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科学

举重的两种方式(抓举与挺举)是最省力且符合生物力学的方式吗?

2020-10-21科学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看,抓举是,挺举……暂时还不是。

回答这个问题,有三个步骤不能略过:

  1. 「省力」的定义。
  2. 在明确了「省力」定义的前提下,现行抓挺举技术是否已经是最「省力」的举法?
  3. 从生物力学角度看现行抓挺举技术是否已经是最优解?

下面分步讨论。

一、「省力」的定义

「省力」这个词放到举重的语境下,可以有三种理解:

  1. 用更小的力量举起相同重量的杠铃(字面意义上的省力);
  2. 用更少的功耗举起相同重量的杠铃;
  3. 用「人体感觉更轻松」的方式举起相同重量的杠铃。

二、在明确了「省力」定义的前提下,现行抓挺举技术是否已经是最「省力」的举法?

根据前面对「省力」定义的讨论,可以很容易地得出结论:

如果「省力」定义为尽量少用力或做功的话,那么现行抓挺举技术并不是最省力的举法。

如果「省力」定义为用最轻松的方式举的话,那么现行抓挺举技术已经非常接近最省力的举法。

这两点对熟悉举重的朋友应该不难理解:举重技术的本质就是「在最有利的位置瞬间爆发用力使杠铃获得上升的速度,然后趁机蹲下去撑住」。这样显然增加了杠铃被举起的总距离(从抓挺举的侧面轨迹图也可以看出来,在部分区间杠铃被重复举起了)和施加于杠铃的力量,仅从尽量少用力/做功的角度来看是不经济的。但这样同时也把「举起杠铃」的任务最大程度地分配给了最强壮的下肢肌群,而较弱小的上肢肌群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到静态牵引和支撑的作用,最多在发力后顺势「出点力参与一下,意思意思」,因而对身体来说是最轻松的。当然,举重技术本身也在不断改进,所以暂时还不能说它是最省力的方式,但也已经非常接近了(核心不改变,细节变化只是微调)。

(加宽握距和站距也能减少一点上举距离,但不利于上举发力和支撑,对关节压力也大)

三、从生物力学角度看现行抓挺举技术是否已经是最优解?

如前所述,现行挺举技术并不是「最省力最符合生物力学的方式」。之所以这么说,原因在于人体上半身的「主承重部件」是脊柱,而挺举时杠铃架在胸前三角肌和锁骨上,与位于背后的脊柱有一段距离,从而产生了翻转力矩,导致前蹲/颈前上挺的重量不如后蹲/颈后上挺(杠铃架在颈后斜方肌上,距离支撑点脊柱更近)。

在举重运动的发展史上,曾经有人尝试过将这一技术运用于正式比赛当中:在一次保加利亚全国锦标赛上,56公斤级运动员穆米科诺夫在挺举第三次试举时用将杠铃翻到颈后并上挺的技术举起了超世界纪录的175公斤,从而使自己在挺举和总成绩上排名第一。当时三名裁判一致判定试举成功,但随后竞争对手以试举技术违反规则为由提出抗议,最终以仲裁判定「成绩有效但不算作新纪录」终结了这场争论。

(事后保加利亚的【举重运动】杂志对穆米科诺夫进行了采访,得知了他和他的教练是通过书信交流从俄罗斯教练员列昂尼德·亚历山德罗维奇·霍奇那里获知这种新技术的,而霍奇又是在观看大力士杂耍表演时受到启发,进而发明了在翻铃时将杠铃翻到颈后的技术)

总结:

  1. 如果将「省力」定义为用尽可能小的力或尽可能少的功耗举起相同重量的杠铃,那么现行的举重技术远不是最省力的。
  2. 如果将「省力」定义为用尽可能轻松的方式举起相同重量的杠铃,那么现行的举重技术即使还不是最省力的,也非常接近了。
  3. 从生物力学角度看,抓举是非常高效的,但挺举目前还不是。至于将来能否改成翻到颈后并上挺,得看规则允不允许。

(最后留个思考题:为什么说挺举能否改成翻到颈后并上挺,要看规则是否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