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清華大學的建築學在全國和全世界是怎樣一種水平?

2015-02-12科學

2月15日修改:
給@鐘金寶 的答案點了贊,因為非常好的提醒了我在這個話題中的位置:學生,而非老師。所以有些東西必然帶著偏見和短視,所以即使帶著立場也需要不斷反思。
不過如果學生作為受眾和相對弱勢的一方都不去關註這個和自己未來切身相關的問題的話,總不能完全指望老師們自己克服惰性吧?
一個好的老師在建築學習的過程中的重要性我認為比任何學校的名氣都要重要,而這個「好」是雙方面促成的,所謂教學相長。另外,我覺得我經歷的建築教育中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是比較平等的,自然有一些「政治」讓人感覺無力,但是整體來看氣氛比較開放。

所謂「脫節」當然不是僅僅說師資水平的脫節,相反如你所言,國內有很多學校的年輕教師都有著豐富而多元的背景,但是背後行政管理、教學目標、市場需求乃至基礎美學教育等一系列問題才是脫節的根源。西交利物浦可以請來名校畢業的教師,但是它的學生前二十年的人生中比起歐美學生少去了多少次頂級博物館?這個學校也無能為力。
另外你似乎把「實踐建築師」和「建築教師」區分得過於非黑即白了。格羅皮烏斯在建築教學的成就遠比他的設計影響要大,Diller+Scofidio也是經歷了在普林斯頓長期的理論積累,所以涉足實踐之後作品也多屬上乘,這些都是實踐與教學互相促進的好例子。建築師很多的實踐都是帶著試驗性和創新性質的,所以拿來教學也很有益處。
學校自然是適合自己的最好,單純看網上的那種排名也是業余,不過總不能說隨便一所二本三本適合我我就放棄進入清華的機會,畢竟資源分配和遇到同一個乃至更高層次的人的機率都是更集中在「更好的」學校。這更像是一種良性迴圈而非虛榮心。而到了那個水準線以上,則必須要關註自身修為的精進。

謝邀。 @guuuo viii

@陳振宇已經說得很好了。補充一下GSD的program,MArch I (三年半的學制,面相非建築專業本科生)每屆是60人左右,加上從第二年加入的MArch I AP,每一屆一共是70-75人;MArch II每年大概招45人。另外有MLA也分I、I AP、II。除此之外還有MUP、MAUD、MDes(含有八個專業方向)等計畫,人數沒有建築學那麽多。詳細的請查詢GSD官網。

我本科到研究生認識的清華的同學,有清華人的共性:謙遜,務實,自律,能力即使不全是大神級別也都在水準之上。和他們打交道有一種危機感(感覺到天賦上和做事方法態度方面的雙重差距),但是同時又非常享受(和聰明人打交道非常輕松,扭捏不自然的話回頭看基本都是我自己心態不真誠;而且可以和他們學到很多東西,頗有一席勝十年之感)。但是設計本身不一定會比同濟、東南等學校的同學有整體上的優勢:設計不是一個看考試分數的專業,而是各顯神通,所以我覺得所謂「老八新四」並不存在斷檔的差距,更多的時候看個人。

至於清華建院本身,我沒有親歷過,個人以為有著清華建院有著清華大學和國內建築學院兩重的局限性,是為其弱點。根據這幾年學習的經歷,感覺同濟更加開放,而清華似乎處在一種臨界狀態,否則以清華的資源優勢,確實是應該比其他國內學校領先半個身位的。

還有一點我很困惑的就是中國建築教育的「排外」:很少聽說外專業的學生能夠在研究生轉入建築專業,而我現在的同學中雖然大部份是學建築的,但是也有本科專業是數學、物理、藝術史、語言學的。是國內本科課程設定的問題還是研究生教學模式的問題我不清楚,但是我覺得這是一種在人才方面潛在的損失。

另外陳兄說的非常好的一點就是話語權的問題。不過我的理解其實不太一樣,與其說「話語權」被人搶占了,不如說是中國一直在「體系外」。荷蘭在庫哈斯之前不是一無所有,林布蘭,梵高,De Stijl,藝術上理論上的積累都是在歐美語境下有一席之地的。我們的問題在於,雖然文化歷史積累和社會發展軌跡是非常不同於西方的,但是在現代化行程面前固有的價值觀體系崩潰了,而直到今天還沒有在現代國家這個層面上成功重建新的價值體系。所以理論家們只能或者是生搬硬套歐美的理論,邯鄲學步不知所雲(比如清華的周榕老師,恕我直言,竊以為他很多文章都是用英語語法說中文的。當然,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現代漢語還沒有完全對應西方理論體系的語法語境--我分別試著讀過Peter Rowe的Design Thinking的兩種語言的版本,中譯版真的太別扭了),或者是抱殘守缺,閉門造車,找各種理由拒絕思想的交流。本來「中國特色」是一個非常有彈性和余地的詞匯,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也只會被妖魔化。

另外現實的產業上的差距也是一個制約因素:歐洲人嘲笑美國人因為英制單位不精確施工精讀太差,而就是美國這種不精確的施工水平,我都覺得我現在公寓對面的那個半開放停車場的混凝土澆築水平基本上可以秒掉國內現階段大部份公建的施工工藝。這個不是建築學院的教學能夠解決的。

至於有答案說來美國是因為綜合排名高面子好看而去歐洲的太少,我覺得這倒未必。我承認哈佛這個名字在選擇的時候非常的誘惑,但是它帶來的好和壞也是要同時接受的:比如可以認識特別多各個領域的牛人,但是確實有時候有那麽點浮躁。設計很多時候不是老師教的,而是同輩間互相砥礪、不斷進步的。哈佛更像是在提供一種保證,也就是「我來這裏之後遇到的人的專業水平是頂尖的、值得我學習的」(人性再說)。而且我本科學習就在美國完成,選擇哈佛也倒少了很多糾結。而去歐洲的話,在我和我大部份美國同學來看,完全談不上「放下身段」,而是「接受文明的熏陶」去了。但是英美、歐美等等之間的交流是非常通暢的,GSD也有很多歐洲學生,我覺得只是一種人生經歷,沒必要扯出一條鄙視鏈。

跑題有點遠。最後想說的,我覺得現在客觀條件制約的情況下完全學習歐美不一定嚼得爛,墨西哥、哥倫比亞這種拉美國家的建築師和學校倒是很值得參考的。雖然西班牙語造成了不小的溝通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