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简而言之,这是由博物馆展览规则和博物馆收藏规则同时运作造成的。以下分三个层次来回答这个问题
1.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并不会直接拿出来给大家看,一般都是通过博物馆举办展览的方式出现在大家面前。
博物馆展览在实施中是一项项目工程。具体来说,一个博物馆会有至少一个基本陈列,基本陈列主要采用博物馆自己的收藏,一般展览开幕之后至少10年都不会有大的调整。一般一个大型博物馆,基本陈列展出的文物数量在1000件上下。我们算上立项、研究、设计、施工的时间,一般一个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寿命在12年左右,如果我们算上一些基本的文物调整,比如每年调整展出文物的5%(这已经是比较激进的预估了),则这12年间,我们总共可以看到1000+【1000×5%×(10-1)】=1450件。
博物馆每年还会举办一定数量的临时展览,一般来说,一个临时展览的寿命在1年左右(其中展出3个月到半年),展出文物在200件上下,除了使用本馆的收藏之外,还可能会借用其他文物收藏单位的收藏。我们假定一个大型博物馆每年举办10个临时展览,使用自藏文物率平均为50%,则每年我们可以看到200×10×50%=1000件。
这样,大概在一轮也就是12年内,咱们理想状态下可以看到1450+1000×12=13450件文物。一般一个大型博物馆,大几万件馆藏还是有的,也就是说,12年咱们能看到一座博物馆馆藏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2.但这只是理想状态下,实际能看到的要少得多。为什么?
帐算两头,刚才算完了理想状态下展出的帐,咱们再算算博物馆肯定或者大概率不会展出的收藏
(1)不成体系的
在实际工作中,我国的博物馆还是「能收尽收」的,即尽可能把可能接触到的文物都收藏到博物馆中来,但是展出是需要通过展览来展出的,而展览除了是一个项目之外,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艺术服务,展览内容是不能含糊的,假定收藏中某一类,某一个题材的文物只有几件几十件,支撑不下来一个展览,博物馆就不会主动举办这方面的临时展览,这些文物也就很难走出库房
(2)状态太差的
在实际工作中,我国的博物馆还是「以物为主」的,即,假如展出会加剧文物的损坏,这件文物就不会出现在展览当中。最典型的比如绘画,因为见光有脱色的危险,所以一般一次展出只展两三个月或者更少,几年才能具备再次展出的条件。
(3)同类重复品中不典型的
众所周知,文物有三大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从观众的角度看,基本上观众都是「颜党」,喜欢看审美价值大的,但是如前所述,博物馆可不是只收藏好看的。比如说古代文物的一个大类——钱币,一般大型博物馆可能有几十种、数千上万件,只有最好看的一枚或者一串,会被选中参加展览。那些「颜值差」的,很少有机会能展出,展出了也很少有人会看。
(4)博物馆里没人研究的
博物馆的工资一般来说是比较低的,文物又有多种门类,所以就算是大型博物馆,也很难招募到所有门类的研究人员。研究是展览的上游,没有研究成果,就无法形成新的展览。所以一旦博物馆的研究力量不能覆盖到某种器物门类,博物馆就不会举办这类文物的展览。
把这些帐算完,我们就会发现目前博物馆的一个现状,就是无论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条件,有条件有可能展出的文物必然只占博物馆收藏的一小部分。
3.意识到有条件有可能展出的文物必然只占博物馆收藏的一小部分,我们就能理解,不能盲目要求博物馆展出所有的文物,不然会影响到博物馆展览的质量。在上述的讨论中,我们还没有讨论经费问题,一般一个博物馆的基本陈列的建设经费就要上亿到大几百万的经费投入,一个临时展览在千万到大几十万左右,而且基本陈列还要考虑维护成本,我国博物馆展览经费来源主要是地方政府,一旦地方政府财政吃紧,博物馆展览经费势必优先压缩,这样博物馆藏品在库房中的时间和机会也会更多。
4.但是观众、特别是核心观众还是希望见到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所以博物馆可以考虑某种形式上超越展览,让观众直接看到文物。有些博物馆可能会请专业观众或者博物馆之友、博物馆会员有限度的参观库房从而直接见到文物,做好文物的数字化工作开放数据库则是另一个选择,博物馆的宣传部门也可以定期以图文或者视频方式介绍一些博物馆收藏文物的信息,这样也有助于博物馆的公信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