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家居

微蒸烤一體機哪個牌子的好?

2021-12-05家居

作為一個美食博主,用過最多的廚房電器,就是烤箱、蒸箱、空氣炸鍋、廚師機,數了數這些年,用過的各種檔次的烤箱、燒烤爐、空氣炸鍋…… 差不多有20多台了

這些烤箱加起來也有個 8萬塊錢 了。

這裏有些是不錯的烤箱,也有些 血淚教訓、純屬智商稅 的玩意……這一篇就把一些從實用、美食角度的關註點,以及一些常見的品牌方「 宣傳套路 」總結一下,告訴大家買的時候應該關註哪些要點,避免踩坑。

這一篇也會有機型推薦,都是從電商平台裏,銷量比較高的熱門機型,按不同的價格檔次對比,對比項裏除了紙面的參數,還有很多是我從一個美食博主的角度,我覺得應該關註,比如說有 多少個溫控探頭、調溫是幾度一檔、有哪些功能疊加的烹飪模式 等等……這些都是很多品牌方 故意隱藏起來的資訊 ,所以光調研這些內容,就需要大量的時間 挨個型號問客服:

挨個查線上使用說明書:

甚至需要到線下店看實機:

透過多種方式的查證核實,才能一點點整理出來,光這一篇涉及的十幾個型號,前前後後差不多整理了一個月的時間。

因為篇幅有限,這一篇主要是嵌入式的(微)蒸烤箱系列,如果是台面式的,我還需要一段時間整理,後面會再給大家交作業。

一、微蒸烤箱選購10條原則

很多人買了烤箱,覺得都是微蒸烤炸4合1,所以它們的烹飪模式應該都是一樣的。

實際上並不是,比如有的微蒸烤箱,雖然有微波功能,但它只能微波疊加蒸汽使用,不能微波疊加烤功能,那麽你想快速將一個番薯烤透的時間就會成倍上升;比如有的烤箱為了節省控制器,上下加熱管只能一起開,你做脆皮五花時想只用上管獨立加熱來炙烤上層脆皮,這個烤箱就做不到。

那哪些烹飪模式,是比較需要的?下面從我這麽多年做菜的經驗,講講一些烹飪模式、溫控、蒸汽發生模式相關的選購要點。

1、要有獨立的上管加熱模式與熱風功能

首先是獨立的上發熱管方面。 如果你喜歡吃燒烤,想要用烤箱做烤肉,那麽頂部加熱管能獨立加熱就非常重要。

燒烤的原理就是炭、爐壁發出紅外熱放射線,本質是一種光:

它可以跟光一樣,透過「照射」直接作用於食物表面:

跟發熱管發出熱放射線的原理是一樣的,可以把食物 「照」熟

那為什麽不需要下發熱管工作,只想要上發熱管獨立工作呢?這是因為蒸烤箱下發熱管一般是隱藏式的,所以不能直接產生熱放射線,反而會使得烤箱內部溫度比較高,把食物「燜」熟了,會更接近窖烤的做法而不是燒烤的做法。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把烤箱上管加熱到最高溫度,把食物放在烤架最上一層,這樣做出來的味道最像燒烤。

再進一步的,最好機器也帶有上管+熱風疊加的功能,這個模式主要用在脆皮燒烤烹飪,一般是上表面要快速上色,要讓它變得又香又脆的時候,就會用到,比如脆皮五花肉、中式酥點、酥皮牛角包等:

它的原理就是上管負責輸出「熱放射線」,直接照在食物表面,同時加上熱風吹走表面的水分,使食物幹燥。

另一方面,就是熱風。 前面說燒烤是把食物「照」熟,那麽熱風就是把食物「吹」熟,這就是烤箱的另一種加熱作用—— 熱對流

為什麽獨立的熱對流也很重要,因為發熱管發出的是 「光」 ,很容易會有 「遮擋」 問題,比如多層食物時,熱放射線照到上面層就照不到中間層,哪怕同一層,食物頂部被照到的熱量也比側面要多。

而熱風的熱對流作用,是沒有這種限制的,你可以想象成烤箱內部有一個大型的加熱吹風筒,只要它可以獨立工作,上下加熱管不啟動,就不會有熱放射線的影響,熱對流作用就可以把熱風均勻地吹到每一個角落,實作食物多層同時烘烤:

並且可以烤得非常均勻:

擁有這種模式的烤箱,一般在專業烘焙領域,稱之為 「風爐」

2、如果是帶微波功能,需要關註是否有下發熱管

微蒸烤箱區別於普通的蒸烤箱,是需要多一個微波攪拌器。

而像凱度、方太、美的,是把微波攪拌器放在了頂部位置,因為頂部的發熱管一般是外露的,所以不影響烤箱的上發熱管布放。

這個是凱度的ZR Pro,可以看到頂部專門留了一個圓圓的位置,裏面就是微波攪拌器。

而其他一些品牌則大多選擇把微波攪拌器放在機器底部,因為又要兼顧蒸箱功能,需要底部是一個平面,下發熱管一般是隱藏設計:

而此時再加一個微波攪拌器,設計上是有難度的。

加上一些品牌的研發部門為了節約成本,同時也覺得微蒸烤一體機底部內膽(微晶玻璃)反射熱量的效果也不錯,所以就省去了下發熱管。

目前行業內,微蒸烤箱按上、下、背熱風三個發熱管滿配來設定的品牌,主要就是凱度和美的。

如果你需要烤箱下管加熱功能,對烤的功能也要求比較高,那麽可以聚焦這兩個品牌。

3、盡量買帶濕度多檔調節的

很多菜譜,都需要烘烤過程中加輔助蒸汽,比如歐包,要利用輔助蒸汽讓表面澱粉糊化,烘烤的時候才能讓表面吃起來像餅乾一樣脆;比如烤蜜烤雞,需要持續提供蒸汽,才不至於讓表面烤得太幹……

現在蒸烤箱一般都有輔助蒸汽功能,但有的只有一檔蒸汽,有的可以選擇「 高濕度、中濕度、低濕度 」三種不同模式:

而更專業的商用蒸烤箱,像Rational,是可以按濕度進行調節的:

當然,這價格這體積,不在我們今天討論範圍內:

所以,一般咱們就關註嫩烤有幾檔輔助蒸汽就可以了。

4、過熱蒸不需要追求特別高的溫度上限

很多蒸烤箱都喜歡宣傳自己的過熱蒸模式,但其實這個模式有什麽用,很少人提到。

蒸這個模式,其實它主要是利用了水蒸氣遇冷(遇到食物表面),凝結成水,從氣態水變成液態水的時候發生 「相變」 的同時,也會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從而使食物加熱。

這種方式所釋放的熱量是非常驚人的,這也是為什麽總說被蒸氣燙傷要比被熱水燙傷還嚴重的原因。

那過熱蒸,實際上是在蒸汽開啟的時候,把上下管一並加熱。

但註意!! 這種模式是會抑制前面講到的相變作用的,比如當你把上下管開到150°C的時候,烤箱內部溫度150°C,食物表面的溫度也超過了100°C,那麽水蒸氣遇到炙熱的食物表面就 不會再「遇冷變水」 ,也就沒有了蒸汽釋放熱量的過程,那麽 食物反而會因為高溫蒸,而蒸不熟

這是我這麽多年研究蒸烤箱,加上長期實踐得出來的結論。以前我8分鐘100°C普通蒸就能蒸熟的魚,用高溫蒸反而夾生,我也研究了很久,後來經過原理的分析才找到答案。

那高溫蒸有什麽用?也有用,當你上管開啟加熱,大概120°C時,食物一般不會那麽容易被加熱到超過100°C,此時烤箱上壁溫度比較高不會凝結水珠,對於蒸包子、蒸蛋等菜肴,可以保證食物表面不會被頂部掉下來的水珠 「砸」 到,可以保證食物美觀。

所以,這個功能我很少開到150°C,一般110-120°C左右就夠用了,但必須要有,否則蒸出來的包子坑坑窪窪的。

不過,這裏說的,不是指水波爐那種直接噴出300°C高溫水蒸氣的那種過熱蒸,那種溫度高是有用的,但目前這種在嵌入式蒸烤箱瑞奇本沒有,所以這裏也不展開討論。

5、微波要能和蒸、烤疊加使用才是王道

微波相比於前面提到的烤、蒸、熱風炸,它的作用原理是內部水分子的振動產生熱量,所以它的加熱是由內向外,這就使得它可以疊加其他由外向內的加熱方式,快速將大塊食物烹飪至熟透狀態。

微波+烤,像烤地瓜這種平時純烤要烤1小時的,二三十分鐘就可以搞定了。

蒸也一樣,對於蒸魚,尤其是大條的完整的魚,純蒸需要8~10分鐘,還需要虛蒸幾分鐘,但如果微波+蒸,可以6~8分鐘就完成烹飪,而且因為加熱內外比較一致,蒸出來的魚嫩度很高。

當然,還有三種模式疊加,一般就是大塊食材嫩烤模式,比如說你要烤一只整雞、羊腿,蜜汁嫩烤模式,就可以透過三種模式組合,當然這個屬於非常專業的範疇,多大的食材,需要使用多少的功率微波,加上多少度烘烤,加什麽濕度檔次,都是需要探索的,但不管你用不用上,功能是建議要有的,可以提升很多烤箱的探索玩樂空間。

別看都寫著「微蒸烤」,有些型號就只支持微波獨立使用,或者微波疊加蒸使用而已,所以要註意。

6、不要只看額定功率,更要看「單功能」的功率

拋開微波功能不說,蒸烤箱往往有這麽幾個地方是「發熱」的: ①上下加熱管;②背部發熱管;③蒸汽發生器(外接或內建)。

對於一個往往50L以上的大型蒸烤箱來說,如果加熱的功率不夠,很容易會造成 預熱時間久、高溫烘烤溫度上不去、上下不同層加熱不均、蒸汽量太少食物蒸不熟 等等問題。

那是不是功率越高越好?在其他條件一樣情況下,是的。

因為功率是決定了機器加熱能力的上限的,越快的預熱速度,越大的蒸汽量,熱風加熱越均勻,都意味著更好的使用體驗。

但要註意,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的,很多時候我們是使用的獨立功能,並不是所有的加熱裝置一起工作的,比如我們100°C蒸食物的時候,只有蒸汽發生器工作,上下和背部發熱管是不需要工作的,所以, 額定功率越高 ≠ 機器的加熱能力越強 ,你要了解一台機器的加熱能力上線,就需要 分別看烤、蒸、炸(熱風)的單獨加熱功率

一般來說,現在3000以上的嵌入式烤箱, 「烤」 的功率都是足夠的,所以我一般是更關註 「蒸」 「炸」 的功率,也就是單獨開啟蒸汽發生器,或者單獨開啟背部熱風時的最大工作功率。

那功率多少算好?以嵌入式的蒸烤箱而言,比較入門的型號會做到1500W左右,好一些的機器會做到1800W甚至2000W,蒸和炸都差不多是這樣的水平。

但有時候銘牌、說明書也不全,這些功率很多烤箱是不標出來的,所以你需要問客服,或者去查說明書。

當然也有烤箱,是壓根連客服也不知道,說明書也沒寫,那就確實沒辦法了,除非買回家上儀器實測。

值得註意的是,如果蒸的功能不足1000W,那麽你可能需要格外警惕了,因為這個功率往往會造成蒸東西蒸不透,尤其在一些帶微波功能的小蒸烤箱,往往會選擇閹割掉蒸的功率。

7、想要專業烹飪與低溫烹飪,關註溫控四要素:溫控探頭、溫控程式、調溫檔位與溫度區間

我相信大部份人用烤箱做菜,都會從網上找一些菜譜跟著做,而很多人經常嚴格按照步驟、分量、時間做出來後,卻並不能成功地復刻出一樣的菜。

排除本身菜譜不靠譜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溫控。

烤箱的溫控,主流是依靠溫控探頭,比較便宜的台面式小烤箱可能用的便宜的機械探頭:

而嵌入式基本都會用上電子溫控探頭,精準度也就更高一些:

它的原理其實是測量探頭周圍空氣的溫度,反饋給到芯片,再透過芯片來調節溫度。但因為烤箱內部的溫度並不是完全一樣的,比如有時候放一個烤盤橫在中間,上下的溫度就會差距很大:

所以只測量上面的溫度,可能就會導致測量出來的溫度偏高了,所以有的烤箱會在上下,或者左右的地方各放一個溫控探頭,來透過模型估算出烤箱內部更接近真實的溫度:

所以這就出現第一個關註要素: 溫控探頭有多少個?

除了探頭,溫控的程式也很重要。比較一般的芯片做不了復雜的溫控計算,一般就是溫度達到了,加熱管就停止工作,溫度太低了就通電工作,但因為加熱管還會有余溫,所以實際上這種簡單通電斷電來控制溫度的,烤箱內部的溫度變化就會是這樣:

而高級的烤箱,基本都會用上PID演算法,也就是當探測溫度越接近於目標溫度時,就會逐步降低功率,讓溫度緩慢趨近,這樣溫度的變化就是這樣:

當然,現在基本1000+以上的烤箱都會用PID演算法了,只不過看誰的演算法設計得更靠譜一些,這個除非實測,不然沒辦法對比出來。

但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參數,間接看出烤箱的溫控水平—— 調溫檔位

對於溫控精度不太行的烤箱,一般溫度是按5°C一檔調整的,而對於一些溫控能力較好的烤箱,可以實作1°C一檔,雖然對於大部份的烹飪菜肴來說,並不需要用到這麽精準的檔位,但比如你想做一道5成熟的牛排的時候,你想設定53°C,那麽這樣的烤箱就可以滿足你的需求。

也可以實作很好的出品:

當然,還得配合上溫度區間,盡可能要在50-230°C的區間內實作1°C一檔,這樣很多低溫烹飪料理就可以用烤箱來做了。

除此之外,如果烤箱有帶溫控探針:

或者紅外、網路攝影機AI辨識熟度等等,那就是在垂直領域深耕的超專業烤箱了,比如溫控探針,這種以前西門子2W+或者Rational 大幾萬的商用烤箱才有的,可以直接插入食物內部,可以做一些低溫慢烤分子料理等等。

8、只買「直噴式蒸汽」或者「平底蒸汽蒸發盤」兩種型別

蒸烤箱在很久以前有過一場「撕逼」,主角是 直噴式 蒸汽蒸發盤式 ,兩種蒸汽發生模式之爭。

所謂的「 蒸汽蒸發盤 」,就是指烤箱底部有一個盤,蒸烤箱可以往盤中註水,並透過底部的發熱裝置將盤中的水燒開,就類似於傳統的竈台上,咱們用鍋燒開水蒸東西一樣的:

因為這個盤是外露的,可以直接看到的,所以也稱為「 外接蒸汽蒸發裝置 」。

而「 直噴式 」,則是把蒸汽蒸發裝置,隱藏在烤箱內部,並將加熱後產生的蒸汽透過噴射口直接噴入烤箱內部。

因為蒸汽蒸發裝置隱藏在內部,所以也叫「 內建蒸汽蒸發裝置

那他們爭論什麽?

外接的蒸汽蒸發盤被詬病的,主要是因為盤內容易積水以及食物殘渣,導致每次蒸完都得清理,否則盤裏都是湯湯水水就會不斷被「蒸煮」,使得菜肴之間串味。

直噴式則被詬病容易內部形成水垢,堵塞後機器需要維修,以及只有一邊噴射,蒸汽不均勻。

但這麽多年過去了,一方面現在凈水器普及,蒸烤箱都倒純水進去了,所以水垢問題就沒那麽明顯了,且越來越多機型配備2個的直噴式噴射口。另一方面,這種下凹的蒸發盤確實很容易串味,所以這種下凹的蒸發盤式基本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平底式的外接蒸發盤:

那怎麽選擇?我的看法是,只要不是下凹式的,其他的兩種, 直噴和平底蒸發盤都可以選的 如有可能,都要

是的,淘汰到現在,這個問題已經沒有多少廠商在爭論了,一些聰明的廠商,把兩者結合,來控制蒸烤箱底部的水可以再次被加熱蒸發,減少積水,同時也加大烤箱內部的蒸汽量,可謂一箭雙雕。

9、微波要看輸出功率與效率,而不是關註輸入功率

微波爐最直觀的參數,就是功率。

但功率分兩種,一種是輸入功率,一種是輸出功率,輸入功率代表的是機器工作時,電流的功率,而輸出功率,則是代表了轉化為微波後的工作功率,所以真正對食物產生作用的,是輸出功率,所以在對比機器的時候,我們要註意分辨清楚再對比。

理論上,輸出功率越大,微波爐加熱食物的效率也會越高,能快速加熱食物的能力也就越強。

當然,我們還可以從輸出功率/輸入功率上,計算得到微波爐的效率,一般設計得比較好的機器,微波效率能在50%以上,也就意味著更多的電能能轉化為微波。

而在50%以下的機器,往往是微波攪拌器的設計、內膽對微波的影響,存在一些設計上的問題。

10、買五面不粘內膽材質的

目前市面的內膽材質,主要分為三種:304不銹鋼內膽/陶瓷內膽/搪瓷內膽

304不銹鋼內膽,主要是好處就是便宜、省成本,而且不會生銹,對於蒸烤箱這種又濕又高溫的環境,特別適用。

但因為,烤箱是作為高溫烹飪裝置,很容易在烘烤的過程中,濺到很多油汙,而由於內部溫度很高,板材處於受熱膨脹狀態,油汙很容易侵入板材內部,導致當烤箱冷卻下來後怎麽擦都擦不掉,久而久之這些油汙經過反復烘烤,就會產生一些油煙、異味等等。

所以,市場上又衍生出了兩種不沾材質—— 搪瓷內膽、陶瓷內膽

這兩種材質在不沾上表現都是很不錯的,但因為都是瓷,所以反復的高溫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開裂。

一旦開裂,就會把陶瓷、搪瓷下的基材板材露出來,這裏就會有差異了。

目前主流搪瓷板材,基材是冷軋板,以前台面小烤箱內部那種非常薄的不防銹的那種鍍鋅板就是這種。而陶瓷板材,往往使用的是304不銹鋼。

所以一旦用久了開裂了,用冷軋板的搪瓷板材就會生銹,如果只是托盤裂了還好,內膽裂了就會非常麻煩。

所以最好還是買基材為304不銹鋼的陶瓷內膽的,如果不放心,最好也是去問問客服用的什麽板材,或者去搜搜網上的案例,關鍵詞搜一下 「XX品牌」+「內膽開裂」+「生銹」

另外,如有可能,我還是建議買不沾材質的,而且不要只考慮一面,最好是五面都是不沾材質的,這樣打理起來會方便很多。

二、旗艦型微蒸烤推薦(6000元檔位)

按著上面的選購原則,我篩選了最熱門的幾個烤箱品牌(凱度、美的、老板、方太等),按不同價格檔位做對比,並每個檔位調出幾款我覺得還比較值得入手的進行點評推薦。

6000元檔位,主要選的都微蒸烤炸,4合1全能旗艦機型,主要推薦這幾款:

1、凱度ZR Pro

凱度放在十年前也許還是個需要拿出來討論的品牌,但放到現在,在蒸烤箱領域,看銷量就是知道是妥妥的「 一哥 」了。

這款 ZR Pro 是凱度在 「微蒸烤炸」的最新旗艦機型 ,不管是「蒸」、「炸」還是「微波」,功率都是按頂配來設計,變頻微波、雙噴射口、雙熱風,烹飪能力和專業度的上限就已經足夠高。

在溫控上,雙探頭,每檔1°C溫控,支持低溫烹飪,對於想玩低溫慢烤、慢蒸、分子料理等的玩家來說,也是可以滿足的。

還有大彩屏、全陶瓷內膽、上百道菜譜,對於日常打理、小白上手、老人家操作上也都比較友好。

個人覺得唯一的不足就是……沒有配溫控探針,感覺是品牌方為下一代擠牙膏留出一點空間?不然微波+探針,直接按目標溫度設定烹飪程式,那簡直是無敵神機了。

2、方太G1.i

方太在廚電領域也是領頭羊的存在,大家如果了解過方太就知道它們擁有的廚電專利,是多麽恐怖的存在……

方太這個牌子非常有意思,他們的設計師對廚電有自己比較獨特的設計思路和堅持,比如在很多油煙機不斷做大自己的風量、風壓的時候,他們考慮的是排煙管裏的「均衡」問題,如何避免大家過度競爭導致最後大家煙都排不出……

蒸烤箱領域也是一樣,現在各個品牌都改成直噴式蒸發模式了,方太卻是一直不斷改良底部蒸發盤,並且還改得挺好,不僅蒸汽量上來了,異味問題解決了,還能做到「余水控制」,解決了很多蒸烤箱都解決不了的難題。

這款G1.i是也是方太的最新旗艦,微波的輸出功率、效率都線上,蒸發模式+余水控制+瓷膜內膽也讓日常使用打理工作大大減少,不用經常處理蒸汽凝結的水,同時1°C溫控也能滿足專業使用者的需要。

如果要說還有哪些可以提升的方面,主要是各種模式的功率不算很高,螢幕沒有用彩屏。

3、美的R6

美的在微蒸烤領域,是走得比較早的,而且市場認可度(銷量)方面也很不錯,跟凱度一起穩坐前二交椅。

美的R6是它們的微蒸烤旗艦,相比前面兩款,亮點在於機器有更高的溫度上限,適合喜歡燒烤、窖烤的愛好者。

但溫控方面,只能5°C調整,微波、熱風、蒸的功率也會稍遜色一些。

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會更推薦價效比更高的R5,因為效能基本一樣,減配的是對我來說不是很重要的螢幕和菜譜數量,如果你也不是很在意這兩點的話,R5還是不錯的。

三、特色旗艦蒸烤箱推薦(5000元檔位)

5000元的檔位,夠不著微蒸烤炸的旗艦,但又比蒸烤炸旗艦要預算要多一些,所以幾個廠商要麽是做微蒸烤炸的減配版,要麽是蒸烤炸旗艦基礎上再加一些特色功能。

在這個檔位,我個人會更傾向於選擇後者,因為如果要選微蒸烤炸那就不如一步到位選6000檔的,這樣微波的功率也夠,才不會買回來一個微波減配的雞肋。

1、凱度ZD Pro 二代

ZD pro二代主打的特色功能就是「溫控探針」,可以插一個溫控針到大塊食物之中(比如戰斧牛排、整雞等),然後設定你要的烹飪溫度,進行長時間的低溫慢烤、低溫慢蒸,在家就能輕松做出堪比米其林的五成熟厚切牛排,熟度剛好的白切雞等。

當然,熱風和蒸也是凱度優勢計畫,功率都是相當可以的。

並且支持1°C一檔調節,對於低溫烹飪、分子料理愛好者來說很有吸重力。

2、美的SV5

SV5,主打的是內部攝像和AI烹飪,烤箱內部的靈眸網路攝影機是主要亮點,在熱風、蒸汽上效能稍弱些,但也屬於夠用範疇,對於喜歡拍攝烹飪過程(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小紅書等),或者希望AI協助烹飪的廚房小白,這款都比較合適。

需要註意,這款的輔助蒸汽不能控制濕度檔位。

四、次旗艦蒸烤箱推薦(4000元檔位)

4000的檔位,基本是各個品牌方競爭最激烈的段位了,但因為價格相對低一些,所以總會有些減配的地方,只不過大家減配的方向略有不同。

1、凱度 TD Pro二代

相比於前面兩款凱度,主要是減少微波和特色功能。

在蒸、炸的功率效能上還是保持在旗艦水平,陶瓷內膽、2個溫控探針等也都配備。主要減少的就是精準溫控,從1°C一檔變成了5°C一檔,同時頂部+熱風的模式也不支持了,對於想精進廚藝的人來說會有些許影響,對於小白來說,用起來跟旗艦不會有太大差別,對於想要效能同時需要易打理的人,還是比較合適的。

2、美的 BS5051W

美的的「蒸」的旗艦機型,蒸的功率甚至比前面幾款還要高,用的發熱厚膜也更好,但這款並不支持「過熱蒸」功能,蒸汽最高只能設定100°C,輔助加濕的檔位控制也是沒有的,可以看出這款更側重「蒸」,在疊加模式上的支持上會有所減配,比較適合喜歡蒸的中餐家庭。

五、價效比蒸烤箱推薦(3000元檔位)

這個檔次,其實我並不是很推薦,因為蒸烤箱是比較耐用的產品,我更建議上旗艦的產品,而3000其實是入門的價效比選擇,主打的是基礎功能滿足,但亮點基本沒有,如果是我自己選擇,3000的預算我更傾向於買台式的旗艦機型,當然,我還是會挑出兩款還不錯的,如果缺點能接受,價效比上看也是不錯的。

1、凱度 GD Pro

算是這個檔位裏,價效比很高的一款產品,效能基本對標次旗艦甚至接近旗艦,閹割的主要是內膽材質,做不到五面不沾,所以長期使用打理肯定會麻煩一些,如果預算有限,對烤箱專業度有要求,但不介意難打理,個人覺得比4000檔TD pro還值得入手。

2、美的 BS5053W

美的在這個檔位與凱度做了完全不同的選擇。

這款內膽保持與高配機型一樣的全搪瓷,但在機器效能上還是比旗艦機型,在濕度檔數、溫度檔位調節,菜譜數量都做了不少閹割,適合對專業度要求不高,但對易打理有一定要求的人

結語

這一篇,從選購到機型就寫到這。肯定還有一些銷量不高的機型是這篇文章不覆蓋的,大家如果想了解也可以在評論區提問,我都會抽時間一一研究後回復。

對於台面式的烤箱,後面我也會考慮按這個方式出一篇,選購上和嵌入式還是有一定區別,需要些時間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