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科学

鄱阳湖还有救吗?

2014-01-23科学

开篇名义:

鄱阳湖是一个新生断陷湖,那么一个构造断陷湖泊怎样才叫消亡? 在地质工作者看来,只有当断陷活动彻底停止,曾经不断沉降的地区趋于停止活动,盆地/湖泊完全平原化才能叫做 消亡/死亡 。从这个出发点,鄱阳湖会不会消亡就不是与三峡有没有关系的话题,而是基于构造断陷盆地发展史的地质问题。

这并不是在否认三峡工程对鄱阳湖起到的影响:它改变了原有的枯洪水周期,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枯水的程度和枯水期持续时间 。但不会引起鄱阳湖的消亡/死亡。只要湿润的夏季到来,将复现碧波荡漾;而只要气候向着温暖潮湿的方向演化,鄱阳湖还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

鄱阳湖是个季节性吞吐湖泊,在洪水季节为湖,在枯水季节基本为河 。在了解这一点前谈鄱阳湖干涸,都是在扯淡。

鄱阳湖与三峡的关系也很复杂,完全可以另开个问题来讨论。

====================

第二次名义:

这篇回答在知乎日报和这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还引发了「科学界应该给公众传达怎样的信号」等话题探讨。逗比答主在欢乐的写下这篇「专业相关」的回答时,却是真的没有料到这个局面。

一些认为鄙答主太乐观、没有人文关怀、脱离生活、传递错误信号的评论看见了,有点哭笑不得。距离一个好的科普者,我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后这篇答案的门槛也是设的有点高了……不适合面向公众广为传播,写它的 初衷也只是小圈子里解惑与讨论(最开始要求展开的某人,怪你咯23333)

地质是一门冰冷的学科,让一个研究百万年尺度的地质民工生出些许重视人类因素的情怀,臣妾暂时真的没法做到……三峡能存在1.2万年不……额,扯远了。

请原谅一个地质民工的石头思维。

毕竟,路上随便踢开的一颗石子,它的年龄也往往是以亿年计的。

---------------------------------------

1.鄱阳湖不需要救,它存在的历史比 人类文明 久远,也可能会比人类文明更长久。

鄱阳湖,不能仅仅从现今湖面格局约形成于250a【1】以前来看,而应将目光放的更深远,从地质演化的角度对鄱阳湖及鄱阳盆地的演化进行认识。

(1) 鄱阳湖是第四纪以来区域构造活动的产物,是一个新生的断陷湖泊。

鄱阳湖盆地与其西部的庐山夹于4 条深断裂(从东到西依次为江南深断裂、九江—永新深断裂、赣江深断裂、湖口—上谈深断裂)之中,因此,庐山是—座典型的断块山,其 东部的鄱阳湖盆地为一个典型的断块盆地 。这 四条断裂在不同地质时期的活动控制着鄱阳湖断坡发育,同时与湖平面升降一起控制着湖盆的沉积中心 ,进而影响湖盆的沉积模式。【3】

——【5】

通俗的说来,鄱阳湖是一个与庐山的相对抬升有关的相对下沉区,一系列 地堑 控制着鄱阳湖地区的 沉降运动 。这种缓慢但坚定的沉降使得江西的这片区域得以存在万山丛中一点平的地貌格局,而庐山-鄱阳湖惜惜相生的关系则是第四纪以来变得更刻骨缠绵。

(2) 鄱阳湖是继承了中生代鄱阳盆地继续发育的沉降区

发生在中晚中生代(晚三叠世至白垩纪)的燕山运动形成了鄱阳湖断陷, 奠定了中新生代鄱阳盆地的雏形。到喜马拉雅运动早期, 盆地大部分地区隆起, 老第三纪仅安义、南昌青云谱一带仍继续沉陷, 至新第三纪时全区上升, 形成了丘陵起伏的山间盆地, 从此奠定了鄱阳盆地的轮廓。【4】

如果将眼光放的更远,鄱阳盆地的演化早在2亿多年前就开始启动。燕山运动一声吼,中国的很多地方都开始发抖。而惨烈的 青藏连续追尾事件 ,则将中国大地上的新构造运动推向高潮。

(3) 鄱阳湖接受沉积始于12ka,至今是一个不断沉降、湖体范围扩大的演化历程。

——【2】

经过对鄱阳湖沉积物钻孔的碳14同位素测年可知,鄱阳湖开始发育是从距今1.2万年前开始的。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a. 初始沉降期粗粒堆积阶段(12ka~4.1ka);

b. 沉降发展期平原-河流阶段(4.1ka~1.7ka);

c. 蓄水期湖泊阶段(1.7ka至今)。

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反映了 断裂带的不断活动,使得沉降区范围逐渐扩大、沉降量逐步增加,湖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育过程 。这样的发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任何一个断陷湖盆在生命早期必然经历的。如果从断陷湖盆的构造演化阶段来看, 鄱阳湖刚刚发育1.2万年,对于动辄几个百万年乃至千万年计的断陷盆地生命史 ,它还仅仅处在两大演化阶段里的第一阶段第一个小阶段的早期, 还是个娃娃呢。

A:后断陷期(Post Rift Stage)
——A2 后断陷期晚期;
——A1 后断陷期早期;
B:断陷期(Syn-Rift Stage)
——B3 断陷晚期 (Late Rift)
——B2 断陷高峰期(Rift-Climax)
——B1 断陷初始期(Rift-Initial)——鄱阳湖应位于该时期的早期
(时间线自下而上~)

(4) 鄱阳湖湖底坡度平缓,受气候波动造成的湖平面升降会形成范围极其广阔的湖岸线进退

一个三角函数的问题,这应该很好理解。正因为水浅底平,鄱阳湖才会以枯水期和洪水期截然不同的面貌闻名圈内。这几年随着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油田产量的突飞猛进,浅水三角洲也成为圈内广为讨论的话题。而现代浅水三角洲的典型实例,恰恰就是鄱阳湖及其赣江三角洲。

(5) 鄱阳湖的最近8000年来经历了9个主要的气候波动。

一般认为,构造活动的速率远比气候变化来的慢。气候的变化有很多影响因素,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下有着各不相同的控制因素。地球轨道的周期性变化是一种,厄尔尼诺也算一类;小冰期会产生影响,而甚至太阳黑子周期也会产生影响。具体是些什么影响这里不展开。总之,这9次气候变化使鄱阳湖经历了9次显著的枯水-洪水面貌。

9.200a-至今 温暖湿润,枯洪相间—1750~1950AD(继续至今)— 是三峡厉害还是气候波动厉害?
8.650a-200a 冷凉干旱,水域萎缩—1300~1750AD—中国东部1200~1850为小冰期; 鄱阳湖底明朝石桥
7.1820a-650a 第三次扩张,温暖湿润,开阔大湖—130~1300AD,包括「中世纪暖期」(900-1300AD)
6.2170a-1820a 湖泊干涸—220BC~130AD
5.2940a-2170a 第二次扩张,温暖湿润—990~220BC
4.2990a-2940a 水体变浅,湖体萎缩—1040~990B.C.商末周初寒冷事件
3.3440a-2990a 第一次扩张,温暖潮湿
2.3660-3440a 水体缩小,植物稀少—————气候变冷
1.7170-3660a 温暖潮湿————————全新世大暖期
7900-7170 孢粉稀少。

——【6】

2.跟三峡有关,但并非主因。

这部分这次不展开了。从上面的第5条可以看到,今天的鄱阳湖实际上处于明代小冰期结束后,向新的一次温暖潮湿期过渡的阶段。干旱期大草原与洪水期大湖泊的交替出现,正是水位 震荡的由低转高 的真实写照。要知道,鄱阳湖在历史上较大的阶段(阶段7),还曾经淹没过两座西汉时期的古城(阶段6);而初唐鼎盛时期,西南方向的赣江三角洲全部位于水下——这片地方就是今天地质工作者们撑着小船穿着套筒靴玩沙子的地方。

比起气候波动来说,三峡算个毛。人类不要太自以为是啦~

3.鄱阳湖本来就是以枯水期和洪水期巨大的反差为特征的一类湖泊,不必杞人忧天。

(今天就先这些吧~)

——————

参考文献:

【1】吴艳宏, 项亮. 鄱阳湖 2000 年来的环境演化[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 19(1): 85-92.

【2】张春生, 陈庆松. 全新世鄱阳湖沉积环境及沉积特征[J].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6, 18(1): 24-29.

【3】张建新, 胡胜华, 崔涛. 全新世以来区域构造及气候因素对鄱阳湖盆地沉积特征的影响[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7(4): 4-8.

【4】黄旭初, 朱宏富. 从构造因素讨论鄱阳湖的形成与演变[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83, 1: 124-132.

【5】马逸麟, 徐平. 长江中游鄱阳湖及江西江段水患区新构造[J].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1, 24(4): 286-294.

【6】马振兴, 黄俊华, 魏源, 等. 鄱阳湖沉积物近 8ka 来有机质碳同位索记录及其古气候变化特征[J]. 地球化学, 2004, 33(3): 279-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