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科学

为什么哲学和农学不是天坑?而生化环材却是天坑?

2020-10-22科学

这个问题最关键的点在于, 「生化环材是天坑」这个观念是和「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这种论调,以及生化环材令人迷惑的科研、培养模式紧密关联的。

世纪之交的时候,人们对科技、对知识、对未来都还是一片乐观。那时候基因图谱、克隆羊被津津乐道,环保议题已经在欧美大行其道并且逐渐进入国内,纳米技术、合成材料等等名词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也逐渐多了起来。

现在的叙事里有时候为了反衬,把信息技术、计算机说成那时的冷门,其实倒也不全是。当时一部分原因也是国内的相关领域实在还没有发展起来,其实到2000年后大家都知道这玩意是要成气候的。

但是毕竟师资力量一下子还跟不上,所以看上去不怎么热乎。

即便如此,它们也称不上什么冷门专业。至少比哲学热门太多了。应该也比当时大多数农学的分支专业要热门。

不过生化环材一度是真的热门。那时候很多状元都选择这类专业,在「二十一世纪」的概念笼罩下,开始了自己的学习和科研道路。

接下来是不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神话破灭的时候了?

还真不是。其实生化环材大热和被认为是「天坑」之间,还有一道桥梁,通过强化了生化环材与「二十一世纪」的乐观情绪之间的联系,把整个学科导向了不太利于新入场的学生的局面。

那就是一点儿也不「二十一世纪」的科研与培养模式。

生化环材的科研特点,在大多数学生的叙述中,多少带有点「灌水」的意味。被用得最多的词之一——「过柱子」, 就很形象地消解了科研的高深特性 。高度集约的、劳动密集的、重复性的、(甚至是)碰运气的研究模式,消耗了大量学生的青春。

这种研究以及伴随而来的写文、发文量,对比起看上去不那么尖端但实际上远没有这么折腾的哲学、农学等专业,甚至有一点反讽的意味。

那为什么他们还要干下去呢?

因为这种研究还真能发表,发表了还真能用来找科研工作,找着工作了还真能揽项目招学生把这种研究继续下去。

至于开销,反正有人投资(学校,或者是更高层次的政府等等),不关研究者的事。

而这些投资,实际上造就的核心内容不是实际产出,不是新的知识,而是 一种「学术繁荣」的观念 ——在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基础上, 它成为了「二十一世纪」的乐观的一个组成部分

然而其实这玩意对学生本人用处还真不大。

终于整体乐观缩水了,业内的边际效益也变小了,生化环材的学生回过神来,发现自己都是给「神话」打了半天工,只能呜呼哀哉。

新生成的「天坑」观念,恰恰又反过来反哺了「神话」的破灭 ——从「我们做的是无用功,我们被骗了」,延伸到「大家做的都是无用功,大家注定要被骗」,学历贬值、产学研脱节其实是普遍的,生化环材真不一定就是最出问题的,但是生化环材让大家从感性认识上真正感受到「经过培养的人才」的吊诡境遇,从而其实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开始警觉了起来——或许包括了其实就业更难的哲学,还有答主我所在的历史学。

加之学生化环材的学生把学计算机的学生化约为得利者和有先见之明者(实际上大多数不过是运气好以及少失去了些利益,就好比当年学了生化环材也完全不能说明这学生愚蠢),于是他们很好地讲出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其实能代表千千万万个不学生化环材但也发现自己被「二十一世纪」的乐观神话遛了猴的人, 这其中使得故事立得住的基础是「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而矛盾的激发机制在于研究与培养模式,还有用来反衬主角的其他角色, 这三点使得生化环材人的命运比其他人看上去更加悲惨。

而哲学、农学等等专业的学生,在大潮中难道就能独善其身吗?显然不可能。但是在嘈杂的公共讨论中,暂时还没有哪一群人能够建构起农学人、哲学人的悲惨故事,而且也 很难有像「二十一世纪」这样宏大的概念能够为新的故事提供支 撑。今天的互联网以及大学、中学的校园里,生化环材学生所讲的故事已经传播开来,「天坑」从一个半开玩笑的话不断重复而成为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观念」,所以「生化环材是天坑」,也便成了一种共识。这时候再说其他哪个专业是天坑,已经成了「后天坑模式」下的讲述,不再有那么吊诡的故事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