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區別。
好吧也不是真的沒區別,主機板上內建的耳機孔失真什麽的肯定要比正經耳放大一些的,但是註意你提問的前提是「同等正常音量」——這一句話就把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給幹沒了。
同一個裝置在應付不同阻抗耳機的時候有一個最明顯的特征,那就是推高阻耳機時最大功率要遠小於推低阻耳機時的最大功率,舉個例子,這是我辦公室日常使用的RME ADI-2 DAC FS的耳機輸出,High Power下接300歐負載時的最大輸出功率是310mW:
這是接33歐負載時的最大功率,1.5W:
耳機回放的聲壓級跟耳機的靈敏度有關,一般標定的都是耳機在1 kHz時候於1mW下的聲壓級——註意這個值跟阻抗是沒關系的。假如現在有一只90 dB靈敏度的耳機,那麽它在1mW功率的驅動下能發出90dB的聲音,2mW下能發出93dB的聲音……以此類推,在256mW下能發出114dB的聲音,這時候高阻耳機跟低阻耳機之間的差異就體現出來了
如果它是一只低阻耳機,那麽我們可以將它驅動到120dB以上(因為33歐負載下的最大輸出是1.5W);但如果它是一只高阻耳機,我們只能將它驅動到115dB甚至更低(因為300歐負載下最大輸出就只有310mW了,如果你這是一只600歐的大耳,那麽最大輸出會更低),這代表著大動態下高阻耳機會削波。
那麽回到你原本的問題上來,電腦主機板內建的耳機孔,一般功率都低到爆炸,比如說技嘉Z390 AORUS MASTER的耳機輸出在300歐的時候是3mW。
對你沒看錯,就是3mW,搞笑的地方在於技嘉自己主頁上宣傳的是:
說真的你想損毀也不太容易
言歸正傳,3mW意味著300歐、90dB靈敏度的耳機你最多能把它推到93dB多點,而這就是你電腦主機板內建耳機孔與專用耳放之間最大的區別,結果你現在來了個「同等正常音量」好家夥差別直接抹沒了。
另外低阻耳機早期與輸出端會有阻抗匹配問題,傳統觀點認為阻尼系數應該保持在8(耳機):1(輸出)以上,這兩年新出的耳放基本上都能把輸出做到1歐甚至更低,所以基本上不用擔心這事,但是主機板就不好說了,內建的耳機輸出什麽情況都有,所以上個高阻大耳更保險一點,畢竟技嘉Z390 AORUS MASTER的高阻輸出是3mW,低阻(33歐)輸出是7mW,也沒多多少……
簡單來說就是音量差異就是最大的差異,不在乎大動態削波或者只是低聲壓級聆聽那就用電腦上內建的耳機孔直接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