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網傳買家因發現貓不會抓老鼠與賣家打官司,並將貓和老鼠帶上法庭舉證,照片拍攝者辟謠,貓天生就會抓老鼠嗎?

2022-10-26科學

首先請看答主 @黃小牛 的辟謠:

(雖然問題的起因是個烏龍事件,但這個問題還是很能代表一些對貓的典型誤解,所以我決定借題發揮一下,來聊聊事件之外的事~)

王豆皮貓媽課堂開課啦!~

孩子捕獵總不會,多半是「缺課」~

1.貓不一定都會抓老鼠

孩子捕獵總不會,多半是「缺課」~

貓抓老鼠不完全是天生的,是先天和後天的共同作用,即使是田園貓,也不絕對就能抓老鼠。

貓的捕獵能力確實和馴化、選育有關系,但同時也受後天「學習」及「經驗」的影響。

有些小貓天生就會抓老鼠,而有些小貓則受貓媽媽的「教學」影響很大。

有些脫離了貓媽媽,被單獨飼養的幼貓,在第一次遇到鼠類動物時,就會攻擊並致命。但也有很多單獨飼養的幼貓不會捕獵鼠類動物,或在捕獵成功後不會進食。

在幼貓一個多月大時,貓媽媽往往會把受傷的獵物帶回窩裏,在幼貓面前演示捕食獵物的過程,這對幼貓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生存技能課」,貓媽媽通常會逐漸增加難度,這有利於幼貓學習捕獵,並且,當貓媽媽在場的情況下,暴露於獵物面前時,幼貓的捕獵和其他捕食行為的發生率都有所上升。

家貓和其他食肉動物把獵物帶給幼貓是一種比較常見觀察(例如獅子、獵豹、水獺)。

而沒有「上過課」的幼貓,就很可能不會捕獵,或者捕獵技巧很差。但是,貓成年後依舊會觀察並學習其他同類如何捕食獵物。

2. 公開演示的做法並不合理,充滿了影響實驗的幹擾條件

從「動物行為學」的角度講,環境是影響行為的重要條件。

在進行動物的行為實驗時,要盡可能排除環境中的幹擾條件,環境不僅僅是陌生的物理空間,還包括周圍的陌生人,也可認為是環境條件的一部份。

例如在動物園中,遊客太多會增加動物的應激水平胡異常行為。

[1] 例如,貝爾法斯特動物園的大猩猩(Gorilla gorilla)在夏天周末遊客數量遠高於冬天的遊客數量時,表現出更多的種內鬥爭和異常行為(Wells,2005);

檢測表明,隨著客流量升高,動物園中大熊貓的應激水平也會隨之上升(根據糞樣皮質醇含量判斷) [2]

在自然界中,貓咪雖然是威風凜凜的「捕食者」、令野生的吱星人聞風喪膽,但貓咪同時也是「被捕食者」,也需要「擔驚受怕」、也需要躲避捕食者。

因此,大多數貓咪的行為宗旨都是:

安全捕獵,在捕獵的同時保護好自己。

所以,捕獵和吃飯雖然重要,但如果環境發生變化,那麽安全可能更重要。

有人看的話,晚點再補充~

參考

  1. ^ 動物園動物:行為、管理及福利(原書第二版)/[英]G. 霍西(Geoff Hosey),[澳]V. 梅爾菲(Vicky Melfi),[英]S. 潘克赫斯特(Sheila Pankhurst)編著;田秀華,劉群秀,馬雪峰 等譯.—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11〔Zoo Animals:Behaviour,Management and Welfare(Second Edition)〕
  2. ^ 崔媛媛, 胡德夫, 張金國, 李犇, 蘭天. 黃金周遊客幹擾對圈養大熊貓應激影響初探[J]. 四川動物, 2009, 28(5):647-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