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数码

拍摄视频会成为 5G 时代第一个火起来的应用场景吗?

2019-12-26数码

从现在来看,视频已经成为了大趋势。而5G时代下,视频会进一步出现分化,视频内容将会更专业,画质更好,甚至出现大批专业从业者。

随着5G的建设,网络容量将进一步扩充,进而运营商流量服务费用可能将进一步下降,由此,视频的内容和品质可能出现进一步分化,一方面,时长更长的讲故事将逐渐兴起,短视频的讲段子占比将可能逐渐下降;另一方面,更高质量的设备与更高质量的视频内容将相互促进,推动视频拍摄的发展。

从短视频这条线来看:5G时代,视频拍摄产业有望向「中视频」方向拓展

根据中信证券传媒团队在他们最近研报【中信证券传媒】互联网视频专题报告之八:5G时代,「中视频」有望崛起 中的预测:

一方面, 「讲故事」+「短视频」 领域让专业的剧集、综艺等传统内容形式拥有了能够匹配移动碎片化场景的内容;另一方面, 「讲段子」+「中视频」 可能衍生更多专业化生产(更长的精品内容更依赖专业化制作流程),但观看门槛较低,更本土化、接地气(适配下沉市场)的内容。

从视频时长来区分,视频大致可以分为1分钟以下的短视频,1~20分钟的中等长度视频,20分钟以上的长视频,以及视频直播。

短视频对于视频画质的要求相对较低,从这类视频和GIF并存就可以知道。

短视频与长视频内容区别(来自中信证券传媒团队)

中信证券传媒团队认为:

短视频能够迅速崛起,从内容端来看,主要受益于UGC内容端红利,极低的用户观看门槛,以及对于移动碎片化场景抢先适应,包括移动互联网对于下沉市场的新一轮渗透带来的互联网用户红利。
从历史经验来看,内容产业发展始终是不断往纵深化、丰富化发展的。从内容纵深和叙事方式来说,「讲故事」比「讲段子」更具深度、更能获取用户心智、更具备IP价值,但同时门槛也更高。

从电影的历史来看,早期电影主流时长相对较短(胶片长度限制),人们到电影院看的是视觉奇观(【火车来了】)或是段子,举个例子,现在大家广为人知的猫和老鼠,就是当年正儿八经的院线上映电影,一集不超过10分钟。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电影长度不断增加,而「讲故事」则成为主流电影形式。

拿快手抖音来看,快手增加了快手小剧场版块,录制时长为5-10分钟,同时还打造了「追鸭」app,主要为60秒以内的短片,相对来说信息量更丰富,笑点更密集。

抖音则是逐渐放开了15秒的限制,1分钟内容不是大号的专利了。抖音长内容以Vlog形式呈现,讲故事内容略偏少。

总体来看,中信证券传媒团队认为:短视频和长视频除坚守原阵地,不断提升内容质量之外,预计未来视频产业内容形式将更加多元化,内容制作将向专业化方向持续迈进。

从直播这条线来看:5G带来的更高画质,能表现出更好的质感,增加带货能力

我们来对比几个质感,上面俩图是我刚从淘宝直播截的图,一张李佳琪,一张李湘。

下面俩图是我刚从硬盘里翻出来下载的BD25截图,一张来自美队3,一张来自蝙蝠侠:侠影之谜。

点开原图,泥萌可以看到,无论在 色彩、质感还是在细节上,淘宝直播都是被吊起来锤的。

李佳琪嘴唇口红的质感,跟寡姐嘴唇口红的质感差了一光年。

而李湘手上这件衣服更是细节全无,色彩完全溢出了,能看见的就是,这是一件红衣服;作为对比,贝尔身上衣服的磨毛质感、瑞秋身上衣服的丝绸质感则在这个镜头里头完全体现出来了。

这里的差距, 一方面来自于器材 。目前的淘宝直播的主播们,大主播采用的器材大多为低端广播级器材,腰部和小主播基本上拿个手机前置摄像头就拍了,与电影级器材差距甚远。(对,诺兰是65mm胶片狂魔,65mm胶片感光面积大约2倍于主流电影级器材的super 35mm规格)

另一方面来自于码率 ,淘宝直播码率偏低,大部分质感和细节损失在在压缩的过程中了。举个例子,我把上面这张截图降低画质保存后,后面的农田绿色出现了断层,而人物身上衣服的质感也掉落到淘宝质感了。

李湘出身于传统广电系统,她老公是导演,不会不懂器材对于视频画质的重要性,做成这样,更多是受到了视频码率的限制。

我们来设想一个场景,同样推荐衣服,李湘展示了贝尔和瑞秋身上的这两件衣服,并且提到了材质细节的区别,丝绸如何丝滑?磨毛又有什么温暖的质感?这,当然会更有利于带货。

事实上,淘宝直播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他们内部认为,在目前网络下的淘宝直播还不及格,消费者无法体验到物品的真实质感,在5G年代,提升拍摄器材,以更好展示产品,才有可能将淘宝直播做到及格 ,甚至到75分。往上走,更多是AR VR的事情了。

总结:

4G年代末期,视频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了。在5G年代,我们应该更多关注于主流视频时长和画质都可能发生的变化,中等长度的短剧类视频将与短视频争取高下,而更高画质的视频则能更让人体验到被摄物体和场景的真实感觉。更有意思的是,这些的主要生产工具,更多来自于拍摄性能不断提升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