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數碼

作為一名科技領域答主,你有哪些營運心得和創作經驗值得分享?

2024-01-15數碼

卸官方腰。這是一份寫給認真創作的人看的認真分享,想做行銷號或者掙快錢的就不用看了。我把幹貨撈在前面,後面會寫些偏主觀的碎碎念。

其實核心就兩點: 多寫幹貨 &| 跟緊營運 。這兩點都做到了,就能成功;做到其一,就有收獲。

  • 所謂多寫幹貨,就是以內容質素為核心。 換位思考,你希望從知乎得到什麽,就為知乎創作什麽。 沈下心來去寫經得起實踐檢驗的內容,會得到長尾流量。
  • 至於跟緊營運,則是因為最近幾年的流量形態發生了巨大變化, 逐步從 KOL 推播轉向了平台把控的推薦演算法 。雖然每個平台規則不一,玩法不同,但只要想要認真做自媒體,就要理解平台的規則,跟緊營運活動的玩法。
  • 後面的內容也都圍繞這兩點展開。當然硬要二選一的話我覺得寫幹貨更重要,不過如果能做到跟緊營運,搞點小錢吃個低保也不難。

    賬號定位

    不論在哪個平台做自媒體,除非你是知名度很高的明星大咖,或者已經有很大的粉絲基數想嘗試轉型,否則 賬號一定要做成垂直領域 。這也是知乎要設定致知計劃活躍領域的原因。

    垂直領域這件事,從各個角度上都是有道理的。

  • 從個人的角度,周源講的很好: 「(知乎認為)每個人都是某個領域的專家,這是我們認識知乎社區的第一性,社區的產品形態就是要把每個人身上亮閃閃的一面展現出來。」 我們每個人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是全能全才,只有在自己擅長的垂直領域,才能輸出有價值的內容。
  • 從粉絲(我更願意稱大家為讀者)的角度也容易理解,除了明星粉圈(和我爸媽媳婦)可以無條件熱愛無死角迷戀,大家關註某一個人更多的是因為對某個一面之緣的內容感興趣,希望能長期接收到類似的內容。這就是 讀者對你的預期 ,反過來如果你輸出很雜亂,一來很難維持專業性,二則不符合讀者預期,即便漲了的粉也容易掉。
  • 從社區的角度,每個創作者身上都有標簽, 在垂直領域內的創作更容易得到流量的扶持 。如果社區有活動營運,也更容易被劃入對應的活動範圍,甚至有機會得到專人對接。創作者其實是社區的根基,幾乎所有的社媒平台都會有專門的營運對接創作者,只不過有的是社群,有的是專人。
  • 做賬號的另一個方面,就是人設。出門在外,人靠衣裝,互聯網上真真假假,人設就是大家的臉皮。你頂著大廠高P、海歸博士、年薪百萬的頭銜,講出來的話就是有說服力,大家就願意關註你。但是人設也容易崩塌反噬,知乎被大家調侃「謝邀,人在美國,剛下飛機」,就是那些硬凹人設的例子。

    我自己就沒有人設,我不知道關註我的朋友怎麽看我,我也不希望大家因為什麽頭銜而關註我。所以我從不標榜自己是技術大拿,也不給自己臉上貼金,向來都是體驗流分享派,問就是在寫學習筆記。我以前說過自己是實名制上網,後來也只是隱去了一些個人資訊,但從不誇大自己的身份和能力,主打一份真誠。

    只能說人設雖有用,真實更可貴。所以 對於人設,我唯一建議是把知乎官方的藍V認證做了 ,這也是「跟緊營運」的一部份,平台推什麽活動,就配合參與什麽活動。知乎想打造新職人平台,想凸顯大家真實的專業性,自然會鼓勵大家認證學歷、職位、職業。 [1]

    知乎認證藍V其實很容易

    當然,平台並沒有什麽條條框框,大家創作方向很自由。再說知乎上的輸出整體上比較隨意,有些口水話題誰都能說幾句。

    所以以上也只是理論上的建議,知易行難。我自己也是雜著寫的,相對偏向科技區而已,我在B站反而是遊戲區UP主,反而會因為斷更+發一些AI的影片掉粉…

    B站官方的遊戲區營運群

    選題來源

    關於選題,我有兩句話,其實還是最開始的核心思想,將寫幹貨和營運活動結合起來:

  • 向內找,向外尋。
  • 追熱點而不寫幹貨則罔,寫幹貨而不追熱點則怠。
  • 向內找,就是寫自己擅長的,喜歡的,有感而發的;向外尋,就是結合當下正在發生的。如果二者能結合起來自然更好。

    向內找的問題在於,肚子裏的貨是有限的,把自己想表達的東西掏空以後,容易無話可話,繼續硬擠就會陷入車軲轆話的低質素創作,但外部世界是變化無窮的。

    某不知名馬逆在他的新媒體課程裏給了4個選題建議,教你如何用自己的知識體系解釋世界(當然他這套看看就行了,畢竟……):

  • 重視普通人生活
  • 關註人民內部矛盾
  • 打通歷史和現實
  • 歡迎合訂本
  • 他站的視角是媒體視角,為了保持穩定的輸出,做當下的新聞解讀也要聯系群眾和歷史。我倒不是說大家要學習這些選題,而是說要想讓自己言之有物,有話講,就要學會打通「內在」和「外在」,學會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去解讀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

    我舉兩個例子:B站百大的數據分析連續幾年我都在寫,去年還有幸吸引到了影視颶風 Tim 的關註,最後的數據都不錯。這就是我用數據分析去解讀正在發生的事情的一種視角。

    說起來今年的分析裏的一張圖,還被 @差評 的公眾號盜了圖(狗頭) [2] 。說起來一張圖而已,我沒打算維權反而有點高興,你們不用刻意在知乎站內刪掉那張圖的 [3]

    差評的公眾號文章

    再舉一個例子。知乎上高產科普答主趙泠,你如果去分析他的回答就會發現,很多時候他似乎是先有內容再有回答,換句話說,他 先創作好了內容,再給內容找了一道對應的題目而已。

    再說說營運和熱點。

    我前面說「緊跟營運」,或許有人理解的營運就只是「蹭熱點」,其實也不盡然。知乎官方的營運中一部份是在找熱點,也有一部份是在認真做圓桌、做活動、作內容。

    追熱點本身不可恥,因為熱點代表了流量,代表了眼球,酒香也怕巷子深。但流量可以帶來眼球,留住讀者還是靠內容。在我看來,追熱點跟「學而不思」一樣,屬於假努力,現在做自媒體的太多,不動腦子的追熱點,自己很累,獲得感也很差。追熱點,偶爾可以,但長期堅持當成主業做,有點蠢。

    熱點意味著快,快就意味著沒時間思考打磨,甚至幹脆就只是外媒轉譯的搬運工,這也是為什麽很多內容同質化嚴重(坦白說我屬於創作這些內容的人)。如果是有團隊的大號為了保持更新頻率,拿這樣的內容充版面也就罷了,自己一個人是肯定盯不過來,也沒有什麽長進,不會創造長尾價值的。

    總之,在選題上,並不反對熱點,但要有一個自己相對穩定的視角,形成某種解讀問題的方法論。

    標題技巧

    其實我寫知乎原因之一就是覺得不用想標題省事…哈哈。不過鑒於科技領域很多人寫專欄,我就簡單分享一下對標題的看法吧。

    標題技巧分兩方面,給人看的和給機器看的,而且這兩者的要求截然不同。

    給人看的標題,要標題黨,要炸裂,要讓人有點進去的欲望。最典型的就是微信公眾號裏各種政務號,動不動就是「今日重磅,一件大事」,就是不說是什麽事,這種我深惡痛絕。

    為什麽要寫好標題,我提供一個角度——為了方便大模型 RAG 檢索。

    互聯網上的流量很多都是爬蟲流量,知乎對待搜尋引擎又比較開發,再加上大家對內容的添磚加瓦,知乎現在在各種中文搜尋引擎中權重都很高。

    之前用 NewBing [4] ,昨天用智譜 [5] ,使用 AI 聯網搜尋時就會發現,來源知乎的內容占絕對優勢:

    NewBing的知乎來源:6/6
    智譜的知乎來源:8/12

    從這個角度上講,大模型時代讓這件事情更有意義,也許我們寫的東西未來都會是 AI 的養料肥料。

    所以如果讓我選的話,我寧可寫一些給機器看的標題,類似傳統的 SEO 技巧。就是用更簡潔明了的標題,讓我們的內容更容易被 AI 大模型檢索到。

    內容形式

    內容沒啥好說的,每個人風格不一樣。知乎也不反對抖機靈,言簡意賅的話語有時力量反而無窮。不過我不太擅長抖機靈,所以每次都寫的又臭又長。

    現在經常有人說什麽知乎遺風,其實十年前的知乎,畫風大多是這樣 [6]

    當時的流量池子小,大家圍繞一個話題會持續地進行討論和更新。現在…熱度就那幾天,很少有需要多次修訂的內容了。

    很多人說自媒體的核心是提供情緒價值,這話也沒錯。情緒價值自然是一種需求,很多人上網並不是為了學習,而認同本身也是一種力量。

    只不過從科技區的角度,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內容價值>情緒價值。我不希望自己是炮製垃圾內容的行銷號。所以,面對一篇新聞,我最常做的是什麽:

  • 先寫結論省流
  • 尋找可靠信源
  • 論證核心觀點
  • 解讀未來趨勢
  • 提出自己看法
  • 這也是被學新聞的逼的。現在似乎只要有個轉譯軟件,再挑選出最有眼球的標題就能無限炮製新聞。我甚至都不指望他們客觀真實地報道,只希望他們把參照的原始來源寫出來,讓我省點考證的力氣。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我每次寫回答,涉及參照的時候都會註釋來源,倒不是為了顯得自己多專業可靠,單純為了別人杠我的時候方便找到原始資料。

    初心和商業化

    這裏的很多內容我之前跟朋友私下分享過,但比較零碎,這次正好有機會相對系統地記錄一下。上面主要是聊創作的方向和內容。下面聊點虛的吧。

    其實每個人寫知乎總歸是有些目的的,現在知乎也不反對商業化,所以不論是為了搞錢,為了裝X,還是單純為了記錄,都很正常。

    關於在知乎的創作經歷,我之前聊過:

    所以在這個年代,還願意認真寫圖文並分享的人,都值得交朋友。無非是有的人寫字為了自己,有的人寫字為了讀者。有時候會自戀地覺得自己還是有點理想主義在,不願意去掙自己看不上的錢,當然也許是錯的,未來也許也難免恰爛飯。

    對我來說,在知乎創作的心理負擔比較輕。一個人做影片太累,現在影片賽道卷的不能行,大家習慣快節奏,錄影片要把換氣和口癖全剪輯掉;做小紅書,需要內容密度,需要精心P圖;最相似的是頭條和公眾號,但是怎麽說呢,我寫的很多內容不適合直接搬運,風格不匹配,頭條和公眾號需要的是文章,而我在知乎寫下的往往是交流,似乎在面對面地和題主對話。

    我還是覺得,真正想做行銷號蹭熱點蹭流量的,何必在知乎呢,相信我,把同樣的精力花在小紅書和抖音收益會更好。

    知乎的商業化,處於比下餓不死,比上難發財,當主業做肯定不達預期,沒有期待反而會有驚喜。

    流量

    前面說了,最近幾年的流量形態發生了巨大變化,逐步從 KOL 推播轉向了平台把控的推薦演算法。哪個平台都是如此,所以有時候說實話,粉絲數意義並不大,粉絲再多,限流了也沒人看的到。

    知乎只是被流量經濟裹挾的平台之一,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反過來從創作者的角度,為流量也沒有錯,畢竟大家寫出來就是想給別人看的。

    平台和創作者的中間地帶就是營運。有的人會覺得什麽創作中心,推薦問題,創作者小助手小管家沒有用,其實相比於自己大海撈針地去找問題回答,圓環任務裏推薦的題目都不錯,更不要說官方下發的致知任務和各種圓桌收錄的問題。

    現在的流量就是玄學,總結不出什麽規律,或者說對於創作者來說,汲汲於流量往往是失望的。我有時認真寫的內容沒幾個人看,隨手蹭的熱點上千贊,所以倒不如不管不想,寫就完事了,堅持多寫,總會撞上幾篇。

    順便說一下超贊包。這玩意兒大部份人都在吐槽,從我的使用體驗來看,超贊包更多的是「撬動」流量,而非單純地提供流量。超贊包不要用在已經沈底的歷史回答,最好是用在當下的熱點,用在自己寫的足夠好的回答上,讓超贊包成為四兩撥千斤的那個 tipping point。

    還有其他的一些技巧,我自是不反對,而且肯定是有用的,否則B站UP主為啥各個都求一鍵三連。只是我自己往往為了內容的完整性,再加上羞於自吹自擂,很少會用,想來是自討苦吃的精神潔癖吧。所以在這一篇的結尾,我也來實操一下(笑):

    我是 @段小草 ,Python 話題優秀回答者,知勢榜連續上榜創作者,專註 AI 工具的體驗和分享,致力於讓 AI 普惠每個人。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希望您關註、點贊、收藏!

    推薦閱讀我的其他優質創作內容:

    以上。

    參考

    1. ^https://www.zhihu.com/account/verification/management
    2. ^https://mp.weixin.qq.com/s/xj_tdb-P4-ADLSmqVuv1qA
    3. ^https://zhuanlan.zhihu.com/p/675803496
    4.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1427371/answer/2890411877
    5.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9753877/answer/3364936089
    6.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681215/answer/4999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