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穴治病」强迫症
笔者本科是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上的,在针推系的楼门口挂着各种各样的牌子,其中一个是「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当然作为业界的一个无名小卒笔者至今也没参加过什么协会的活动……但是各种「单穴」治病的观念却牢牢印在脑海当中了。北中医针推系腧穴学教参和研究生教材【腧穴精选】当中记述了大量的单穴治病案例,后来出版的【单穴治病选萃】一书中有不少内容是从这两本书中节选的。
当时各种腧穴方面的课程和讲座都声称「一针疗法」或「单穴治病」是针灸治疗的「较高境界」,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准辨证」并对「刺法和行针手法」都有有较高要求的产物。当时自己更是服膺【医学入门】所说:「百病一针为率,多则四针,满身针者可恶」,做学生时应对亲戚朋友的小病小痛,也经常「一针见效」,于是愈发坚定的相信「单穴治病」——甚至觉得治疗疾病就像「1+1=2」一定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二、无情的打脸
后来本科毕业在某社区医院上班因为医院很小又缺人干活所以上班不久就开始独立出门诊了。当时并没有现今如火如荼的养生类节目,病患对针灸治疗也没有现在这么高的认知度(目前经常遇到自称「没啥事儿」的病人要求「保养」来扎针儿的(⊙﹏⊙)b)。于是我着实坐了好几个月的冷板凳,每天的病人多时三五个,少时甚至没有,为数不多的病人当中以疼痛性疾病为多,因为以前做学生时都多少接触过类似的疾病,于是按照惯性操起「一针疗法」,比如腰痛扎人中、后溪,颈肩痛扎手三里、二间、液门之类;一是扎的少,二是追求「酸麻重胀、气至病所」,很多病人当时都表示「病情缓解」而且复诊率并不是很高——我也就理所当然的以为我自己成了「一针灵」。
社区医院的病人多是附近的居民,所以再见面的机会很多,渐渐的我明白了其实病人不复诊并不是「好了」,而是虽然有些病真的「一针灵」了,但是过后又回复原状,而且因为追求所谓的「针感」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大于病痛,所以病人不愿复诊——于是我开始回忆毕业实习跟过的老师扎针,其中有不少现在已经是业界有名的人物,他们扎针也很少追求「一针灵」,后来开始参加各种培训、查阅各种资料明白了用针多少应该以病情为准,一般病机简单的局限性疾病自然可以一针见效,而病情复杂的全身性疾病则会在不同的治疗阶段配合不同针灸方法才能见效。(写到这里各位看官可能要提到某位善用「独穴」的大师不是生平只用「一穴」吗?!——笔者只是业界的无名小卒没有大师的名气,另外关于这位大师的技术分析以后我会专门涉及到)。
三、从「一针灵」之难论「按揉穴位」不适于自我保健
针灸临床并不是哪儿疼扎哪儿而有其自身的规律,即是不懂针灸的人也知道针灸治疗是「疏通经络」,所以针灸治疗一般来说是遵循「经络学说」的。「一针见效」主要如下几点:
1、诊断明确、辨证准确
2、选穴准确精当
3、刺激方法适宜
显而易见,这三点中任意一条都不是没有经过专业针灸训练的病人能够做到的,用针灸刺入身体尚且不易见效,单纯的所谓「按揉」穴位自然也不会有什么作用。作为一般的保健按摩,天天按揉一个固定的穴位,会造成穴位的疲劳——机体对同一刺激会逐渐适应而没有反应,即所谓「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入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道理。有些针灸医家甚至认为:「不当的手法或过度的刺激经络不仅对疾病没有疗效,反而会引起症状的加剧(见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所以我在临床当中基本不推荐患者自我按摩某一特定穴位。
四、「中医导引术」的自我按摩方法简介
以前我们说过「自我按摩」是中医导引术三大主要内容之一(另外两项是肢体动作和意念行气),那么这里的「自我按摩」与前述的「按揉穴位」又有什么不同呢?
传统导引术当中的「自我按摩」主要特点有:
1、以部位为主,淡化穴位:
比如「浴面」、「摩目」等等,都是大片的部位,很少有具体的穴位,部位当中虽然包涵「穴位」但是没有具体的「点按穴位」的操作,从而简化操作难度增大了作用的面积。
.css-19xugg7{position:absolute;width:100%;bottom:0;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to bottom,transparent,#ffffff 50px);} < style data-emotion-css="12cv0pi"> .css-12cv0pi{box-sizing:border-box;margin:0;min-width:0;height:100px;-webkit-box-pack:center;-webkit-justify-content:center;-ms-flex-pack:center;justify-content:center;display:-webkit-box;display:-webkit-flex;display:-ms-flexbox;display:flex;position:absolute;width:100%;bottom:0;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to bottom,transparent,#ffffff 50px);}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