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8修改---
有朋友提出回答和問題沒關系,是醬紫,邀請我回答的這位應該是讀過我寫的一系列八零後遊戲人訪談,所以我看到這個題目裏「相關文章」,就直接帶入自己寫的東西了,就直接從那組訪談入手的講了自己的理解;確實是我偏頗了,不好意思。
關於這個問題的直接答案,我的回答是:不會,遊戲公司的人事鬥爭不會比其他互聯網公司更加激烈。或者說,遊戲公司是在跟其他行業領域學習著如何來鬥,學乎中得乎下。
但是,遊戲公司的鬥爭經常跟「創造」相關,所以聽起來總有點慘烈,而且有些時候這種鬥爭的結果會非常的具象。這個具體不談了,總之你在一個互聯網公司裏擠兌走一個人,可能不會有特別明顯的表面影響,可遊戲公司裏這件事兒就直接體現在你的產品上,你的美工上,人人都能看見。
另外,我個人沒有在「其他」互聯網公司呆過,只是聽過傳聞。相對於遊戲業的傳聞,我覺得那些傳聞更加驚險刺激高技術含量,如此而已。
最後,我本人供職的是一家節奏很慢的學術機構,但因為背景問題,同事們堅定地勾心鬥角著,緩慢而有力地互相排擠著,我覺得其強度和烈度,又比傳聞中的互聯網公司更厲害。
所以,大概是一層層學下來的吧。
以下是原始回答:
-------------------
這種時候是不是要說謝邀啊!好興奮啊!!
總之,這個問題得從幾個角度來講。
首先是公司老板的角度,現在國內遊戲行業許多老板和投資人都【根本】不懂遊戲,甚至本人不玩遊戲,不止一位大老板曾經在主串流媒體的采訪中提到過自己不玩遊戲,並且把這個當做一種「理所應當」的事兒。這種現象大概也是前幾年經濟發展趨勢的結果,我對金融一竅不通啦,但是前幾年我遇到過幾次房地產的投資人想找遊戲專案,都是一個字兒不懂,都覺得這事兒能賺大錢。
其次是遊戲本身。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遊戲能不能賺錢是類似於玄學的問題,我的那組專題最後一則采訪了一位老板,他也說道「沒人知道市場明天喜歡什麽」。所以遊戲專案會越來越傾向於先把眼前這一波賺完再說,等眼前的卡牌/COC/塔防風潮過去了,之後該做什麽,誰都不知道。現在手機遊戲崛起,需要很大客戶端、很長時間開發的大型遊戲也正在逐漸萎縮,尤其是單機。而其實正是這些大型遊戲,它們能夠做到一定程度上的歷久彌新,不需要跟著風潮一路追。但國內大部份中小型公司絕對不敢碰大型遊戲,全副身家砸進去也未必能聽個響;老板們越來越傾向於短平快的專案,這也怪不得他們。
再者是從業人員。遊戲行業的從業人員特別自給自足,相對來說也比較封閉。一個人可以周遭朋友圈8成都是遊戲同行,滿足了從女朋友到丈母娘(咦)的各種需求,不需要走出去。保持著上進心的、繼續想要學些東西的,在這個圈子裏算是比較稀有的動物;而我做的那組采訪從初衷來講就是要鼓勵這一批人。人都是習慣動物,當一個圈子暖暖和和(專案半死不活但老板又不舍得停)、其樂融融(上班看漫畫下班跟同事打LOL)、有滋有味(各種八卦滿天飛還有前台客服妹子可以擠擠眼),人們就不想動了。而你看到的采訪中的那些人,他們都不滿足於這個現實,所有都多少有些不開心;這種不開心不能說完全是老板的問題……他們自己要的太多,這也是問題的核心。
總之,綜上。老板不懂行,所以他就不信任底下的人,「你們都是托兒,想騙我花錢」;底下的人為了獲取信任,就要做態度給老板看,「您看張三騙您錢,我幫您打他」;而再下層的人就想著在渾濁的水裏過舒服日子,把專案湊合好得了,「嘻嘻嘻制作人和投資人又打起來了快發微博」;其結果就是……敬業上進確實不大討好。你看,敬業上進的人一定會發現老板的許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意不靠譜,因為他不懂遊戲啊,而他又學不會愛你就放手啊;敬業上進的人也一定會發現同事不靠譜,我有個朋友酷愛雷蒙德錢德勒,雖說也算不上非常高雅的品味吧,但她的同事有天拿了個3P極肉的BL文,說,昨天我翻了翻你的書,沒我看的好啊,你看這個吧我下的盜版不用花錢;敬業上進的人還一定會痛苦的發現專案距離夢想越來越遠,當然會有人抱著賺大錢的心態入行,但即使是他們,通常也……挺痛苦的;就更別提企圖做點藝術品的那些人了,比如采訪中的沙羅姐姐。
但是!但是!但是!
這行有很多有趣的人,我在遊戲行業碰到的有趣之人大概是其他行業的總和。它年輕、生活、流轉飛快,陳舊的思緒沒時間腐爛,就被新鮮事兒給蓋過了。而它的迷人之處也在於它包容著太多種類的人與事,所以我說的這些只是昏暗的一面,還有許多棱鏡般折射著快活光彩的面,咱們得自己慢慢發掘。就算是采訪中被整的慘兮兮的那位音效,他也反復強調「遊戲行業不錯」。我想,利弊得失人人都會權衡,他們自有他們的理由吧。
總之,我期待著好老板,好專案,好員工能聚在一起,這事兒比他媽許仙碰上白娘子還浪漫一萬倍,光是想,就足夠我抱著貓滾來滾去,渾身酥軟。
讓它早點發生吧。
(我剛剛是不是說了他媽?)
(大概是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