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以前接触过PM2.5的研究,不过读博后已经转了方向,就着自己有限的知识,希望能给楼主一个解释。
基本上,对于大气污染,或者说空气污染,大家想弄明白的事情很简单,就是空气中有哪些污染物,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让我们暂且把治理放在一边)。
想研究明白这几个问题有这么几种方式,一就是做环境监测,比如我在一个城市设立一些站点,每天定时观测,我肯定能弄明白这个城市空气中都有哪些东西。但问题是,这种观测即使做得再精密,我检测到的几到几百个单位的PM2.5也不会自己告诉我它是从哪里来的。不过通过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指示,打个比方,钾元素可能会从土壤或者生物质燃烧(秸秆燃烧)里释放出来,那我的一些样品中,钾含量很高,我可以假定这些样品收到了以上因素的影响。相关的,和它有相关性的可能都是从这个来源来的。比如我知道了在这个城市,很多颗粒、气体可能是来自这个途径,我就要去排查附近相关的污染源看看能不能做进一步的治理。
现在很多人做大气污染的源分析,大概也就是基于这么一个方法,只不过采用的是更复杂的一些数学模型。但问题是,这种方式像是从连续的电影中抽出一些片段,你怎么能确定这样的结果就是正确的呢?比如说钾元素高,推断出了秸秆燃烧,但是怎么能知道这其中没有混杂土壤扬尘、沙尘之类的物质呢?更重要的是,污染物不是单一地会从一个地方飘到另一个地方,而是夹杂着不断地混合与反应,这种通过反应生成的我们称之为二次产物,比如一些有机物,二次有机物的含量要比一次高很多,我们几乎不可能通过这种检测方式来判断它的来源。
因此还有一种研究方式,是采用源排放+气象条件传输+化学反应耦合起来的更复杂的环境模型。就是假设,如果我知道所有工业、农业等等可能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然后加入实时的气象条件判断它们会怎么传输,同时考虑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反应,那么在一个区域内,某个时刻时,某个地点的污染物浓度我们就能通过模型计算来获得了。如果这个计算值和城市这个时间点监测到的污染物一致,那么我们似乎就是真的了解了污染物的来龙去脉,或许进一步就可以预测或从源头加以治理。那么在这种环境模型里面,从科学研究上来说最脆弱的是哪一环?源的问题,只要工厂排放逐步公开化,对这些来源认识逐渐细化,我们会逐步掌握几乎所有来源的数据,这只是时间、精力问题。气象条件,从我自己的认知来说,现在的气象模式已经挺成熟了,应用于空气污染短期预测几乎不成问题。所以最脆弱的一环就是对于其中化学反应的了解了。这里就回答了楼主,为什么要建烟雾箱,就是为了了解这些污染物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什么反应。
那么为什么要建大型烟雾箱?难道小一些的不能研究问题么?这是因为烟雾箱,顾名思义,箱子是有边界的。比如你建一个2米见方的箱子,污染物才传输出去一点点,就碰上了箱子的边边。而现实里呢?城市哪里来的边界呢?我印象中,这种边界效应的影响视烟雾箱大小会达到50%以上(望了解的知友继续考证)。所以从研究的角度,我觉得建这个烟雾箱是个好事,至少表达了国家对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视与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