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科学

古代旱灾的时候,为什么不去长江黄河取水呢?

2022-11-19科学

大哥,大旱的意思是长时间滴雨不下,河水早就见底了。

记住,是:

河!里!没!有!一!滴!水!

举大家熟知的明末为例。

从万历末年开始,黄河中上游就开始持续干旱,黄河水干见底,庄稼绝收,但有点存粮,就是说类似于你囤积的物资。两年以后,人们才开始纷纷挖草根、啃树皮。但是干旱的情况还在持续。

崇祯时五省大旱,陕北颗粒无收。不仅黄河干了,其他河也全干了。山西的汾河、浍河、漳河宣告枯竭,河北的白洋淀见底。河南洛水还好点,最深的地方只有不足一尺的深度。

此时又遭遇了持续八年的特大蝗灾。因为干旱,蝗虫在本地的繁衍遇到困难,要寻找更加合适的繁衍地。它们一边迁徙,一边扩散,遇到湿润一点地带就停下来吃,导致稍微好点的地方也绝收。如果某地确实适合生存,蝗灾就停下来了,反而不会扩散。蝗虫是从陕北一路发展到河南、河北、北京、山东、安徽、江苏、湖北,没能过河。

最终蝗灾戛然而止,是因为气候突然改变,开始下雨了。

所以,这个「旱灾时为啥不去黄河长江取水」的问题,跟「饥荒时为啥不捕鱼」一样。

我看同学们都解释说老百姓想不起来,或者说有什么敬畏,真是无语。

古代百姓连蝗虫都做成蝗虫干吃,还怕捕鱼?

饥荒十有八九是旱灾造成的,河里一滴水都没有,上哪儿捕鱼去?

多久能造成大旱?

以今年(2022)春季一些地区的亢旱为例,实际上也只是小旱,只不过是从3月到5月底三个月没下雨。我在山东,是亲眼看着河水快要见底的,路边的野草居然全枯黄了,这才三个月,野草都快死绝了。

蚊子失去了繁衍的环境,虽然到夏季还是有的,但肉眼可见的比去年少太多太多了。这还是在工业文明加持下的短暂旱情,你想想要是古代持续三年波及五省的大旱,会变成什么样。

有同学会想到,咱不会南下或东去,找水源么?

恭喜你,你和流民想一块去了!

大旱之时,流民纷纷往年景好的地方去,数量是数十万到上千万不等。河南大旱,陕西情况好,河南的就去陕西。陕西情况不妙,陕西的就去河南或四川。安徽的一般朝江南去,「皖北一带,均因干旱,每到严冬,饥民四出,向例至扬州境界」。

不过此时江南的情况并不好,物价大涨,粮食稀缺,商人囤积居奇,百姓痛苦不堪。对于流民来说,最好的职业就是要饭。其次就是在半路拦截过往落单的行人。一般拦截对象是落单的老人,以及落单的妇女,可能还带个小孩。他们会把人吃了。要说吃人者的身份,都知道是乞丐,其实是流民,是人群中心比较狠的那一类。他们三五成群地躲在破庙里,坐等前来歇脚的落单客。

长途逃亡,过一村一寨一县一城,就是要经历这些。如果你当初没随大部队走,现在想走,最好再掂量掂量。留在村里的,熟人偶遇,相互不搭理。但是当你外出刨食,路过邻村,很容易会被邻村的给剥了。

去河里取水浇地?

那是干旱第一年该做的事,现在地里早已颗粒无收,河水都干透了,你上哪儿浇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