是否会进入一段停滞期?
#406281707 •2016-08-03 10:53:57

回顾过去,前几年的CPU市场确实是太挤牙膏了……

说难听点,当年酷睿i系列第二代的用户,买个i7-2600K超个高频一直混到i7-7700K时代也可以用,而同时代的显卡早都被秒的渣都不剩

2600K超频也能凑活用的

2600K是2011年初发布,到7700K是6年的跨度,对应显卡时代是GTX580到GTX1080(其实还少了半年),看看这俩显卡有多大差距

抱歉实在找不到直接对比了,GTX580比入门级GTX1050都要弱一些……

不要谈技术有多困难,如果是回顾过去的成功,这个艰苦卓绝的故事可以讲给消费者去缅怀,如果把这个说法当成是当下市场消费者不满意的借口,恐怕也只能是心理安慰了。

单核心提频是很困难,但多几个核心不好么?

核心多了优化不到位似乎没意义,但这又如何?当年单核到双核的演变,不也有很多人看衰双核市场么?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我觉得硬件规格先到位了,才有谈软件优化的资本。

正如USB3.0的普及那样,当大家都用上USB3.0的主机后,相关的设备(例如U盘、手机)才会逐渐配备USB3.0,科技进步是一步一个脚印来的,不是大家一起全到位。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intel只想说频率的困难,却不愿意增加核心呢?

这就是垄断的结果,吃相太难看

咬定消费者没办法选择竞争对手的产品(当年的推土机、打桩机),出啥都是买intel的,所以才可以如此肆无忌惮。服务器市场intel是一直没停歇的进步,只不过价格就很夸张了,利润大了自然是可以磨推鬼的,大家都懂。

如果这番话在16年说,恐怕还有反驳的,但是这两年市场变化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切。i7-2600K到7700K,靠指令集、PCH升级、核显升级等外围设备强制绑定新CPU让消费者买单,而从8系列开始到明年的10系,8700K是6C/12T,9900K是8C/16T,明年的i9已经曝光,是10核,这么算下来i3也得有4C/8T了,才过了3代原来的i7就已经降到了i3的规格,这难道是intel突然间克服了技术困难了???

还不是对面AMD已经把16核都糊脸上了……

所以说,市场有了竞争,才能把最实惠的产品交到消费者手上,指望资本主义来施舍我们,简直是痴人说梦……商业公司是为了挣钱的,不是做慈善的,只要利益最大化,而不是科技进步或者人类文明进步

当然,堆核心的做法也不能持续进行下去,到时候似乎还会回到16年这些答主们的思考:还有什么可以进步的呢?挤牙膏不是在所难免么?

错!

很多人忘了一个关键的指标,性价比

你不进步了,可以在价格上做文章啊!你可以代比代降低成本,让高端芯片的价格能够让更多消费者可以接受啊!这难道不就是很多其他行业的规律么?

凭什么高端的芯片永远就要那么贵?NRE掏了,产线成熟了,bug少了,成本必然下来,你说提升不了那就守着现在一亩三分地好好把产品cost down成大家随便买的价格,量大换取更多利润不也挺好的么?

很可惜,这就是作为高科技公司的傲慢,他们喜欢的是单品高利润,而不是薄利多销

很早很早以前,电脑制造业分化,就是因为这些高科技公司把利润率低的脏累活分离出去,交给海外去做,自己守着核心技术,把握供应链的最上层——芯片,从而做到左右行业的能力。每一台电脑缺少不了CPU,但是可以换很多种主板,很多种内存,很多种机箱和显示器。核心技术保证了销售量,所以随便做点东西出来,随意定价(只要竞争对手根本打不过你),消费者都得去买单,这不是很开心嘛?

只可惜,CPU性能终将会到一个瓶颈,挤牙膏不降价是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上不去你就应该降价而不是拿一堆故事来忽悠消费者,我们不吃你这套,抱歉。

瓶颈了就意味着这行业的把控权不属于你了,将利润让利给供应链的其他关键领域中,才能让行业更快的发展

比如现在的手机,旗舰SOC和中高端SOC差价有但不是核心竞争力,低价位的同样可以旗舰SOC,而拉开差距的是各种新的科技进步(屏下指纹、曲面屏、摄影等等)

看到手机百花绽放的样子,真心的希望笔记本行业也能如此发展……

然而现在的情况是,笔记本供应链,大头被CPU/GPU/微软拿走,部分被屏幕/内存/SSD瓜分,剩下的才可以被OEM/ODM去赚,行业被压榨的很难做出大步前进的机器,只有把那几个利润大的组件都压回合理区间,才有可能让产品做出手机那样的形态(当然,这里指的不是水军/舆论带节奏的形态)

这里再举个例子吧,当下笔记本研发时的成本计算:

通常来说,作为ODM/OEM,自己能实打实管控的,只有BOM cost。BOM里不包含关键组件,例如CPU、GPU、内存/显存、硬盘、屏幕、电池、系统,这些关键组件往往是几家大公司联合垄断控价/有统一标准/价格可能会变化。研发会把BOM cost作为关键指标,来衡量这个产品是否达到产品经理PM的预期市场定价,如果不符合就必须去修改(也就是cost down),直到产品经理PM同意为止。

然而,这里的BOM cost,往往在最终产品价格中占很小的比例,这在主流游戏本中很常见。一款垃圾的游戏本,i5+1650+8G+512G价格可能是5500,而BOM cost应该只有60多刀,如果BOM cost涨到130刀,价差70刀,实际价格按照700元算也不过6200,然而这带来的提升很可能是全金属机身、很理想的散热、窄边框等高大上的东西。

但从60刀涨到130刀,对于ODM/OEM来说简直太夸张了,幅度高达117%,翻倍多了。

然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至少在我的角度,5500到6200没什么大不了的,我5500买个散热垃圾边框跑马的玩意回去,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多花700块买个舒服点的有啥不可以的么?

这还只是1650显卡的,如果是1660Ti的,6800到7500,感觉更没啥了,有几个人会在这个价位因为预算不足刻意买散热很差的游戏本?

但对于ODM/OEM来说,这就是没办法去拍板的,因为我们只有BOM cost可以管控,其他都是已知量……只是这些已知量对于BOM来说,实在太大了

大到什么程度呢,SSD厂商突然告诉你,1T固态降价100刀了,你帮我多卖800K的量就可以。一个降价直接把你BOM cost全都吃了,你再怎么省也抠不出来这么多,然而这些供应链的寡头就可以轻松帮你做到……

有时候真的很心酸,抠了半天的价格,还不如人家CPU/GPU来一波降价大促销,瞬间全都解放了……

这些也证明了,利润大头都在哪里……而BOM里面的东西,利润基本都压榨的差不多了,靠这点利润怎么可能大幅前进?

最后,回到主题,挤牙膏不是错,错的是你不降价,让这个行业停滞不前。幸亏竞争对手卷土重来,把这摊死水搅活了,但愿能够早点让行业走回原来的轨道上,把实实在在的,货真价实的产品交给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