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如何評價張家輝、阮經天主演犯罪電影【重生】?

2024-08-14影視

樸贊郁有「復仇三部曲」,馬浴柯也要拍「復仇三部曲」,就怕人比人,貨比貨。

高情商地講,這部電影讓人想起黃金時代的香港警匪片。直白點說,是劇情癲狂過火,人物單薄如紙,只有情緒,沒有邏輯。一切故事發端自一個看上去很酷的「點子」,所有情節都是圍繞這個「點子」而生,它們強行生長,漏洞百出,又理所當然。

電影甚至玩了出雙重反轉,以顯得編劇講究。但第一重反轉是一目了然的套路貨,毫無意外,第二重反轉貌似新鮮但不講邏輯,雖然呈現了一些激情澎湃的段落,但整部電影的故事可以說「一塌糊塗」。用姜文電影裏的話講,導演就是為了反轉「那碟醋」,才包了【重生】這頓「餃子」。

電影照舊把地點放在東南亞,東南亞就是中國電影的「哥譚」,黑暗罪惡、暗無天日、警匪勾結、民不聊生,怎麽來都行。於是電影像它的那些「東南亞犯罪片」前輩一樣,以大尺度先立足。劇情是「警匪臥底」的新變種,又加了網文和短劇元素,成了「我是特種兵+重生之我給毒梟當繼承人」,拍了些爽片元素。

張家輝的新造型和癲狂表演效果不錯,與劇情也搭配,算是電影裏少有的和諧時刻。但瓦解販毒集團的過程非常兒戲,大佬們全員降智,所謂計謀與「智商」毫無關聯。毒梟母性爆棚,局長除了變態毫無能力,中層幹部個個把陰謀詭計寫「臉上」,就奇怪這夥烏合之眾怎麽能壟斷市場幾十年。

「復仇」元素也有強湊之感,每個被毒品傷害的家庭,都是標準流水線創作,完全不走心。想想當年爾冬升是怎麽拍【門徒】的吧,毒品對人的摧殘可不僅僅只是家破人亡,而是徹底從精神上瓦解和摧毀一個人,讓他變成行屍走肉。

至於毒品販賣產業鏈的刻畫,也是同型別電影玩過無數次的,毫無新鮮感。何況電影還有很強的隔離感,現在早就是新型毒品的天下,海洛因等傳統毒品市場早被擠壓得潰不成軍。但新型毒品沒有涕淚橫飛如蟻噬骨的戒斷反應(不等於無害),不能呈現理想的畫面表達,所以又拍回海洛因。這種削足適履,完全不考慮真實感的處理,在電影裏比比皆是,最後結果就是電影懸浮感嚴重,編造感明顯,所有人物都需要「我來講講我們的故事」,疊加大量閃回去彌補劇情。

這是創作的懶惰,也是不自信,但恰恰是那些反轉又讓編劇生出了些「我怎麽這麽牛」的幻覺,於是不管不顧地拖著這個完全違背常識,掛滿漏洞的劇本,完成了它的影像化。

如此水準的編劇,讓原本演技很好的張家輝和阮經天也成了無源之水,怎麽演都蒼白無力,有情緒無人物,紙片般單薄,最後群像的塑造是既動人又離譜,動人的是情緒音樂都到位了,總結起來八個字「眾誌成城、戮力同心」,主旋律般的激情。

離譜的是但凡有些社會閱歷,就知道搞陰謀要範圍最小化,越多人參與泄密風險越高,偏偏電影為了反轉搞成「群眾運動」、「人民的汪洋大海」。這麽編也不是不行,需要極其細致的設計和鋪墊。但電影呢,除了一到兩個關鍵配角,其它配角在整個計劃裏也就是「搬搬磚」,儀式感多過實際,情感壓倒了常識,最後主角們殉道,社會和個人都實作了「重生」,點題又昇華,一篇優秀的學生作文。

可惜電影不是作文,作文也救不了失控的編劇,香港警匪電影勢微自有其道理,臥底和東南亞都不是解決路徑,亂反轉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