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如何評價馬東?

2016-02-17影視

1968年12月25日馬東出生,五十年後的今天,馬東五十歲了。五十而知天命,但對馬東來說,天命似乎早就降臨。

就在前兩天,馬東創辦的米未傳媒,推出了一家奶茶店,易於傳播的名字、類似某品牌奶茶+包的組合、和瑞幸一樣邀請好友各得一杯的機制,當然最重要的是【奇葩說】中一眾奇葩和馬東自己的到場加持,讓這家開在三裏屯的新店排起了長龍。

馬東再次搔到了年輕人的癢處。

圖片來源:朝陽公園東七門

大概就在三四年前,四十多歲的馬東闡述了自己的中年焦慮,「我不願意有那種被這個世界給放到馬路邊上的感覺,我還是希望自己在馬路中間走。」

2013年從央視離職後,他打了八個月的高爾夫,在遍地都是中年人的高爾夫球場,嘗試過上一種穩定中產的生活。他每天六點起床,七點準時開球,越打越沒勁。

這時候愛奇藝CEO龔宇找上門來。馬東從來不掩飾自己對龔宇的欣賞,「典型的自動化出身,典型的理科思維」,和馬東過去在央視見到的人都不同極了。兩個聰明人一拍即合,馬東成為了愛奇藝的首席內容官。

進入互聯網行道的馬東逐漸向馬路中間靠近,一次和高曉松聊大天,飯桌上你來我往,火花出來了,要是找一群聰明的大噴子對戰多有意思啊。沒過多久,馬東見到了【喜樂街】導演牟頔,都是央視裏頭的不安分分子,馬東明白對面這個年輕人的焦慮, 「世道變了」,他說。

這次談話後,牟頔帶著手下二十多個人「出走」央視加入愛奇藝,是以央視最大的一次「離職潮」。一檔現象級網路綜藝【奇葩說】橫空出世,直到剛剛結束的第五季,都維持著國內網綜領頭羊的地位。

以【奇葩說】為前後分野,馬東完成了金星口中, 「央視人才裏最華麗、最準確、最標準、最有範兒的轉身。」

在【奇葩說】後,馬東站到了馬路中央,不僅如此,身後還跟著雲雲的90後和00後。這些人很多不知道馬季是誰,只認準了馬東這個有趣的胖子。雖然在人生的前半段,「馬季之子」才是馬東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1968年出生前夕,馬季因為被批鬥,家裏不安穩,母親回到哈爾濱生產。三歲那年,馬東回到北京第一次見到馬季,喊了一聲「叔叔」,一生坎坷的馬季,罕見地人前落淚。

時間進入2017年,馬東在許知遠的【十三邀】上自陳底色悲涼,驚到了那幫平時和他嘻嘻哈哈沒正形狀的小孩兒們。但回到童年,馬東這麽說,或許從不出奇。

馬季帶了很多徒弟,徒弟間相互傾軋得也多。馬季早有感慨,「我是真愛相聲,可是也真不愛說相聲」的人。有回馬季帶了個徒弟回來,沒說兩句,有個包袱沒抖出來。裏屋的馬東一直豎著耳朵聽,父親不讓自己接觸相聲,他早偷摸著學習,趁著這個機會,他接上了這個包袱。

徒弟走後,馬季把馬東拉到跟前,沈著臉跟他說,相聲不適合你,你根本不是這塊料,絕了馬東走相聲這條路。後來郭德綱笑侃,「馬東要是說相聲,早就餓死了!」

馬東中學畢業後,馬季給了他自己一輩子的積蓄3萬塊,把馬東「打發」去了澳洲學電腦。為了維持生活,馬東做過各種零碎活兒,後來反復提起的,是在臭氣熏天的廠房裏,細致地去搓洗袋鼠的睪丸袋,是制作女士錢包的一道基礎工序。

馬東澳洲時期寫的詩,後來成了郭德綱的定場詩

剝離了了馬季兒子身份的苦日子,馬東且熬了幾年。直到畢業後進入澳洲的大企業,入職第一個月,就拿到了馬季一年的薪水。

後來馬東自述,人生有三種自由,時間自由、財務自由和角色自由,自己最看重的是角色自由。「人生只活一次,盡量去多體會一些角色。」在公司上班沒幾年,馬東就像厭倦高爾夫一樣,厭倦了每個月第一天便知道接下來30天的IT業。

同時,他發現了盡管沒有學習相聲,自己仍然擁有語言天賦,表現在當自己用嘴巴闡述一件事時,能比僅僅在大腦內運轉思考的更清晰。他是要靠嘴巴吃飯的人,想明白了這一點,他不顧馬季反對,在27歲那一年回國進入電視業,赤手空拳。

這兩年馬東引起的公眾討論,一次是許知遠的【十三邀】,一次是梁歡在脫口秀節目中指責他犬儒。

在【大家】的一篇文章中,分析了犬儒的必要條件,一個一路「下流」的人無法說犬儒,這個人必然是曾經向上流,隨後又徐徐向下,完成這個人生態度的轉變,才可被稱為犬儒。

剛回國做電視的那幾年,就是馬東向上的那幾年。他進入湖南台一檔叫【有話好說】的節目做編導,澳洲留學時對新聞、社會機制的敏感性在這檔節目被釋放出來,

他彈性很大,既做【選美】,請亞洲小姐來到節目現場;也做【孩子染上愛滋病】,錄制時馬東伸手擁抱了患艾滋的孩子。

馬東還鉆進機房自己剪片子,他創作者心態很強,經常看了別人剪了一半的片子,直言不諱,我這兒說了一句什麽話,怎麽不放進去?常常為了一個觀點的表達,馬東當眾和台長嗆聲,

也有嗆不過的時候,有回對話一個股評專家,馬東劈頭一句「是不是誰給錢就給誰說話」問下去,最後這一小段都被刪去。

新銳、大膽,主持時馬東從不講片湯話,保持最大程度的真誠。沒過多久,【有話好說】幾乎和【實話實說】【鏘鏘三人行】齊名,被譽為談話節目的「三駕馬車」。確實, 馬蹄聲急,馬東在車上,已經剎不住了。

2000年12月20日,晚上8:05,【有話好說】如期開播。這一期請到了男女各一名同誌嘉賓和李銀河,是電視上第一次公開對同誌群體做討論。

籌備時就有人給馬東敲鐘,你們談論什麽話題不好談這個?馬東如此回應,「因為我覺得在一個健康和開放的社會裏,不應該有什麽是它客觀存在,大家卻對它視而不見。」幾位嘉賓言語交鋒數小時,馬東說出了結束語,「謝謝電視機前的觀眾,我們下周三見!」

第二天湖南台接到了80多個觀眾,有人反對有人支持。 然而馬東並沒有等到下個周三,【有話好說】被停播了。馬東當場痛哭。

多年後馬東後悔當時自己太過年輕氣盛,不明白自以為是的決定,需要別人來承擔代價。【奇葩說】第一季播出時,馬東再次在網路平台試水討論出櫃話題,節目被下架,馬東感謝總局提醒了邊界,不至於像14年前一樣一盆水直接打翻。

回到2000年,節目停播後的馬東去北京晃蕩。這次招兵買馬的是中央台的【挑戰主持人】,做了四期,馬東感覺到自己格格不入。他請求離開,上司金越對他說, 「我就是要擊碎你,有什麽不能幹的。」

馬東被擊碎,又漸漸完整起來。留下來的馬東,身段軟了下來,嘗到了做綜藝的趣味。和張紹剛在台上,有點逗哏和捧哏的意思。

當時有人說他在「以俗養雅」,除了【挑戰主持人】,他還做了一檔【文化訪談錄】,采訪的多是陳丹青、黃永玉這樣他心心念念的大師。

例外的大概是郭敬明那期。馬東先是從新概念大賽切入,徐徐推進,隨後直接問出了「如何解釋兩本書中那麽多相似之處」。馬東拿出了自己久藏的鋒芒,逼得郭敬明冷汗快下來了,借口要上廁所,錄制中斷。

那期結語有點【有話好說】的意思,馬東說,「小說的主體結構不能來自於別人的構思,是任何年紀的人能都應該共同承認的價值觀念和道德底線。我相信有這種困惑的不止我一個人,希望能夠引起更多的思考和討論。」

06年,馬季去世,馬東和馬季曾經的約法三章「不在央視同台演出」就此解除。同年馬東因為父親去世無心參與,離開了熱鬧的【挑戰主持人】。

09年,馬東再創造父親的名作,登春晚講了【新五官爭功】;11年,馬東頂著「馬季之子」的名字,導演了當年的春晚。那幾年微博剛剛起來,馬東導演的那屆踩上了微博吐槽春晚的節奏,被一頓奚落。他轉頭去部落格裏寫,「當春晚導演是個苦差事,首先身體得好,禁得住幾個月的熬夜;其次得臉皮厚,禁得住正月裏的罵聲。」

新五官爭功

在央視裏能幹的都幹了,馬東感覺似乎也到頭了。沒想好下一步怎麽幹,就離開了央視,開始了文章開頭的高爾夫之旅。

他不知道自己會成為央視出走的一個標桿,後來李詠專門和他推心置腹幾個小時,聊網綜的生態聊未來,隨後自己也投身其中;張紹剛作為【挑戰主持人】裏的老搭檔,一開始就被馬東慫恿,卻拒絕了。直到【吐槽大會】出現,張紹剛憑借自黑梗再次獲得春天,搭上了網綜的這趟晚班車。

馬東在謹慎挑選自己的同路人。除了他欣賞的「三清博士」(清華本碩博)愛奇藝CEO龔宇,導演牟頔,還有高曉松和蔡康永。

三個人的共同點都是世家,高曉松和蔡康永的家譜可以被寫入民國史,同時在馬東口中他們都是「自由主義者」,包容度很大。在節目開播之前,馬東去割了個眼袋,成為節目中玩了好幾年的「梗」。

他還問導演組,怎麽不給我們穿裙子試試呢?穿著蘇格蘭裙的「馬曉康」正式出道,馬東是其中最大膽的,沒有穿褲子,套上了絲襪。

第一屆【奇葩說】火了,意義被擡高到了馬東都不曾設想的程度。有人評價一波90後的三觀是跟著【奇葩說】成長起來的,但馬東始終對90後心懷謙卑。

第一季【奇葩說】結束後,馬東帶著團隊離開愛奇藝另起「米未傳媒」的爐竈,第一次開會PPT上就是赫然幾個字 「90後:你不喜歡我沒關系,反正你會死。」

但馬東是罕有的熱愛90後的中年人。有回他在微博發了個小視訊,和【奇葩說】一樣色彩明快的辦公室裏頭,陸續有員工搭載一輛自由車、一雙溜冰鞋、一個滑板、兩輛平衡車滑過去。馬東明面嫌棄,其實驕傲得很,「米未辦公室並不大,這些zuo貨就是不肯走路。」

為什麽要擰巴呢?許知遠說自己的「單向空間」也有不少90後,但是自己覺得他們沒什麽出奇之處。馬東的節目則完全構造在90後乃至00後理解世界的方式上。

具體說來,就是從文字閱讀轉向影像閱讀的這一代,【奇葩說】首次對他們進行了解碼,匹配了在視訊中增加的「花字」系統,以及更快的剪輯和傳統電視節目兩倍的節奏。

花字「秒正經」

如今「花字」在綜藝節目中已經是極度常見了,伴隨著節目中的語言聲音,花字可以提供另一個理解層面,螢幕前的年輕人對這聲音和語言兩套系統照收不誤。而剛剛結束的【奇葩說】第五季和馬東,仍在持續前進演化。

這屆【奇葩說】遭人詬病的點不少。一個是更快的節奏,現場PK時「邏輯流」選手全面倒塌,煽動情緒的大聲量能夠迅速帶來票數。搖滾樂手臧鴻飛在第一次PK失敗面臨淘汰時,第二次PK把握到了現場的情緒,吼叫並獲勝。臧鴻飛的朋友導師李誕瞇著眼笑,「飛飛不愧是老江湖。」

另一個被詬病的是,辯題中情感題占了絕大多數,而在以往奇葩說的辯題結構中,「情感」只是很小的一部份。

一些老觀眾表示了不滿,但這些改變帶來的流量是可觀的,瀕臨收官時馬東很高興地在鏡頭前說, 這季的播放量是略顯頹勢的上一季的兩倍。

馬東一點都沒藏著掖著,早在這一季開播前,他就放話說,這一季面向的觀眾是95後和00後,那些被【奇葩說】培養起來又對這季不滿的觀眾,正在被拋棄。

馬東變了嗎?

馬東沒變,只能說他曾經改造自己,前進演化到了90後的層面,但當他繼續前進演化時,絕大多數90後卻沒有跟上腳步。要知道從60後到90後,可比從90後到00後跨度大多了。

娛樂面前,馬東從來沒有把自己當回事。你們這些不滿改變的90後,又憑什麽把自己當回事?

馬東很少推薦書籍,不怎麽泄露自己的閱讀趣味。偶爾有次在朋友羅振宇的羅輯思維上,他推薦了【娛樂至死】, 「我們沒有辦法對過去的文化做評判,也沒有辦法對今天的文化做評判,我們只能變得更寬容。」

圖片來源:十三邀

【娛樂至死】第一章的核心觀點,就是對於現代人來說「娛樂即本質」。這也是為什麽外界質疑馬東討好年輕人時,馬東不慌不忙地說「年輕人是不能討好的」,他思考的其實從來不是如何討好年輕人。 唯一需要心懷謙卑去面對的,就是娛樂本身。

或者說,如果「娛樂」兩個字不太好聽,那就叫「有趣」吧。米未傳媒有句名言,「不止有趣」。馬東希望提供的是「深度娛樂」,有次采訪他舉了曹雪芹的例子,「他的小說寫完了,他的手稿也都流散了,在朋友之間傳閱而已。他不寫出來他難受。還是娛樂。」

這是馬東所理解的曹雪芹,寫小說以自娛。他受這部【紅樓夢】影響很大,早年偶爾流出的一些文字,也是半文半白的風格。在「白茫茫大地真幹凈」的結局之前,馬東或許只能向自己的偶像曹雪芹學習,娛己且娛人。

馬東文字

郭德綱評價他,「他是我們中間的資本家,早早活明白了的。」活明白了的馬東,不再擰巴,也不再像【有話好說】裏那樣憤怒,他還跟幾個奇葩說選手合出了一本書,名字跟【有話好說】很像,叫【好好說話——新鮮有趣的話術精進技巧】,同名喜馬拉雅音訊節目大獲成功。

被奉為「話術技巧高情商高」的馬東,接受了很多采訪,但依然回避絕大多數太過鋒利的問題。偶爾碰上一個不想回答的,他也不說冠冕堂皇的假話,而是打個趣繞過去。

馬東有句名言「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那選擇部份表達,就是「誤解」的最優解。 這樣的馬東,在擁躉的眼中,更加高深莫測起來,以至於有次專訪的評論區,有人說「整個訪談直觀感覺是提問者在水面的岸上,馬東老師在水底……而且還埋在沙裏,為了表示善意,偶爾才吐幾個泡泡告訴你我聽到了。」

看似親民的馬東,是不少記者向上沖擊卻又敗退的「高地」

在泥沙俱下的現實中,盡量說真話,提供超出大部份娛樂產品思想深度的產品,這大概就是馬東成為年輕人崇拜者的原因。雖然他自己,都不願意賦予【奇葩說】「多元價值觀」之類的意義。鳥兒叫了,有意義嗎?白茫茫大雪,有意義嗎?

只是偶爾,在和熟人打電話時,馬東會這樣說,「我腦子裏經常會浮現一個印象,在夕陽的對映下,我和小夥伴們在育才小學樓道裏玩耍,夕陽把每個人的臉都映成金色。

育才小學的樓道是東西走向的,樓道的最西面有一扇大窗,放學後,我跟我的小夥伴們在學校的樓道裏打鬧嬉戲。

我們是那樣的無憂無慮,因為我們不說假話。

封面圖來自馬東微博@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