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新春伊始,但可以預見的是2021年註定是中國乃是世界電影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一年,截至這篇文章釋出時, 據阿裏燈塔研究院【2021春節檔市場數據洞察報告】顯示,2021年春節檔中國電影票房已經突破78.22億元,電影【刺殺小說家】票房為5.39億元,占比為6.89%。
中國電影春節檔的亮眼成績與其他國家飽受疫情影響消費低迷蕭條的經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為經濟活動的晴雨表,這一開門紅的票房不僅為中國經濟註入了一劑強心針,也強化了後疫情時代經濟恢復的信心。
一、前言
在對電影做賞析之前,一個必須要承認的事實是藝術賞析是一種非常主觀的感受表達。誠如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般,即使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品,也眾口難調,不會讓所有人都從中找到樂趣或啟迪。
但這並不代表藝術賞析是空洞且毫無意義的。相反,正是這種充滿了辯論性的本質賦予了藝術討論的意義和標準。這種標準即是無論評論人持什麽立場,其觀點都要在基於作品事實的基礎上,邏輯自洽、完整內容。這種意義即是藝術評論的目的不是為了駁倒別人,而是在面對質疑的來回中,完善自我的邏輯和觀點。
因此這篇文章僅作為一個極為個人的觀影感受,來與觀眾探討電影背後的意義。
對於電影的賞析大致分為兩個方面,借用股市研究手段來講可以分為基本面分析和技術面分析。基本面就是對電影最核心的人物和情節的賞析;技術面分析則是對各種電影創作技巧的分析。如分鏡的運用、配樂的運用、電影起承轉合的節奏等。
本文僅針對電影的人物設定做一定的淺析,同時可能會包含一些劇透內容。如果您還未走進電影院,請酌情閱讀。
二、人物設定
從人物設定來講,這部劇是典型的雙男主設定。影視史中的雙男主設定本來是一種極具沖突感的手法,雙男主往往性格一強一弱、一冷一熱,才能在對比中形成戲劇感,並推進劇情的自然發生。但近年來,這種手段往往刻意迎合女性審美消費的崛起而落入俗套,【刺殺小說家】憑借兩點闖過了這個泥潭。
一是本土化人物解構和重塑
在人物設定上,關寧作為東北人有著一種粗獷而不拘小節的獸性;陸空文作為川渝人有著一種安逸悠閑而文弱的人性。同時關寧的東北口音和陸空文的四川口音也成為劇中時不時出現的笑點包袱。這種本土化的解構和重塑,抓住了不同地域國人的特點,在解構整體中,抓住主要特色重塑出一個標誌性的人物。
同時關寧的任務一開始是刺殺陸空文,但是接二連三的刺殺被陸空文四兩撥千斤的悠閑化解於無形。只有這種一文一武的設定才能推進劇情的發展,設想一下,如果兩個角色都是東北人,那可能關寧的任務就結束於一句經典的「你瞅啥」。從這個角度講,電影的人物設定完完全全是貼合著劇情需要來的。從觀眾角度來講,這種符合普通人日常認知經驗的人設使得故事更具有可信度和代入感,也就是所說的接地氣,所以接二連三的刺殺失敗也不會有出戲的感覺。
二是真真正正的雙男主感情
目前耽改劇的泛濫使得很多雙男主的感情變得擰巴。這種擰巴對於同性戀和異性戀來說,都是一種情感消費和侮辱。任何真摯的情感都值得被祝福,但不要擰巴,否則只能是兩頭不討好。故事中,關寧和陸空文認識不過三天,是不可能有深厚的感情發展的,兩個人之間的感情連友情都算不上,更多的是一種拴住同一根繩上螞蚱的合力殊死一搏的感情。
在這裏特別對雷佳音的演技做出可圈可點的評價,因為劇中很多的場景都是陸空文背對或側對鏡頭,關寧正對鏡頭,可以說關寧的反應決定了整部劇的感情線的質素。在關寧的眼中,除了看到救女心切和人命關天的糾結,沒有別的太多的感情。而這種感情才是真實的反應,因為剛認識三天的兩個人是不可能有友情或其他多余感情的。誠然,恐怕也沒有一個觀眾想看雷佳音和董子健演出【刻在心底的名字】的感覺。正是這種並不復雜的感情才使得整部劇的感情線變得讓人可以理解和接受。
可以說本劇的人物設定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接地氣。這種接地氣不是隨手為之,顯然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大俗大雅,大雅大俗。
三、劇情設定
從劇情設定來講,這部劇是典型的劇中劇的設定,當然這也是原IP的最大熱點。這就導致了劇中劇的設定既然無法選擇,如何處理就成了關鍵。劇中劇的設定是一種十分討巧的手法,因為往往會創造起承轉合的爆點,但電影作為一種欣賞水平不算高的藝術,如何能讓即使沒受過高等教育的觀眾理解並喜歡,反而成了一個難題。
電影在這方面處理的十分巧妙,可以說兼顧了觀影體驗和藝術自由。在觀眾的視角,關寧和陸空文是小說世界裏紅甲武士和少年空文的化身,他們合二為一,在小說世界反抗紅發鬼,在現實世界反抗李沐。期間各種特效和打鬥十分精彩,引人入勝。在電影的高潮部份,圖書館之戰中,兩個所謂的異能者和關寧、屠靈的對決也可以說是拳拳到肉,但又不過分誇張,同時松弛有度有著繼承港式嬉笑怒罵的打劇風格。
電影現實和小說中的對決,從觀影體驗上來講都是十分酣暢淋漓的,但影片並沒有放棄對劇中劇的解讀,影片結尾李沐的自白告訴觀眾,所謂的小說能影響現實世界只不過是他的一個圈套,將劇中劇的關系做了一個合理的解讀,而很多觀眾經過之前的大戰已經意識放松,不太註意電影的文戲,很多人根本沒有註意到這一解讀,還停留在一個奇幻的設定中。
可以說電影是一個披著奇幻外皮的現實主義作品。
四、象征意義
接下來討論的內容,將會有億點點勁爆。 從整體設定的角度已經解讀了故事的大概,最後的定論是電影是一個披著奇幻外皮的現實主義作品。但任何被稱為現實主義作品的故事必有其針砭時弊的一面,否則何必畫蛇添足,讓電影沈浸在奇幻的世界中反而更容易收場。同時路陽導演也絕不是一個沒有野心的人。
電影的核心是小說可以對映電影中的現實,那作為觀眾往前邁一步,這分明是想暗示電影在對映現實的現實。
在討論這個問題中,必須對電影中的人物形象做一一介紹。顯然,久天和赤發鬼是上一代人,少年空文、關寧、黑甲、屠靈是一代人,小橘子是下一代人。
以下均為一個普通觀眾對電影的理解,但這種理解是有其切入點和內在聯系的。
電影中作為同樣是中東神話、同時是阿字輩的集團,明顯指向了現實中的壟斷資本。他們竊取使用者私密,監聽使用者生活,篡改使用者數據,遊走在道德和法律的邊緣,同時推行極強的個人崇拜。
劇中最明顯的一個分析入手點,就是李沐。
赤發鬼所代表的就是壟斷資本。劇中赤發鬼下令十三個坊混戰,仿佛在對映壟斷資本形成前對其他弱小平台的收割,憑借著巨大的使用者優勢和補貼,寡頭平台攻城略地拿下了一個又一個的領域,然而被打敗的小平台要不然接受收編,要不然自生自滅,無一幸免。而使用者們一旦幫助平台形成了壟斷,就像劇中的宵禁一樣,平台立刻停止了補貼並且利用大數據殺熟,使用者們則兔死狗烹。那些小說中攻打白瀚坊的老百姓,就是現實中不明所以還在愚昧中的普通人。
對久天的探討離不開其和赤發的關系。在赤發變成如此窮兇極惡之前,本和久天一樣,是皇城的將軍。赤發的轉變是因為其內心的貪婪和欲望,與資本主義必定走向壟斷的經濟學思想不謀而合。如果說赤發鬼代表了壟斷資本,那赤發就代表了那個仍然是心存善念的小商販,而久天作為其戰友,代表了工人階級。在帝國建立的初期,二者都曾為帝國的建設出力,而最終因為理念不合而分崩離析,帝國被壟斷資本所主導,工人階級已經失去了話語權。
既然如此,少年空文顯然代表了工人階級的繼承者,經過一代人四十年的奮鬥,有的人仍然是工人階級,而有的人已經成為坐享其成的壟斷資本。這一切是多麽諷刺,往前推算一番,父輩都是平起平坐,而到了兒孫輩已經天差地別。同時壟斷資本還在瘋狂壓榨兒孫輩的最後一滴血。
由黑甲吸血並且具有超(鈔)能力這個線索可以看出,黑甲代表了小資產階級。小資產以吸血為生,同時有著普通人不具備的超(鈔)能力。最後小資產階級畢竟和工人階級走得比較近,終於被工人階級的一腔熱血所感染,不願再被壟斷資本操縱,成為了一起反抗的壟斷資本的先鋒。
由屠靈和李沐的關系分析,屠靈所代表的就是被壟斷資本所洗腦而工作的資本員工,他們一方面有著光鮮的生活和可觀的收入,另一方面卻時刻被洗腦,犧牲了自身的一切話語權。屠靈在劇中有一句經典的台詞「我老板相信就可以」,十分契合的體現了「996是福報」的現實,即二者都為了壟斷資本願意拋棄所有,甚至生命和健康。
小橘子顯然就是未來和希望的象征,關寧苦苦尋找的女兒,同時也是未來美好生活的具象化的表達。
最後關寧的身份十分有意思,在這裏僅為觀眾提供一點線索。他與壟斷資本合作,是為了找女兒,也就是找到一個光明的未來,在這個過程中他可以犧牲一點陸空文所代表的工二代的利益,但未曾想到壟斷資本從頭到尾就是個騙子,一心想要的就是權力和欲望。最終這個紅甲勇士終於發現了壟斷資本的真面目,回到了本該屬於他的陣營。
劇中還有幾個很有意思的橋段。
第一赤發鬼頭上有過一次傷疤,這仿佛在暗示壟斷資本在這個國家已經被清洗過一次,只不過現在又卷土重來。少年空文、黑甲、紅甲三人合力才鏟除了赤發鬼,這應該再說在反對壟斷資本的鬥爭中,必須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赤發鬼還是死於了久天的刀下,這再說如何清算壟斷資本,應該要從上一代身上找答案和借鑒。赤發鬼是小說中的偽神,暗示了壟斷資本不能成為救世主,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需要真神,或者說需要真正的主義和思想。
第二作為全劇的重要轉折是從小橘子吹響笛子開始。這和國人的性格不謀而合,盡管自己可以受苦受累,但絕不能讓下一輩經受這樣的遭遇。電影對這場清算的時間有著一個十分明確的定性,就是當壟斷資本對下一代的影響十分巨大的時候,就是全民反抗的開始。誠然,十分可喜的是線上教育已經成為壟斷資本的必爭之地。
這把火終於要燒到了下一代人的身上,但最終玩火者必自焚,這一天似乎已經不遠了。
五、電影美學
回歸到藝術創作本身,在藝術表達方面,電影在以下兩方面極盡美感。
一是赤發鬼的設定,赤發鬼是偽神,他的設定必然是神與鬼的結合,在這方面電影的藝術設計並沒有沿用西方的慣用樣版,而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求答案。赤發鬼的藝術設定,很容易能聯想到寺廟的壁畫,門神的貼畫等等形象具有神的特點,怒目而偉岸,同時也有西遊記和搜神記中鬼的特點,手腳並用,招式奇葩。
這個藝術造型不單單是中國電影技術的崛起,更是代表了中國電影的審美的崛起。終於魔鬼不在是長有犄角的怪獸,神也不是身披聖光的天使。
二是攻打白瀚坊的戰爭場面,宏大而且瑰麗。龍和孔雀的造型怪誕又能自圓其說的用物理學解釋,同時大戰的場面結合了胡旋舞、戰鼓、薩滿、儺舞等多種元素。這種文化的再創作在西方誕生了中土世界,在東方我們終於看到了一點點苗頭。不同於【哪咤】這種對古典文學【封神榜】的完全具象表達,【魔戒】系列自圓其說了一個基於西方文化,但又肯定不是西方文化的世界觀念。這種顛覆性的創新對於世界文化的影響是深刻而悠遠的,至今許多遊戲、小說和影視作品仍然借鑒了其中的設定,這對於人類文明史是不亞於【荷馬史詩】的影響。
而現在這種顛覆性的創新,把各種古典元素舉重若輕的揉捏在一起的技巧,終於在中國能見到曙光。
六、片段賞析
一是李沐的自白。在電影的結尾,李沐作為幕後BOSS終於登場,並自白說出了整個布局。當然從電影的完整性考慮,李沐的自白是不得不加入的片段;但顯然讓一個億萬富翁對三個普通人作一番自我剖析,顯然是不顯示且不符合邏輯的,電影在這個劇情橋段中如何做的更加流暢自然是本應做的更好的地方。
二是屠靈的轉變。屠靈的轉變來自如對李沐謀殺合夥人兒子的憤怒。但這種同理心存在於一個身經百戰的高管身上,顯得讓人難以信服。如果能將這種轉變的動力變成一個孤兒對關寧對女兒深沈的愛和追尋所打動,會讓人物的立場顯得更加站得住腳。
以上兩點甚少在點評中看到觀眾提及,反而更多的影評指向了人間大炮的出戲感。但筆者對這種處理是十分精妙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是電影中小說的結尾是有關寧來寫的,首先劇中關寧的個人素質顯然不高,他不是一個會寫出蕩氣回腸的小說的設定。其次觀眾普遍反映這一橋段很爽。
這種爽卻毫不突兀,是一個追尋走失女兒六年的父親發現被人利用的憤懣之情的宣泄,這種無厘頭的爽正是關寧這個角色在那一刻的感情的真實反映。
二是劇中的一條暗線其實是電影現實和小說世界的融合行程。從第一次兩個世界的無技巧生硬轉場,到後來越來越自然的圖形匹配連線,似乎在暗示著兩個世界的融合越來越緊密。
兩個世界最後的一層薄薄的隔閡終於被一句人間大炮破妄消滅,兩個世界合二為一,關寧和紅甲在此刻終於兩位一體,而劇情也在此處走向了高潮。
七、結語
最後電影的特效和聲效方面也算的上在基準水準之上。作為一部好的電影,特效和聲效永遠是為電影所服務。最好的特效和聲效就是在觀影中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筆者過年打工沒掙多少錢,因為票價最便宜只看了這一部電影。在此僅對本電影進行賞析,無法與其他同期作品相比較。同時筆者對國內的文化、生活和藝術環境不甚了解,如有過度解讀,請海涵。
僅當娛樂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