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说的已经比较全面了,我只想再稍稍补充点东西:
现在隐形无人机的隐身性能受两方面技术的影响 1、无人机的隐身技术 ; 2对隐身飞行器探测技术的发展。
下面分条细说:
1、无人机的隐身技术
无人机本身的隐身技术如楼上所说,重点都在雷达隐身技术和红外隐身技术上,这也是现在主要的两种飞行器探测手段。
雷达隐身技术除了改变无人机的气动布局外(现在较普遍的是飞翼设计,当然隐身设计会损失一定的飞行性能),此外,还有吸波涂料(目前主要使用的雷达吸波材料,可将雷达波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运动的能量)和等离子隐身技术。
红外隐身技术主要体现在发动机尾喷口的设计及发动机本身的性能(唉,发动机是中国一直的软肋。。。。),如X-47B采用内藏式发动机喷口设计。
2、插入一条:隐身飞行器的缺陷:
隐身飞行器并非全方位的隐身:一般来说从俯视的RCS大于仰视的RCS,后方的RCS大于前方的RCS;
隐身飞行器并非全波段的隐身:隐身飞行器的隐身技术主要是应对厘米波段的雷达;
隐身飞行器不可避免的尾喷管及尾焰的红外辐射。
3、发展中的隐身飞行器探测技术
现在的反隐技术体现在雷达技术的发展:
1、米波雷达:波长在毫米波段的雷达被称为米波雷达,它工作在目前雷达隐身技术所能对抗的波段外,具有一定的反隐效果;
2、无源雷达:又称被动雷达,通过接受目标电磁辐射来确定目标位置。(捷克第一次击落F-117A使用的「维拉」雷达即无缘雷达)
3、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是以激光为辐射源并作为载频,具有波长短,光束质量高,定向性强的优点。它主要通过探测隐身飞机尾部喷出的大量碳氢化合物尾焰气流来跟踪飞行器
4、双(多)基地雷达:隐身飞机的设计主要是抑制后向散射波,不让入射的雷达波直接反射回雷达,这对于单基地雷达很有效,但在其他方向仍然有较强的散射能量。双/多基地雷达是把发射机和接收机分置于不同的站点,收发站之间存在较大的夹角,可以从多方向进行探测,这样总会有不同部位的反射波被双/多基地雷达中的接收机接收到,达到反隐身的目的。
5、超宽带雷达:工作频带很宽的雷达,针对隐身技术工作的波段很窄的特点,因而可能被某一波段观测到
6、空基雷达系统:针对隐身飞行器不能全方位隐身的缺陷,开发空基平台,包括卫星、无人机、滞空气球、机载。通过将探测平台装在空中,通过俯视,增大探测到的RCS。
7、雷达组网技术:将各种雷达以最佳的方式、方位组合起来,形成多功能、多频段的雷达网络,并可以与红外、光电系统组合,提高探测概率。
想说的就这么多,貌似有点说多了。
参考的文章:雷达反隐身技术的浅析------赵小华,渠亮(现代雷达29卷第3期)
飞机隐身技术及雷达对抗措施----马井军,赵明波,张开锋,穆仕博(国防科技30卷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