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讀速記的辦法很多,我就靠這種辦法可以達到最多一天啃3~4本專業書的效率,而且閱讀記憶速度還在緩慢增加Ing
首先講講「
工作記憶_百度百科」吧,百度一下可知是由「
短時記憶_百度百科」這個概念繼續延伸出來的,跟人類的認知有關,可作為操作的指導。實際上,「操作」和「認知」是一個迴圈反饋的過程。
大家點選開我上面給的連結,「工作記憶」是個心理學和神經學的概念,大家不要輕易顧名思義。
打個比方,我看了做菜的教學視訊,這個視訊已經成為我真正開始做菜的指導理念了,成為我工作記憶的一部份。我開始照著上面做菜,我發現我仍然做不好,因為很多東西必須實踐,並且造成過誤差才能領悟出來,就算我已經詳細背熟了顛大勺的技巧,我真正顛的時候雙手也可能掌握不好分寸。當我完成這一次做菜歷程,我看視訊,背菜譜,親手做菜,並且評價成品這一系列的經驗,都會被納入我的「工作記憶」,並且在我下一次做菜的時候起到指導作用。這一次留下「工作記憶」的不單單是我的大腦,很可能還加上了我的神經系統,確保了下一次不會發生「我腦子裏知道該怎麽顛好大勺但我的手就是不聽使喚」的情況。
直到現在,「工作記憶」仍然算一個沒有完全被破譯的問題,但是大致的概念框架還是有的,為了便於說明,我以下就用最主流的,Baddeley的多成分模型來講解。
包括註意控制系統——中樞執行系統,以及為其服務的兩個子系統「負責視覺材料暫時存貯和處理的視空初步加工系統」 和 「負責口語材料暫時存貯和處理的語音回路」
1,基於語音的語音環。主要用於記住詞的順序,保持資訊。
2,視空影像處理器。重要用於加工視覺和空間資訊。
3,類似於註意的中樞系統。主要用於分配註意資源,控制加工過程,這是工作記憶的關鍵成分。
然而,在對工作記憶的研究過程中,某些實驗研究並不能用Baddeley的三系統概念進行解釋。如,在實驗中被試只能記住5個左右的不相關的單詞,而卻可以記住16個左右有共通之處的單詞。在對原有工作記憶模型進行修改的基礎上,Baddeley提出了情景緩衝區概念,作為對三系統概念缺陷的補充。這是一種用於保存不同資訊加工結果的次級記憶系統,在中樞執行系統的控制之下保持加工後的資訊,支持後續的加工操作。
從題主的題目而言,我懷疑他並不是非常理解「短時記憶」和「工作記憶」的理念,出於人類思維的局限性,人類一次性只能記憶或者回憶7( ± 2)個模組的事物。曾經有過相關的記憶實驗,讓一群人在極短時間內記住一組數位,然後叫他們第一次回憶的時候就把回憶起來的所有數位報出來,大多數人都只回憶起了7個。7(± 2)就是人的短期記憶水平,提升不了,人腦的局限性擺在這兒。
但如果你要一次性記憶或者回憶出遠遠超過7(± 2)個字元的資訊量,比如說我想一次性記住或者回憶出一個11位數的數位的電話號碼,可能嗎?我可以回答,絕對可能,而且你可以做到的遠遠不止於此。
秘訣在於擅用模組。為什麽人一次性只能記住5個左右不相幹的單詞,但是卻能記住16個相關單詞呢?簡單點說,人的記憶很大一部份就建立在「聯想」上面,當我們記住一個東西的時候,我們總是更多地發散聯想,比如讀音是怎樣,寫法是怎樣,用途是怎樣,外形是怎樣……等,在我們的記憶裏構建了一個牢固的框架。同理,16個相關單詞,他們也是聯系的,可以並入同一個框架,在我們的大腦裏,實際上很可能只占用了一個模組的空間。也就是說,上面「記單詞」的實驗裏,記住不相幹5個單詞的被試,用了5個模組的短時記憶空間。而那些一次性記住了16個單詞的被試,很可能只用了一個模組的短時記憶空間。也就是說,當我們擅用大腦這種「聯系」能力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把非常多的內容用一個模組涵蓋,然後一次性記住。
至於怎麽做,嗯,人家先去吃飯飯,晚上找時間繼續更。麽麽噠~
————————————————————————————————————
那啥,因為本人慣常的生活忙碌和言而無信,拖到現在才繼續回復。
速讀與速記是兩個分別獨立但彼此聯系的技巧。
速讀技巧:無聲閱讀法 視覺拓展法 關鍵詞檢索法 影像閱讀法
速讀後的記憶技巧:回憶與內容聯系 關鍵詞聯想 影像聯想 思維導圖
一般記憶技巧:基本記憶法 羅馬記憶法 聯想鏈記憶法 艾賓浩斯記憶法 口訣記憶法 首字母記憶法等。
知識稍微有點多,但是現在國內暫時還沒有特別專業的速讀速記培訓機構,連我都只能買書自學,接下來我只能談談本人自學的心得,歡迎其它的速讀速記大仙們指正賜教。
當立誌提高閱讀和記憶的效率之後,速讀速記的書看了不知道多少,加上我自己的總結,盡量精簡地寫下來。
速讀
初級篇:
首先,洗腦,讓自己相信一目十行過目不忘是可以做到的。
然後,洗腦,用腹式呼吸和冥想讓自己讀書前的腦電波變成α波。
洗腦這個過程是讓你平靜下來認真讀書的辦法,不一定要太當真,照著要求隨便做做就行了
然後,無聲閱讀訓練,這個才是重要的
讓自己養成習慣:看書的時候不能讀出聲,連在腦子裏一字一字的默讀都不行,因為發聲需要的時間太多。你必須能一眼看好幾個字,逐漸拓展成一眼看半行,一整行,兩行……直到能一眼看一面為止。做到這個需要視覺拓展訓練,但是學會無聲閱讀一樣重要,因為讀出來需要花費的時間遠遠超過視覺需要的時間,而且在記憶的時候,如果無聲閱讀,資料會立刻從你的視覺中樞進入記憶中樞,而你讀出聲(包括一字一字地默讀出聲),你還得再繞一遍語言聽覺中樞才能進入記憶中樞。
因為大腦記憶方式更偏向瞬時化,不是線性的,所以你這麽讀書對記憶的影響很小,你可以找本簡單易於理解的書,用上面的「無聲閱讀」試試,閱讀速度立刻翻好幾倍。
進階篇:
閱讀前期理解
我知道,看一本書很多人都會忽略前言、序言、緒言、後記這些東西,更別說封面、扉頁了,包括我,但是速度訓練要求你最好先看這一部份,如果條件授權,先讀幾篇書評再讀正文。當然,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快地閱讀、理解、記憶正文做的前期準備。
-------------------------------------------------------------------------------------------------------------------------------------
那啥,我要去約……咕~~(╯﹏╰)b……人家要去體驗人生了,晚上回來繼續更吧,但是大家還是不要太期望我晚上能及時趕回來,不過最多拖到明天啦。
親,乃們一定要狠狠滴性福哦,麽麽噠
----------------------------------------------------------------------------------------------------------------------------------
為什麽說閱讀前期理解重要?大家回憶一下,一看到上面的分割線,聯想到答主上一次使用分割線的作為,你們是不是立刻就明白答主又打算開溜了?對,這就是前期理解的目的,讓你在閱讀正文之前就對正文內容有所把握。當你要閱讀的是專業書籍的時候,緒言會告訴你該用什麽角度閱讀理解這本書。當你閱讀的是文學作品的時候,書評和序會告訴你這本書到底好在哪裏。
如果不是看了劉心武和脂硯齋的書評,我一輩子也想不到賈蓉跟鳳姐有一腿的。
只有在前期對內容有了一定把握,你才能更好地在快速的閱讀中抓住更多的資訊。
當然,如果你堅持認為劇透死全家,就當我「提前應該先閱讀一些書評」的話沒說過。
掃描式的泛讀:
第一遍讀某個材料的時候,用眼睛盡快地掃描完一遍書中的內容,就算有些地方沒看明白也別回頭看,而是一遍讀到尾。然後合上書,盡量把看過的東西回憶起來,包括劇情、對白、數據、概念、意象等等,反正能回憶起多少回憶多少,這個時候,因為你的眼睛和大腦不可能那麽快捕捉所有東西,所以你的記憶肯定是碎片化的,不過不要緊。因為等下你會重讀一遍。
速讀時的關鍵詞檢索:
資訊量再大再密集的資料,都會有「關鍵詞」和「非關鍵詞」的區別。那些「非關鍵詞」的作用僅僅是組織語句,給「關鍵詞」定位等等。所以我們在閱讀時要著重記憶那些關鍵詞,這種技巧在專業性資料上比較常用到,比如說概念,數據等
重讀:
當第一次掃描式的泛讀過去之後,你腦子往往不會記下所有的內容,但是你會記住一部份,並且對這本書有一個大致的概念,並且你會知道哪裏你記住了,哪裏你沒記住,哪裏你沒理解好。哪些地方可以一掠而過,哪些地方最好稍微放低速度。
要知道,如果記憶程度太低,那麽閱讀速度再快也不值得稱道了。所有的閱讀都是為了記憶並完成資訊轉化。
理解:
我記得以前看過一份報告,講的是每個人都有其最佳的提高領域,說白了就是循序漸進。每個人的理解能力,相關基礎,學習側重點不同,要挑選最適合自己的自學教材。太簡單、資訊量不夠大的教材會讓你讀完之後收獲寥寥。而超過你原有專業水平太多的教材又會讓你覺得理解不能。
當然,這個差不多也是廢話,畢竟進入大學很多專業都會要求你們先學導論。
如果你讀的是專業性較強的書籍,你讀完之後最好還要進行思考。有時候你甚至需要將兩個不同版本的專業書相互比對,因為文字是一種有缺陷的容器(村上春樹),所以單獨讀一個版本,你可能會對裏面描述的某些概念細節覺得搞不清晰,而兩個版本同一個領域的專業書因為側重點不同,可以互相詮釋。
很多比較基礎的專業教材每章前後面都有思考問題,建議你看完前先對著問題思考一遍,然後試試看看完那一章之後你的回答有什麽改變。
每次閱讀完,合上書回憶和思考都是必須的。如果你讀的是專業書,你得盡可能回憶起知識點以及各種數據,案例分析。如果是文學作品,比如小說之類的,你可以有畫面感,反正我回憶小說內容時腦子經常出現電影一般播放的劇情。你還得分析一下作者的文字風格和透過文字表達的意境。
螺旋式復習有時候也是不可少的,因為有時候知識是遺忘得很快的。你不得不一遍遍地重復復習它。當然,你也可以只記下名稱和大致概念。反正關於某個知識的概念只要記在你腦子裏,你想用的時候就能用,如果哪天忘記了,臨時要用,你也可以直接上網查,用名稱檢索。
以下是傳說中的遺忘曲線,告訴你剛剛掌握的知識是怎麽莫名其妙忘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