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健康

我爸爸得了肺癌,爸媽堅持不化療,我該怎麽勸說?

2020-06-14健康

抱抱題主,真的是很心疼。我們這一代人溫室裏長大,二十多歲還感覺自己像小孩,突然一下就要面臨如此復雜的問題,第一反應當然是不知所措。

但也要清醒的認識到,我們長大了,迷茫的時間不要太長,我們現在也是家庭的重要成員,必須負擔起責任來。

前兩天我的朋友也遇到了一樣的情況,她父親也確診了肺癌,我剛剛給她指導完,這裏也幫你分析一下,告訴你應該怎麽辦。

一、確診疾病分型

首先結合檢查來看,肺 癌伴全身多發轉移 應該是確定的。

但具體是不是小細胞肺癌,還不清楚。因為這是一個影像診斷,而不是病理診斷。

影像診斷和病理診斷是醫學領域中兩種不同但互補的診斷方法,影像診斷適用於篩查、定位和監測疾病的,而病理診斷是對病竈組織樣本或細胞標本進行詳細分析,以確定診斷的。

總的來說,影像診斷提供了對患者內部結構的非侵入性視覺資訊,並非100%準確,而病理診斷提供了對組織和細胞的詳細分析,是可以確診疾病的。那麽,你現在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找一家能夠做入侵性檢查的醫院,透過支氣管灌洗或是肺穿刺來獲取病例標本,進一步明確診斷。

做病理監測更重要的意義在於病理分型,因為肺癌根據其在顯微鏡下的形態特點,主要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在非小細胞肺癌裏還有肺腺癌和肺鱗癌等細分。不同型別肺癌的生長特點、擴散風險和治療方案均不相同,所以首先要區分開,這對選擇治療方法判斷預後有重要意義。

小細胞肺癌: 小細胞肺癌所占的比例較小(約15%)。但小細胞肺癌(SCLC)更危險,因為小細胞肺癌是一種具有侵襲性和破壞性的惡性腫瘤,具有生長迅速和早期轉移的特點。中國每年 SCLC 的新發病例約為 12.2 萬例,死亡10.7 萬例。其中近70%表現為廣泛期SCLC,5年生存率不到3%,中位總生存期不超12個月。

肺腺癌 :肺癌中最常見的型別,占所有肺癌比例約35%~40P%。常位於肺部的中心位置,相比比其他型別的肺癌生長速度緩慢,轉移可能性較小,整體預後優於小細胞癌及鱗癌。

肺鱗癌: 占肺癌比例約30%~35%。病竈始於較大的支氣管。因此往往在肺臟的中央占位。顯微鏡下是大的、扁平細胞,一般而言鱗狀細胞癌的生長較為緩慢,故病程長,且較晚才會發生轉移的現象,若能及早發現,可籍由手術切除病竈,以改善病況。

二、基因檢測

確診了分型以後,就要拿標本去做基因檢測。 非醫學專業的人都知道得了腫瘤要化療,但化療是一個讓很多患者談之色變的詞,強烈的毒副作用讓人望而生畏,對於體質偏差的患者,副作用會更明顯。這是由於化療本身特異性低的原因,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導致身體中很多正常細胞也被殺死。

而現在有一種新的治療方式叫做靶向治療, 也被稱精準治療,是對癌細胞實施精確打擊,不光毒副作用大大低於化療,而且療效通常也遠好於化療 (無疾病生存期和總生存期更長)。

基因檢測監測是為靶向治療做鋪墊的,針對不同的驅動基因改變,有不同的靶向藥物,即所謂的「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基因檢測就可以幫助我們找到這把鑰匙。 基因檢測是透過檢測技術,對腫瘤細胞的DNA序列進行讀取,並判斷腫瘤細胞當中是否有靶向藥物所對應的一些基因變異,以此為腫瘤患者匹配相應的靶向藥物。

非小細胞肺癌一定要做基因檢測 ,因為這類疾病靶向治療效果較好,基因檢測結果是判斷能否使用和使用哪一種靶向治療的前提。

小細胞肺癌就比較復雜了,在既往的專家共識和指南中,都不推薦小細胞肺癌做靶向治療,但醫學是不斷發展的,目前已經有一些研究發現了小細胞肺癌患者可以從PD-1治療中獲益,比如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肺部腫瘤科就發現,小細胞肺癌快速進展常涉及中樞神經系統轉移,這與腫瘤高突變負荷相關,如果使用PD-1 單抗治療患者可能受益。為了證實這一項研究,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肺部腫瘤科對36例患者使用安羅替尼聯合PD-1抑制劑,發現大多數患者靶病竈明顯縮小[1]。

所以經濟寬裕的情況下,小細胞肺癌也可以考慮做一次檢測。當然 我這裏只是舉個例子,並非推薦選擇這種治療,而是想告訴你無論病理結果如何,治療還是有希望的,如果家庭經濟寬裕,還是應該積極的尋求方法,完善病理檢查,做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也是要費一番腦筋的,檢測的基因數目越多,檢測範圍越廣,提供給臨床的參考資訊越全面,但是價格越貴,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和經濟實力,選擇適合自己的。

國內有非常多的基因測序公司,每個公司都有很多品類,大家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去查一下,產品是否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批準。而且國內的檢測機構良莠不齊,盡可能的選擇大型的檢測機構,所有配套實施(從提取、建庫、測序到數據分析,從硬體到軟體)全部具有相關資質認可的機構,保證全流程檢測可靠性,例如華大基因、泛生子燃石、世和等。其中華大基因比較出名,它下面的多家醫學檢驗所擁有完善品質管理體系,自2013年起參與並透過衛健委臨檢中心(NCCL)、美國病理學家協會(CAP)、歐洲分子基因診斷品質聯盟(EMQN)等國內外權威機構的腫瘤室間質評和能力驗證計畫,累計超過400項。在新冠疫情期間,華大新冠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試劑盒都是首批透過國家藥監局應急審批程式獲準上市的抗疫產品。

我那個朋友的父親最後選擇的就是華大的11基因的惠民版肺癌檢測,費用是3800元,采用高通量測序技術,在DNA水平檢測11個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相關的核心基因,雖然是基礎版但檢測計畫包含了EGFR、ALK、ROS1、RET、MET、BRAF、HER2、KRAS等,可以指導60+種靶向藥物,價格不貴,適合初治的患者。

如果家中經濟條件不錯,想要獲得更多的靶向治療的參考資訊,那麽可以考慮檢測更多的基因,像是50基因,腫瘤個體化診療基因檢測-206基因的、688基因的,可根據患者需求選擇適合的產品。

這些檢測除了臨床指南推薦檢測的靶點基因外,包含了更多的潛在靶向治療相關的基因,以及更多的靶向治療耐藥相關的基因、免疫治療等,解讀90種以上靶向藥物與基因變異的關系,提供更多的精準靶向治療的參考。

如果患者是腫瘤晚期,全身廣泛轉移,或者曾經接受過常規化療,以及一二線的靶向治療,腫瘤仍然進展,說明已經出現耐藥,就可以選擇腫瘤個體化診療基因檢測688,可以為耐藥的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參考資訊,包括靶向用藥、免疫治療、化療藥物、遺傳風險、提示預後等。

三、明確轉移竈

在此基礎上,我建議你再做一個PETCT,雖然你目前已經做了CT,但這還不夠。

大多疾病都會經歷從基因突變-代謝異常-形態改變的發展過程。傳統的CT檢查密度分辨率高、定位準確,但只有當疾病發生到「形態改變」這一階段才能被發現,因此不能達到早期診斷的目的。PET/CT一次顯像能同時獲得PET與CT兩者的全身各方向的斷層影像,早期發現代謝異常病竈。此外,PET/CT有效辨識良性病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穿刺活檢、內窺鏡和手術探查等侵入性檢查手段就明確轉移竈,減少相應並行癥。

四、決定治療方案。

我們對前面流程做一個總結。

1 明確病理檢查,時間需要3天,花費大概3000;

2 肺癌11基因檢測,時間需要7天,花費大概4000;

3 PETCT 可以在確診後任何時間做,與前面並不沖突,花費大概10000。

這樣也就意味著你只需要半個月時間,2萬元之內,就能完全獲取了你父親病的詳細資料,像是肺癌的分期、分型以及相關基因檢測結果,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透過各種渠道來找醫生了,既可以去北京上海的大醫院,也可以透過互聯網聯系一些知名醫生,因為病例很詳細,醫生就能結合自己的經驗給你父親制定更加個人化的治療計劃,以提高治療效果和降低不必要的副作用。

當然也能知道治療這個疾病的大概花費,再對比各個醫院花費,與父親母親商議最適合的治療方法。祝好。

參考:

[1]李建國,李樹滿,陳輝.安羅替尼聯合PD-1抑制劑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及安全性[J].實用醫學雜誌,2023,39(17):2248-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