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準大一,想研究分析哲學,有沒有必要多選幾門數學課?

2024-08-14科學

按優先級排序的話

數理邏輯、模態邏輯、集合論一定要會,這些東西如果完全不懂的話連閱讀基本的文獻都很困難。

其次是高等數學、概率論(其實我覺得這是每個大學生理應掌握的、最基礎的課程,無論文理科)。不過與理工科的學生不同的是,哲學系的學生應該將學習重心放在理解那些最基礎的東西(一般在教科書的前幾章)而不是那些延伸的定理上,比如你可以不會洛必達泰勒,但你一定要去理解那套ε-δ語言是怎麽處理無窮問題的;你可以不懂各種分布(但最好還是要懂),但你一定要理解貝葉斯定理,切忌陷入套公式做題的思維。(有余力的話去學學數分,重點不是掌握解題方法和證明的技巧,而是去體會數學是怎樣和邏輯學嚴密地聯系起來的。)

然後是離散數學、線性代數這類,更進階的有範疇論這種。在學習分析哲學的前期,這些內容幾乎用不上(甚至可能永遠用不上)。但我個人看來,如果你了解這些東西,你更容易跳脫早期一些哲學家的思維方式,掌握這些新工具有助於讓你對一些哲學問題產生更前沿的思考

其實對於很多哲學系或者一些喜歡刨根問底的人而言,大多數課程不應該由你刻意去學,而是你心中的困惑會引導你去了解前人工作。比如你對無窮好奇你便會了解到康托爾定理,了解康托爾定理你便會接觸羅素悖論,更進一步地,你就會涉足哥德爾定理、可計算性理論(在這個過程中,你會可能會閱讀羅素的【數理哲學導論】,【哥德爾證明】,以及一些進階教材);如果你對休謨問題感到困惑,這自然會引導你去了解貝葉斯定理以及現代的因果理論。了解了因果理論,特別是看了pearl的科普書,你就會想知道路易士的反事實推理、可能世界究竟是什麽,這就引導你去學習模態邏輯的一些基礎知識。當然,學習模態邏輯的另一條進路可能是你對必然、偶然、分析、綜合、同一性這些概念感到困惑(特別是在你了解了康德以後),這些困惑會引導你去了解克里普克,嘗試用模態邏輯來定義這些概念;

另外一個個人建議是,分析哲學可能是涉及學科門類最廣的學科之一(特別是當你產生對科學哲學的興趣後),除了數學和邏輯學,在學習的過程中你可能還需要了解物理學、生物學、神經科學等等,這便要求你在學習各門學科的時候,不需要精通,大學不比高中,你所學的知識是用來解決你所面臨的問題,你不必要求自己去完整的課程、解出所有的題目、理解所有的證明,否則那將會浪費你許多時間,因為課堂或教科書上所呈現的絕大多數知識你都是用不上的(包括分析哲學中最常遇見的數理邏輯、集合論、模態邏輯)。廣泛涉獵這些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它們有助於幫你理解所閱讀的文獻以及當你產生困惑的時候你知道可以從哪裏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最後我推薦一些書籍和教材吧,算是我個人的經驗。

高數我首推【數學橋:對高等數學的一次觀賞之旅】,這本書的思路與國內教材非常不同。看了這本書後你自然會對一些數理邏輯的東西感興趣。

進一步地可以基於這些興趣去閱讀羅素的【數理哲學導論】、【哥德爾證明】(如果剛入門的時候對邏輯學感到不適應那很正常,不必為此感到煩惱,每個人適應的節奏不一樣,這玩意只是思維習慣的問題,想降低一些難度可以先閱讀一些babylogic教材,比如柯匹那本,不過這種教材內容都挺瑣碎,裏面大多數內容是在你有了思維習慣後不需要刻意去學便能掌握的,不必通讀也不必摳細節。想更快入門的話可以去翻翻【陶哲軒實分析】的附錄裏關於數理邏輯的那幾頁)

對邏輯學感興趣後你可以閱讀一些更專業的邏輯教材比如國內徐明老師的【符號邏輯講義】、文學鋒老師的【模態邏輯教程】這種(國外的那些著名教材可能會更好些,但我沒看過就不作推薦了)。後者對大多數初學者而言不太友好,但別放在心上,模態邏輯雖然在分析哲學中極為常見,但大多數時候用到的都是較為淺顯的一部份。

圖靈教育轉譯的一些數學教材(概率論、線性代數、陶哲軒實分析這類)都挺適合入門的,相比國內教材教你做題的風格,這些國外的教材更有助於幫你理解那些「數學知識」。

Pearl的【為什麽】(因果領域的必讀之書),進階的有Pearl的教材【因果論】

另外,在你對任何問題產生的時候(無論是哲學、數學、邏輯學、物理學還是其他學科的)都可以先去史丹佛哲學百科全書(SEP)查詢有沒有相關的詞條,那些詞條可以幫你迅速了解相關領域的介紹以及它在哲學上的相關研究(翻SEP對哲學領域的人來說是個常識但剛入門的人可能不一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