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同行眼中,這是一個既「可怕」又「興奮」的「Nanjing Team」(南京團隊)。近5年, 這個團隊在植物免疫領域發表了47篇高水平文章 。
他們發現的病原菌攻擊植物的全新機制「誘餌模式」,作為該領域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在國際頂級雜誌【科學】上發表。他們提出的改良作物持久抗病性的新理論與方法顯示了良好的產業前景,獲得國際生物育種大公司的關註。
南京農業大學教授王源超
「我們只是將別人堅持不下去的事情堅持了下來。」從冷門科研計畫入手,到引領國際學術話語,作為這支作物免疫團隊的「掌舵人」,南京農業大學教授王源超說,他們的研究圍繞疫黴菌「攻擊」和植物「抵抗」的過程與規律而展開,這塊曾經在學科領域內被認為不容易出成果的「硬骨頭」,如今被「啃」了下來。
2008年是王源超研究生涯轉變很大的一年。由於涉及的大多是植物與病菌交互作用的分子機制,很多學生,特別是本科生,覺得課程內容晦澀枯燥、提不起興致。「即便是同行,也勸我不要入這個‘坑’。」
他坦言,疫黴菌是一類極其特殊的生物,是個冷門,其他模式真菌遺傳學的研究手段基本用不上。技術上,當時國際上還沒有啟動疫黴菌的基因組測序,所以遺傳轉化的研究有很大的難度。研究難、出效慢,申請經費也不容易。
那一年, 雲南暴發了大面積的馬鈴薯晚疫病 ,受國家相關部委委托, 王源超到雲南等地考察 。王源超將染病的薯塊帶回了實驗室,他想,是不是可以從薯塊裏發現病原菌的「苗頭」。從雲南回來後,王源超將一張又一張枯焦染病的山頭照片放給學生看,將危害的程度、損失的數據講給學生聽。
要從根本上防控晚疫病的發生,就需要對疫黴菌怎樣侵染植物有進一步的研究。傳統的研究方向是從作物入手,鑒定植物的抗病基因,研究植物如何「抵抗」病原菌。2006年以後,隨著國際疫黴菌基因組測序的完成,王源超意識到,可以從疫黴菌基因組入手,研究病原菌用什麽樣的「武器」攻擊植物。
2011年,王源超課題組發現了疫黴菌在攻擊植物的早期,病原菌可以透過分泌蛋白的相互協作,以團隊作戰的方式破壞植物的免疫系統,這項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Plant Cell(植物細胞)】。王源超預感, 這塊曾被奉勸不要亂入的「坑」,將成為一塊不可多得的科研「高地」 。
「年輕人不怕吃苦,最怕的就是看不到希望。」作為「過來人」,王源超將目光投向具備科研潛力的青年學者,既給他們壓擔子,也讓他們看到希望。
在他的團隊, 計畫經費首先向40歲以下、有能力的年輕人傾斜 ,「老隊員」必須招到出色的年輕人才能「同台PK」;優秀的年輕人可以被推薦參加學校的「鐘山學術新秀計劃」、副教授就能申請博導。他參照國外實驗室的執行模式,大膽改革。他說,團隊沒有「大老板」、不論資排輩,誰有能力就讓誰做實驗室負責人。
圖源:南京農業大學
幾年前,在國際植物與微生物互作大會間隙,王源超抱著筆記本,拽住德國科學院院士瑞吉納·卡曼,同她比劃著——電腦開啟的是馬振川博士的最新研究成果,病原菌攻擊植物的「誘餌模式」,王源超與瑞吉納教授一起,在為這項成果評估價值,並憑借資深科學家的經驗,提出具有建設性的修改意見。
「這個領域難出成果、見效慢,這是很多人無法堅持下去的原因,可是並非沒有‘捷徑’。」王源超所說的這條「捷徑」, 是讓青年學者不要只是埋頭做實驗,要擡起頭來看看路 ,看看自己的研究對解決國家產業問題有什麽用處,看看自己的研究對國際同行認識植物病理學有什麽價值。這條傳授弟子的「真經」是他多年既頻繁奔波大豆、馬鈴薯田間,又堅持躬耕學術前沿,在日漸頻繁的國際交流中所「修煉」來的。
出色的科研成果,讓南京農業大學作物疫病研究團隊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團隊國際學術舞台上的知名度越來越高、話語權越來越重,團隊成員張正光、竇道龍和董莎萌教授先後獲得了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等計畫的資助,分別擔任了【MPMI(植物微生物互作)】等十余種國際權威雜誌的高級編輯,能夠集體被國際上首屈一指的權威期刊「相中」,王源超表示,「之前壓根兒都不敢想象。」
最近,他們又開始「進軍」植物對病原菌非寄主抗病性的研究,希望為改良作物的持久抗病性提供新理論和新技術。王源超說:「作為帶頭人,我要做的是構建崇尚學術的團隊氛圍,帶領團隊成員們在正確的方向上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