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如何評價【一代宗師】?

2014-08-16影視

【一代宗師】在我的生命裏留下了非常深的銘印。以下的文字,算不上是影評,僅僅是我自己的一些感悟,忍不住拿出來與喜愛這部電影的朋友分享。有很多看似毫無關聯的題外話,但所有的這些,都因為這部電影,生出了念念不絕的回響。

【一代宗師】上映的時候,適逢本人學習太極拳三個月有余。在遇到我的師父之前,我對武術一直持觀望的態度。我一直相信那是個很厲害的「東西」,但對它的理解只停留在皮毛,武術本身跟我的生活也沒有任何關系。直到去年春天我的膝蓋嚴重受傷,久不能痊愈,輾轉找到武醫兼修的王大夫,膝蓋才有了徹底的好轉。後來,我決定開始跟王大夫學習太極拳。

說到這兒,或許你會以為我要談武術。並非如此。但我與武術的這次奇妙的結緣,帶我進入了我從小就想進入,但卻久久在外徘徊的一道門。我的師父平日在醫院上班,但無論酷暑寒冬,都堅持每天練拳至少三小時,每天堅持做一些在如今常人看來毫無用處的功課。為什麽?我想知道。

觀察了一下,被【一代宗師】震到的朋友,基本都屬於有東方文化情結的人。王家衛這部電影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努力地展示了東方的價值觀和哲學背後的東西。能看出來,他已經蓄勢多年。這些東西一直在我們的骨子裏,無法用線性的語言表達清楚。東方的很多事物都是這樣,只能去感受,感受到了,自然能領悟。

喜歡【一代宗師】正是因為這部電影中氣之足,回腸蕩氣,卻又能絲絲入扣,分分秒呼應內心深處最深情卻又最不能溢於言表的部份。

至於這內心深處的這一部份到底是什麽,我並不想用這篇所謂影評來說清楚。

因我師父祖上世代習武行醫,他跟我講了很多家族裏流傳的故事。起初,我覺得有些誇張,離我的生活實在太遠,後來在他綿延的講述中,慢慢開始感受到不一樣的東西。我曾經跟師父說,現在的武術,真的已經淪為了表演的藝術,跟拳擊什麽的比,完全不行了。師父說的確是這樣,但不是因為武術不行,而是因為現在的人已經不行了。他不無遺憾地說,民國那時候,習武之人,那大多都是真功夫。後來我又看了徐浩峰的【逝去的武林】和【道士下山】,確認了那個時代,確實如【一代宗師】這部電影所表現的,有血有肉,又有高貴和古典的精神傳承。

武道精神,實際上是中國文化一個集中的濃縮載體。宮二這個角色,代表了武道精神的一種極致。盡管她因性格剛烈而不計代價,永遠停留在了她自己的格局裏,但,她所做的這種高貴的選擇,也是當今人所喪失的、所不可承受的。 盡管比起葉問的「心無滯障、大成若缺」來,她沒能再往前走一步,用徐浩峰的話來說,在成為大師的路上,她就是少一個「回頭」,但這種不回頭何嘗不是我們已然遺忘的美。

這就是為什麽在看到宮二對葉問告別的時候,回頭說的那句:「…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我沒能走下去,希望葉先生能把這條路好好走下去。」,我再也忍不住眼淚。

自此,我想王家衛已經把「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的意思說的很清楚了。宮家這個門派是滅亡了,但武術的傳承也好,文化的傳承也好,靠得不是門派,靠得是精神的火種。

說到這裏,很有必要說說趙本山和張震的角色了。王家衛真是處處閑筆而無一處閑筆。這些角色很多人都覺得是廢筆。非但如此,而且還有點睛的作用。趙本山飾演的丁連山在全劇的地位非常關鍵。宮寶森請見他實為問道,他以蛇羹暗示中華武士會成立時往事,引師弟如何全身而退,宮寶森也只是見了天地而已。丁連山見葉問時用其師弟同招提攜,點明了宮家六十四手為何而逝。而後的思考留給葉問,暗示武術的傳承之道。王家衛此處可謂用心良苦啊。 而張震的角色,是全劇中的一條暗線,呼應葉問和宮二,表現另一個拳種南下所經歷的另一種艱辛,最終一線天開了理發館,隱於市,見了眾生。

所有的這些,都是為了烘托葉問。不費筆墨,卻已經淋漓盡致。

東方的東西,講究境界的高低。老外從來不說一個東西,境界有高低。一個東西,你說它觀念有多牛,哲學有多高的高度,跟討論境界沒有絲毫關系,不在一個層面。武術、古畫、書法,幾千年,一眼望去,只有境界的區分,而觀念和哲學的區分,微乎其微。

我愛這部電影,就是因為,王家衛努力地呈現了這樣一幅舊時畫卷。電影裏人物的情懷,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浪漫。

看完【一代宗師】,我告訴師父我好想學八卦掌。師父的回答讓我醍醐灌頂。他說:「你有強烈的預感你會遇到一個好的八卦掌師父。我也一直想學八卦掌,但是一直沒有遇到好的師父。什麽叫珍重?不是說讓你趕緊去做你想做的事情,而是活在當下等待那個時機的到來。」

關於這部電影,想說的話太多。我也只能像王家衛導演那樣,舍棄所有能說的,而只說我最想說的那部份。如能引起你的共鳴,那我真是開心。念念不忘,必有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