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一個硬傷,四羊方尊被炸碎過!
四羊方尊曾經被炸成碎片,又被一塊一塊拼起來,粘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1938年4月的一天,湖南省寧鄉縣黃材鎮月山鋪姜景舒、姜景橋、姜喜橋三兄弟早早地起了床,到轉耳輪山山腰刨地,準備種紅薯。
這時候,17歲的姜景舒一鋤頭甩下去,只聽到「咣」的一聲脆響,從土裏濺出一塊銹銅片。
隨著鋤頭繼續往下刨,一件碩大的金屬器物隨之出現在了姜景舒面前。
這件器物通身漆黑發亮,還有四只卷角羊頭。
姜氏兄弟知道自己挖到寶了,於是都停下手頭的活,開始摩挲這件器物,並不時用工具敲敲打打,聽聽聲音。
一時不慎,這個器物的口沿被敲了一塊下來,大約巴掌大小。
姜氏兄弟不敢再亂動,於是將四羊方尊抱回了家。在家用那種老式的帶桿稱,給四羊方尊稱了稱重量,大約64市斤。
這件東西的出土,引來了眾多的文物販子,都想買下四羊方尊。
最終,經當地的保長姜代秋從中說和,姜氏三兄弟的父親姜佑才最終把這件寶貝賣給了黃材鎮下河街的萬利山貨號老板張萬利,售價400塊大洋。
令人氣憤的是,當地保長、甲長和鄉紳等利用各種名目層層盤剝,最終落到姜家手中的,就只有248塊大洋了。
年幼的姜景舒把此情此景看在眼裏,於是沒有聲張,將當時敲下來的那塊碎片偷偷保留了下來。
長沙古董商趙毓湘、楊鏡祥等四人得知此事,一起湊了1萬多大洋,在1938年7月,從張萬利手中買走了四羊方尊。
為安全起見,眾人商量數日後決定不把寶物運往長沙,暫時將四羊方尊偷運到時屬長沙縣的靖港鎮某商號寄存。
然後透過可靠的渠道秘密放出訊息,寶物內定起價20萬,有買主要看貨須預交10萬。
長沙市某巨商得知訊息後,表示願意出10萬大洋,購買四羊方尊用以收藏。
與此同時,也 有外國古董商來到了長沙,表示願意出價48萬大洋 。
好在,趙毓湘跟外國人密謀談判之時,有人將這一訊息告訴了湖南省軍政當局。
在湖南省政府的指示之下,長沙縣縣長張翰儀為防止文物流失,防止奸商將文物賣給外國人,馬上部署,派出警員前去查處。
無處可逃的楊鏡祥在無奈之下,將文物上交到了長沙縣政府。
但是,長沙縣政府不知到四羊方尊的貴重之處,也沒有收藏保存的能力,於是四羊方尊被上繳到了湖南省保安處。
1938年8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釋出訊息【寧鄉黃材發現周代古鼎】,把這件青銅文物稱為「周代古鼎」 。此時,周恩來總理正在長沙,當時聽說了此事。
隨後,這件文物被送到了時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張治中的手中。
張治中看到這個好東西,愛不釋手。但是張治中雖然能打仗,在文物鑒定和考古方面卻是一竅不通。
於是,僅僅把這件器物放在辦公桌上, 當成筆筒來用 !
1938年11月,日軍攻占嶽州(今嶽陽),逼近長沙。
蔣介石釋出命令,要求「長沙如失陷,務將全城焚毀。」
張治中作為湖南省軍事最高指揮者,指揮對日發動「焦土政策」。但是由於傳令時失誤,將「日軍已至新墻河」傳成了「日軍已至新河」。
「新墻河」距離長沙三百多裏。而「新河」僅距離長沙五公裏。
於是釀成了一場千古奇聞的「11·13長沙大火 」。
預備守候各處的放火隊員迅速出動,提著煤油火器,不分商店民宅,一概放火焚燒。
頃刻之間,長沙成了一片火海。
這場大火從11月13日至17日延燒了五晝夜,焚毀了兩千年古城繁榮,長沙成為抗戰時期損失最慘重的城市之一。
張治中在一片罵聲中被革職, 四羊方尊因此被送往湖南省銀行保管 。
由於長沙已經在日寇威逼之下,不可久守,於是湖南省銀行遷往沅陵。
在撤退的路上,遭到日軍飛機的轟炸,四羊方尊所在的車輛中彈,四羊方尊被炸成碎片。
工作人員並沒有將它們丟棄,而是用一個木箱盛放,並被放在銀行倉庫中,從此無人問津。
新中國成立後, 周總理親自關照,要找回四羊方尊 。
1952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派出蔡季襄等人,經過多方探尋,最終在銀行倉庫中找到了這二十多塊碎片。
蔡季襄是長沙原生的文物收藏大家,文物鑒賞能力很強。
蔡季襄根據四只羊頭,將這件器物命名為「四羊方尊」,並斷定,這是一件商代晚期的器物。
後來,蔡季襄請來文物修復專家張欣如,歷時兩月精心修復,四羊方尊終於幾近完美的重新呈現在世人面前,幾乎看不出是碎塊拼接成的。
只是口沿處那塊手掌大的碎片還不知下落。
1976年,湖南博物院院長高至喜經多方打聽,知道寧鄉人姜景舒手裏可能還有一塊碎片。
為此,高至喜遠走寧鄉縣,千方百計尋找到姜景舒兩兄弟。
1977年6月,經過努力,姜景舒最終將保存39年之久的殘片,交給了寧鄉縣文管所的工作人員周佑其。
至此,尊口上的雲雷紋殘片才終於完璧歸趙。
四羊方尊歷經3000多年時光,終於再次發出了璀璨奪目的光芒。
碼字不易,歡迎點贊關註和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