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科学

沙漠应不应该植树造林?

2014-10-09科学

反对张晓光的观点,以目前正在中国第二大沙漠做沙漠973项目的科研民工身份来说

。。。。。。。。。。。。。。。。。。

差一点忘了这事了,这几天正在沙漠测土壤水分数据,又冷又累。回来就想睡觉,等过几天干完再好好想想怎么回答(不大会用,分割,链接啥的不知道怎么加)

。。。。。。。。。。。。。。。。。。

首先点明自己反对的理由,一楼所提到的只是一个特例!为保障铁路正常运行而建立形成的治沙示范区。初衷:维护铁路正常运行,非为改善局地气候环境。

。。。。。。。。。。。。。。。。。。

先说一点题外的,一楼一开始提到的宁夏中卫沙坡头正好就是中科院沙坡头站所在地,我现在做的项目首席科学家就是这的,也就是说这个大项目是他申请的。一楼去旅游之后觉得可行,而不可行的证据很大一部分就是你去旅游之后觉得可行的沙坡头站的研究结果所表明的。

[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以下简称沙坡头站),面临黄河,背靠腾格里沙漠,是竺可桢先生早年亲选的「风水宝地」,其防沙治沙成效显著,在1958年包兰铁路通车中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科学报】]

最近查看的资料,沙坡头站铁路沿线人工固沙植被的盖度从最初到现在的这段时间,已经从60%降低到20%了(数据可能不准,轻拍)!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位都大幅下降(待加)。这就像两个沙漠适宜盖度在10%左右,一人工强加到60%,经过两年已经退化到20%,这样和原本盖度10%的来对比,你觉得20%的盖度很高,却没有看到退化的事实!

人家自己看着也不错,所以开发成景点,即能挣钱又可以更好的来维持。而楼主缺因为去旅游看着绿化挺好,就觉得可行,是不是本末倒置了。还提到但凡脑子没坑的人会怎么想,这不是正常思考能得出的结论,还是自己的感性的感觉而已!

。。。。。。。。。。。。。。。。。。

1、任何人实地去那里看过都会觉得, 在沙漠,或者严格的说沙漠周围,进行植树造林,是可以,而且应该被提倡的~

我想的是:楼主是如何产生出这种想法的?是如何胆敢提出这种说法的?我所接触到的是,几乎任何做沙漠研究或者草原研究甚至水文地质研究的人都会觉得,在沙漠植树造林,是瞎胡闹,是应该被抵制的~拿我所在的地方来说,年降水量在128mm左右,年蒸发量在2000 mm左右。树(乔木)不浇是不活的!你在这里种树,是想等着明年拾柴火啊?我这里沙漠边缘水分稍高的地方,主要就是梭梭、骆驼刺等灌木和小灌木,还有大量短命植物(春夏季由于融雪水和少量的降水,这类植物迅速生根发芽,完成整个生命周期)。因为缺水,植物为了适应环境,都这样活了,你还来种树?

一个比较恰当的例子就是「三北防护林」,感兴趣的可以调查一下 三北防护林现状(翻墙更好),简单来说就是当初为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盲目在如此大区域种树,结果便是在干旱、半干旱区,因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树木生长需要,大批量干枯,死亡。这还不是在沙漠边缘,只是干旱、半干旱区就大批死亡。血淋淋的例子摆在你面前。知乎是讲求逻辑的地方,说话要有理有据,胆敢说你思考过?

。。。。。。。。。。。。。。。。。。

今天在沙漠顺手拍了几张

没有一丝云的湛蓝天空

含水量低于5%的干沙

表层碳化的梭梭枯枝

这几张图说明了什么?天空万里无云缺少水汽来源,沙层含水量又这么低,能满足树木的生长需求吗?死了都烂不了。

2、其实围绕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分为两个方面去评估:
一个是从感性上的,就是应不应该植树造林,把黄沙变成沃土。
二个是从理性的,就是能不能够植树造林,成本是否会超过投入。

这里恭喜楼主一下,把黄沙边沃土,还真是也就感性上想想。理性上来说,如其他楼提到的「成本是否会超过投入」 啥意思?我觉得楼主的意思是「成本是否会超过收益」。我觉得这里就根本不存在收益一说,这些不是为了收益,只是为了保障工程、设施不被风沙破坏。

3、第一方面,我觉得大凡脑子没坑,坑里没水,水里没养鱼的人,应该都会赞成吧。中国荒漠化的土地实在太多,而且去荒漠化以后,也不一定变成耕地或者牧地。就是一个个绿绿的土地,总比黄沙好得多。

「就是一个个绿绿的土地,总比黄沙好得多。」在违背自然规律的情况下,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就是为了好看来种树,你闹着玩呢?

还是那种「人定胜天」的落伍思维在作祟。回复里有不少人提到树是沙漠「抽水机」,这一点是非常同意的,不仅仅是在沙漠,在哪都是「抽水机」。而在湿润区,是有蒸散损失又有降水径流等补充,而在沙漠地区,基本无降水补给,无灌溉难以存活不说,就算有适合沙漠生长的深根系的树种,能扎到几十米深的地下水。其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对沙漠来说,大家应该能想到意味着什么。而现在的事实是,沙漠人工植被大都处于衰退的趋势。

4、然后在草格子里撒些草种,适当保持湿润就可以了。

只想问怎么保持湿润?

5、而且烂掉的秸秆顺手就做了土地的肥力。

问题在于这玩意能不能腐烂,我发的第三张图片碳化的枯枝。就是因为沙漠地区的凋落物不能像正常情况那样腐烂,在强日光辐射下表层碳化了。我实验点附近有在做凋落物光降解的,降解速率以年为单位,降解量极其低微。没水,微生物都不容易活。所以,让秸秆在沙漠由微生物分解烂掉有点难度。

。。。。。。。。。。。。。。。。。

6、最后,我也不知道还有啥,但是我印象里好像还有点啥吊炸天的东西。

嗯,屌

7、这套方法好像是竺可桢院士一起参与开发的,在宁夏那边实行了几十年,现在效果好得很。当然,成本可以说有点大,但是相比重新土地化的土地,收益也大得多。

竺可桢院士参与这个同意!成本大也同意,但此处收益大的原因在于——这里有铁路!要是铁路改道了,没有政府监督、补助,你看谁家去做草方格。

8、回答这个问题,我也不是为了去说到底应不应该种树,我只是觉得,国人发明了这么厉害的方法,实地参与是不可能了,我只是想尽可能帮他们普及下,虽然他们可能永远都只能是无名英雄。

出发点认同,但是,亲,别不小心忽悠了别人。这方法已经差不多使用了50年左右(应该是)了,该普及早就普及了。这不现在也还就是沙坡头这一块在用。

对待沙漠,防风固沙——固定它、减缓它的扩张,而不是去植树造林改造它。万物讲求一个平衡,对待自然事物,就应该遵循自然规律。沙漠,你再怎么改造,、种再多的树,其终究会回归到原来的状态。说不定让人一折腾,最后稳定时的状态比原来更差。而且改造过程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在沙漠植树造林,闹着玩呢。

2014.10.14

分割线怎么做

评论区@袁霖(暴露你的名字,你不介意吧?)提到「所以这个防风固沙的「固」应该怎么理解?」

回复完之后就想在文中更新说明一下,正好袁霖同学也建议我把这段加到正文里面,所以我就直接把给她的回复粘贴过来了。

回复 袁霖 :也不真是固定了,比如说沙漠边缘区禁牧、建立保护区,减少人为的破坏。因为这里生态真的很脆弱,俗语说:人走的多了,也就有了路。这里夸张一点可能你走一次,也就有了路。好不容易板结的表层土,又被人踩成沙了。再者比如草方格。「固」或者说是维持更好一点。

2014.10.15

补个图

针对评论里的疑问,我在这里声明一下。1、没有否定治沙工作的合理性,我正在做。2、所表达观点只是针对种树,并未涉及其他,包括种草本,灌木一类。3、对草方格表示肯定。4、不要拿特例来反驳,请看完上面地图,思考一下再提问。尽量不要在评论里拿那种大问题让我解释原因。你可以开贴嘛,很多人可以帮你解答。总之,欢迎提问与交流。

算是第一次在知乎比较认真回答这样的长问题,受到这么人的关注,有点受宠若惊,原以为专业方面的东西不会有人感兴趣。谢谢大家的鼓励。其实大沙漠——蓝天、黄沙、雄鹰,也蛮好看的嘛(实际是:一个人在沙漠默默的干活,沙鼠、蜥蜴都不搭理你,干活都干到恶心,好看你妹),干啥非得要种树,是吧。

201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