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如何評價柯汶利導演,張鈞甯、王傳君主演的懸疑犯罪電影【默殺】?

2024-07-03影視

古人雲「上善若水」,但在電影【默殺】裏,水成為人類罪惡和痛苦的象征。

開幕的第一幅畫面即林在福從一望無際的幽深的水面艱難爬上一艘小小的木舟,這是一幕極具象征意義的畫面,是導演柯汶利的精心設計,盡管在電影開幕時觀眾還無法理解這一幕的含義,但是隨著故事的推進,這一幕帶來的潛意識的沈溺感會一直一直影響著觀眾。

【默殺】是導演柯汶利繼【誤殺】後的第二部犯罪懸疑「利」作,它很好地繼承了導演柯汶利對電影氛圍營造的一貫水準,在電影中雨水、海水、屋檐的滴水、角色們分泌的汗水,流的淚水、施暴用的膠水,無一不在渲染一種黏稠的無法逃離的陰沈潮濕感。

這種潮濕感一方面是客觀存在的東南亞地區的潮濕的氣候,另一方面也是象征著處於校園霸淩之中的受害者,以及由霸淩事件牽引出的所有的人所陷入的一種無邊的痛苦。

電影由一場校園霸淩展開,小彤被校長的女兒帶著幾個小跟班殘忍地用膠水黏在了墻上,而她們如此做的理由,是校長的女兒認為小彤的媽媽李涵在勾引自己的校長爸爸,但這根本是無稽之談,事實上是校長一直在利用職權威逼李涵屈從,但李涵不肯,這才有了這場霸淩,從這一角度來說,這場來自校長女兒的霸淩,也是校長威逼的手段之一。

這是一場隱形的敘事,導演並沒有為霸淩者辯解,但卻以旁觀者的視角冷靜地點出來了霸淩者肆無忌憚的根由。他們是罪惡的表象,但卻未必是罪惡的根源,導演透過這樣的方式將霸淩不局限在校園,而是放眼更廣大的社會。

李涵面對女兒遭遇的屈辱,意外地沒有選擇報警,甚至不肯張揚,這就埋下了電影的第一個伏筆,在她剪掉女兒被膠水黏住的頭發時,他的眼神中心痛有關懷也有一點危險的殺意,這一點細節張鈞甯演得極好,李涵這個人是有一股長期壓抑積累下的兇性的,但是是隱藏起來的,在之後會隨著女兒的遭遇而更加爆裂地展露出來。

在一場暴雨過後,四個囂張的霸淩少女接連失蹤,其中校長的女兒的屍體被吊掛在慈善晚會的舞台中央,這一幕非常震撼。

以這樣的手法行兇兇手顯然是有著不同尋常的作案理由,此時觀眾通常會懷疑兇手是李涵,她支支吾吾的樣子確實很值得懷疑,但是伴隨著校長的講述,一個被隱藏的女孩浮出水面——惠君,她同樣是曾被霸淩的女孩,後來意外死亡,而林在福正是他的父親。

導演在究竟誰是兇手這個問題上設計了很多條假線索,但是在電影的中期,隨著惠君身份的解密,兇手的身份也呼之欲出。

林在福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形象,王傳君演得非常好,演出了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愛和失去女兒的痛,以及對傷害女兒的人的恨,但這個角色還不止於此,他的深刻之處在他是個反宗教的形象。

在【默殺】中存在許多宗教的符號隱喻,比如電影開場是林在福如十字一樣沈在水中,小彤被膠水黏在墻上時擺出的也是耶穌受難的姿勢,還有霸淩者強行為惠君戴上玫瑰的荊棘花環,已經李涵手掌被穿刺刻下聖痕。

這些都是鮮明的宗教隱喻,但是這些宗教隱約的存在是為了讓宗教靠邊站,在一點上方老師的形象是更直觀地展現。

他在知道惠君死於霸淩的情況下選擇了沈默。而沈默的理由並不是被收買,而是他認為死者已矣,想要勸導活著的四個少女向善。

這是個聽上去非常扯淡的理由,但是從他後來替林在福抵擋李涵的襲擊的表現來看,他是真的忠誠於信仰的。

而他的信仰就是一句話,堅固的頑石也會臣服於真理的錘子——也就是宗教式的心靈雞湯感化罪惡。但是他沒做到,直到退休,那四個女孩還在霸淩其他人,比如小彤。他也沒能化解林在福的仇恨,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最極端的報仇方式。

這是個非常嘲諷且悲傷的意象,直言宗教的寬仁是無用的。

同時在這些緊湊的嚴肅的話題的討論下,蔡明老師透過個人的演技為電影增加了一點社會化的黑色幽默。

徐媽媽是慈善教會的一員,但她的一言一行和慈善毫無關系,她在生活中喜歡占小便宜,對租客的暴行袖手旁觀不聞不問,甚至於看熱鬧。她的冷漠和沈默同樣是暴行的一部份,是對宗教的諷刺。

而警察,他們是電影事件的旁觀者,也是代表了導演對正義的一種觀點,吳鎮宇最後的爆發戲演得非常好,他以一種暴怒的形式演出了當個人的觀念與規章沖突時,警察的無力。

【默殺】整部電影其實很有象征電影的味道,小彤啞巴的設定,象征著那些有口不能言的弱勢者,而電影正是試圖為這些人發聲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