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數碼

作為一名科技領域答主,你有哪些營運心得和創作經驗值得分享?

2024-01-15數碼

正好借著這個機會總結一下過去幾個月的創作,如果用一個指標來進行自我點評,我更傾向於用「正向互動率」 來盤點我的創作。簡單理解:流量是平台把控的,但是流量來了,能不能接的住,是內容決定的(當然前提是平台把你的內容分發給了對這個領域感興趣的人)。

於是我就整理了正向互動率在5% 以上、且閱讀量在500以上的文章(閱讀量在500是想要保證足夠多的樣本 )。

我試著透過這些文章來整理一些技巧,供我自己復盤,也供大家參考。

很明顯,這些文章分為三類:

  1. 人工智能歷史+原理知識的文章。這部份是我自學的記錄,學歷史是為了更好的看趨勢,也是為了更好的理解人工智能發展的內在邏輯。到現在,這一部份對我最大的幫助是: 你看的歷史有多久遠,你認識事物就有多深刻。 其實關於人工智能歷史,我早些時候同樣的內容有另一個版本,但是基本上可讀性很差,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我回爐重造的,因為我一直抱著一個費曼學習法的信念:如果你和別人不能講清楚一件事,那只能說明你還沒有真正理解。而這些文章之所以高互動率的原因我認為就是:能把深奧的原理穿插故事、比喻講清楚。這些文章線上下也吸引了很多朋友和我互動,現在有幾個合作的小夥伴都是從這些文章吸引過來的。
  2. AIGC的內容。 在研讀玩人工智能歷史、基本的數學原理後,我開始 「玩套用」 。首當其沖的就是文生圖、生影片這類「好玩」的工具,對主流的MJ, SD, DALLE 都有過深入的體會,這大概持續了2個月左右的時間。這類文章要麽是通俗的講原理,要麽是幹貨、實操、效果可見來吸引人的。
  3. AGI的內容。在12月份之後,我開始想著下場自己 「做套用」, 開始分享一些自己做套用的一些心得。比如講成本、架構的兩篇文章都有不錯的互動率。相對玩套用,做套用的人少了很多,相應的文章可能也會少一些。這兩天文章發出去之後,有我過去的老板,和自己在創業的生意人開始聯系我。我也在思考如何做出一款好的套用。

說了這麽多,我並不想從一個自媒體營運的角度來講述我的體驗,更多的是從「 寫作可以促進個人成長 」角度來講述我的體驗。

  • 如果你能把一件事情講清楚,再清楚,再清楚一些,代表著你對這件事的認識又更深了一層。
  • 每次把這些分享寫出來之後,自己就又會有新的思考和體會。就好像是大腦也是個流動的水源,只有把「舊東西」分享出去,「新的東西」才會湧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