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如何評價電影【敦克爾克】(Dunkirk)?

2019-02-18影視

【敦克爾克】當然是一部戰爭片。

只不過,相對於以往的戰爭電影,【敦克爾克】的視角發生了一個重要的轉變。以往的戰爭片,即便是鮮明的反戰主題的電影,大都會饒有興趣地描繪戰爭場面。

【獵殺U571】是絢爛的海戰;【珍珠港】玩的是空戰;【太極旗飄揚】是高地爭奪戰;【黑鷹墜落】是巷戰;【兵臨城下】是個人狙擊;【拯救大兵瑞恩】是搶灘登陸戰。

【敦克爾克】描寫的不是進攻,而是逃亡。影片沒有出現讓戰爭電影上癮的大規模進攻場面,導演也不再借機,對人類大規模殺傷行為,進行如醉如癡的雕刻。

諾蘭在一部關於戰爭的電影裏,對殺人不感興趣,他要說的是怎麽救人。只不過在戰爭的條件下,救人的方式,取決於怎麽殺人、殺多少人。如「一個擔架,會占用七個人的站立空間」,「只有英國人可以上船,法國人不能」。

以往戰爭電影的主題都是勝利。片尾慶祝的軍樂、擁抱和親吻的背後,是海灘百千萬的伏屍。

在【敦克爾克】裏,失敗成為勝利。就像回到英國後,發生的那個對話,「小夥子,你們做得很好」,「我們只是逃亡回來」,「這就足夠了」。

所以,【敦克爾克】裏沒有出現以往戰爭電影裏熱衷的英雄。本質上,對戰爭電影裏英雄的歌頌,甚至表現踴躍參戰,積極殺敵的行為,都是病態的。就像主創們對戰爭場面的描摹,其實是一種迷戀,一種歌頌一樣。

英雄是戰爭中的僥幸者,前提是敵我雙方更多不知名者的生命。他們不是戰爭的主體,只是花環的佩戴者,是一種一定會出現的偶然。

【敦克爾克】最好的一點是還原了真正的戰爭。

真正的戰爭是無數生命的瞬間消亡。在戰場上,他們不是人,是一個計量單位下的個體,是編碼數位。勝利,是數位對數位的比對。

所以,他們是單一的,甚至是無差別的,他們不會成為戰爭電影的主體。

戰術,也很難去運籌帷幄,只是炸彈沒有爆炸、槍械卡殼,甚至是行軍迷路等各種偶然,加上之前所做策劃的一絲必然的綜合作用。還記得一道壕溝,制造了滑鐵盧最大的意外,覆寫了歐洲的歷史吧。

必然是饑餓,是疲累,是懦夫,是逃竄,是死亡。

死亡毫無征兆,如一段枯朽的木樁,突然倒地。更可怕的是,死亡隨時到來,但你不知道何時到來。敵人是看不見的,比敵人更具象的是恐懼。

那種快馬疾奔、手起刀落都是沒有經歷戰爭的人,對戰爭天真而惡意的想象。它讓我們以為戰爭是豪情、正義、大丈夫建功立業。

所以,在【敦克爾克】裏,英雄是一群逃亡回來的敗兵,是被失手死亡的17歲當地男孩。

在技術上,諾蘭仍然保持了他作為英國人的嚴謹,甚至是刻板。主觀鏡頭的運用,除了技術上的精準,還有對心理上情緒性的表達。飛機掠過,轟鳴如針紮一般的刺耳,也是主觀的。

這就造成一種沈浸式的體驗。觀眾和士兵一起被屯押在敦克爾克的海灘上。

三條線,其實從三個角度同時觀察戰爭。士兵的驚恐是一個,駕船救援的普通民眾是一個,空軍是另一個。這三條線也保證電影從微觀到空中整體的轉換,是技術上的硬性要求。

【敦克爾克】的偉大在於,從一個普通士兵的角度,對戰爭本質的披露。這是真正的從戰爭主體的角度去看待戰爭。

它的問題是,偶爾的失焦。如駕船的老人,他是一個題眼,負責說出,「我這個年齡的人發動戰爭,卻讓年輕的孩子去送死」,「如果讓他們攻過了英吉利海峽,哪裏還有家」。

這個老人是真實存在的,但他的出現,其實是對整個影片主題和風格的消解。就像湯姆·哈迪殺敵無數,最後降落德國人的領地,燒了戰機,只身赴死一樣。

戰爭更深層的冷酷,需要透過一種不可期的必然去體現。英雄是運氣,不是必然。

另外片長打107分鐘,一次次地船只被轟炸、進水、逃命,功能過於重復。尤其是等海水漲潮,又有冷槍襲擊的船內戲份,過於冗長。這個情況,在【星際穿越】裏,已經犯過一次了。

諾蘭仍然對人不感興趣,也不擅長描寫人。這一次做的並沒有他以往電影裏那麽明顯,是因為在戰爭的情況下,人本身就是數位。冷感就有了合適的理由。

極端,是互聯網如塤如篪的利器,人們會越來越失去客觀的能力。【敦克爾克】的好,被吹捧成神,就是又一個例證。【本文源自 公眾號 阿郎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