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有哪些值得深究的情節?

2016-11-11影視

謝邀

我發現,當大家討論起【比利·林恩】,好像都把目光放在了技術上,卻很少有人深究故事本身的細枝末節,因此今天我特意來跟大家說說一些值得討論的地方。

表面上講戰爭,實際上是聚焦內心。

1.

先說電影背景。電影改編自賓·方登的同名小說,被稱為伊拉克戰爭版「第22條軍規」,原著好到什麽程度呢——李安決定把它改編成電影的時候,甚至都還沒讀完整本小說。

李安給原著的評價是:「這是一部可以立即吸引我的小說」。

故事說的主角,是一個B班的士兵,比利·林恩,既年輕又沒經驗,卻奔赴戰場。

電影開場的畫面,是一台破舊的DV偶然拍到了林恩在伊拉克戰場上奮勇救下自己的戰友。這一畫面在網上廣為流傳,機緣巧合下成為了美國人「精神的寄托」,因此林恩所在的整個B小隊獲得了回美國參加慶典的機會。

整部電影講的就是B班參加慶典過程中發生的事,從此期間,林恩慢慢回想起戰場上的一切,於是,隨著過去戰場上的那些段落一幕幕回溯,我們的思緒也隨著比利的思緒到了那片戰場上。

過往凡是涉及戰爭的電影,第一個值得深究的一定是導演對於戰爭的態度。

可李安在此片中的態度似乎有點曖昧不清。

從美國網上的部份評價可以看出,美國人也在問這樣一個問題:你李安如果要批判伊戰,為什麽一邊給大家看戰爭到底是什麽樣的(並且我覺得李安做了一些柔和的處理),一邊卻讓這些士兵們說笑打趣,好像想用戰友情誼去掩蓋戰爭的殘忍似的。

其實可以理解,李安的電影飽受贊譽,一部份原因就是其在跨文化傳播的獨特的東方思維,但這次李安拍的是一部美國主旋律電影,在李安的東方思維裏那些美國人難以理解的部份終於被放大了。

李安在接受GQ存取時就承認了這一點。他說,他很清楚為什麽【比利·林恩】在美國的口碑不會好,因為這個片子一定程度上很難融入當今美國人的價值觀。

李安作為一個東方人,骨子裏中庸,不可能是好戰的。

只是對看夠了大場面戰爭片的美國人來說,電影好像還不夠反戰。

特別是其中幾個段落:

在餐桌上,商人說出一番意指軍隊不過是為了石油才戰鬥的話,其實商人是誠懇的,但在士兵們面前卻是莫大的嘲諷。隨後班長戴姆漂亮地回擊了商人,是電影的一個小高潮,也讓我們暗暗佩服這些士兵。

並且在電影最後,當比利在思索中最後還是決定回歸戰場,在看著他回到車上跟B班的戰友們一塊,說該回他們的老窩了,我們也不由地心生敬意和同情。

如果要激烈地反戰,這樣的段落設定顯然有些不合理。

但又有幾個段落有力諷刺了戰爭。

在餐桌上士兵們們聊完了大規模殺傷武器,畫面一跳轉,戰場上,他們卻在伊拉克人的家裏因為一把手槍讓一家人跪地。當B班士兵給伊拉克人戴上頭罩時,鏡頭對準那家的小男孩的眼睛時,誰不能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呢。

而之前升旗敬禮時,本該是愛國氣息最濃烈的時候,比利林恩卻在想和自己親熱過的那個拉拉隊員上床的場景而流下了眼淚。


說到這裏是不是覺得這部電影給觀眾的感覺有點矛盾呢?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其實是因為李安並不想表態。他自己采訪時也解釋過:他對表態戰爭毫無興趣,何況關於伊戰根本不需要再次定論。

於是他把表態的任務留給了觀眾,而他,只要把真實剖開,擺在我們面前,讓我們所見即所得。

他讓我看到戰爭的真實面貌:

戰爭既像大部份人認為的那樣殘酷,同時又有某些幹凈純粹的部份。

這種多面描寫帶來的真實非常難得。

2.

但戰爭本身,僅僅只是李安要表達的一小部份而已。

這就是標題所說的:李安不只是關心戰爭,他是在關心人——【比利林恩】展現的,其實是一個社會群像。

在其中你可以感受到的是,戰爭雖然發生在戰場上,但它還存在於戰場外,發生在社會裏,改變著社會裏的每一員——有為戰場英雄傾心的姑娘,有想利用士兵的老板,有惡語相向的群眾,還有關心愛護的家人。

不同的人對戰爭的態度有極大的反差,就像我們這些觀眾一樣,這也是電影引發廣泛討論的原因之一吧。

戰場內,戰場外,甚至熒幕外,都是矛盾的發生地。

電影名字裏的「中場休息」,其實不只是比賽的中場休息,也是指這些士兵們的中場休息,而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的士兵們的中場休息,是這樣一場盛大的表演與狂歡,本身就有點荒誕。

這場表演是有原型的——原作者賓·方登在2004年達拉斯牛仔主場迎戰芝加哥熊時,透過電視轉播觀看了現實中的這場中場表演,當時,碧昂斯領銜的「真命天女」組合勁歌熱舞,引爆全場。

當年,賓·方登意識到了這種荒誕性,立誓要將這個現實場景搬到文學作品中,才有了寫下這部小說的靈感和沖動。

從情節上來說,故事本身也許並不能算是環環相扣。李安在上影節論壇也說過,故事只是一個手段而已。

從電影的情緒性的剪輯就可以看出, 這部電影要傳遞的,是一種感覺,一種心理,一種情緒,最終目的是讓觀眾感同身受。 所以,你不要去想故事的起承轉合、高潮起伏,而是要用心去感受。

主演克里斯·塔克曾經描述這部電影:

你將看到比利看到的所有東西,你身處電影之中,你就是比利·林恩。

這種對人的聚焦,在3D和120幀技術的幫助下把效果達到了最大,人臉的血管清晰無比。為了力求真實,大部份演員還素顏出鏡,劇組的化妝師也都替換成了營養師,為了好氣色所有演員都要食補 。

對此,李安說:

「人有一種內在美,人的眼睛非常喜歡看自己的臉,3D最好拍的就是臉部,因為那是我們自己,看到皮膚的層次、氣色,就能感應到內在的感情、腦筋的思緒。演員只需要相信那些思緒,給你的呈現會非常豐富和可貴,因為他在感受而不是表演...」

不僅如此,片中還用了第一視角、人物直接對著鏡頭對話——打破第四面墻,這種手法在過去的電影裏使用是非常謹慎的,而在片中卻有大量此類鏡頭,就像在同你、我對話一般。

這是第一次,在熒幕上的人物如此接近真人。

這是第一次,我們在熒幕上這樣靠近「人」這個符號。

沒錯,李安要做的,正是對焦人物——這個從戰場上帶著一身「懷疑和傷痛」回到家鄉的年輕士兵林恩,該如何解決與家人、社會的「隔閡」,該如何選擇今後的人生,才是李安真正要講的重頭。

林恩在整部電影裏,都在思考自己該如何抉擇,而讓他需要、想要做出選擇的有兩大因素。

一是啦啦隊女孩,那個和林恩初次見面就和他親熱的女孩,那個讓他說出「我的每一刻都是你的」這種動人情話的女孩。(林恩表現得倒有點像我們常常打趣說的「才第一次見面,我連我們孩子的名字都想好了」。)

林恩動心了,他不想失去這個姑娘。

二是姐姐,那個他一回到家就讓他脫下軍裝的姐姐,那個懷疑他有PTSD,還叫心理醫生給林恩打電話的姐姐。她開車去接林恩,只希望他能跟她去看心理醫生。

而林恩在中場休息中的種種表現就連觀眾們都能絕對的指出這是典型的PTSD。

林恩受傷了,心理的傷,他需要治療。

實際上,應該有選擇的人難道只有林恩一個嗎?

不,整個B班都應該有選擇。

林恩的戰友們,同樣年輕的士兵們,在中場秀的時候,因為不習慣這些熱熱鬧鬧的場景,變得像個小孩一樣,易喜易怒,情緒不受控,與觀眾、工作人員發生沖突,被噴湧的煙火就嚇到臥倒。

這些年輕的士兵們又何嘗不是另外一個個林恩呢?

很明顯,在高強度精神集中的戰爭狀態下,B班的大部份戰友都多多少少有應激障礙,其實他們都滿足停止服役的要求。

B班,其實就是一個大寫的林恩,李安正是要在此強調:

他,他們,才不是什麽英雄。

他們不過是一個個鮮活的、受傷的人。

李安所要關註的,和傳達到觀眾這端的,就是這些人的內心。


3.

這才是李安真正要說的—— 在大的環境之下,我們個人的選擇與命運該何去何從。

人們不能理解真實的戰爭。坐在他們前面的觀眾出言不遜,說他們是同性戀,這是對軍人的極端不理解,而如果他們不理解,自然也不會去尊重。

橄欖球隊老板嘴上說著漂亮話,所謂把B班的實際傳播給更多人,但卻只肯給B班的軍人們一個不能再便宜的價格(五千五百美元),甚至不如此時入伍的新兵得到的獎金(六千美元)。

林恩怒斥球隊老板:「 這不是一個故事,而是我們的生活。

這句話非常貼合主題。確實,這不是拉拉隊女孩愛慕的故事,這不是商人撈金的故事,這不是鼓舞民眾的故事,它並非真的屬於大眾,而是屬於林恩們,屬於他們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在洗手間裏,黑人經紀人發生了態度的轉變,對林恩怒斥球隊老板表示了支持,說「假如拍成電影了,那這就是電影的高潮。」這其實是李安借黑人經紀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有人說黑人經紀人就是李安在電影裏的化身)。那也的確是整部電影的高潮之一。

等到他們要離開時,他們被一群工作人員偷襲,一個工作人員被林恩抓在地上,這時,表演場面和戰爭場面一幕幕快速切換著,林恩按住工作人員的畫面和林恩與恐怖分子肉搏的場面交替,真正迎來了最震撼人心的十幾秒鐘——

原來,經歷了戰爭的他們,早已將與這個社會脫節,這個社會對他們來說已經比戰爭更加兇惡。

就連那個讓林恩覺得自己想要選擇的啦啦隊女孩,聽到林恩無意中透露的關於他的選擇的想法,她也說:

你是英雄,你怎麽可以不回到戰場上去呢?

多麽殘酷。

林恩和蘑菇在樹下的對話是全片中最美、也最點明題意的鏡頭,文迪賽爾飾演的蘑菇一直在對比利林恩說:「我們就應該屬於這裏」,還給他講了毗濕奴的故事。

毗濕奴是印度教三相神(可以理解為神的「三種形式」)之一。

梵天主管「創造」、濕婆主掌「淪陷」,而毗濕奴即是「維護」之神。其性卻雲和,對信仰虔誠的信徒施予恩惠,而且常化身成各種形象拯救危難的世界。

每當宇宙迴圈的周期一「劫」(相當於人間43億2千萬年)之始,毗濕奴一覺醒來,梵天就開始創造世界,而一劫之末濕婆又淪陷世界。毗濕奴反復沈睡、蘇醒,宇宙不斷迴圈、更新。

我想這些特征所代表的寓意正是,世事的歸向不過都是宿命。

值得一提的是,細心的觀眾還會發現,在片尾有一個對著車後座的鏡頭,上面擺著一個小神像,那是象頭神迦尼薩,在印度教中,他是排除障礙之神,是命運之神。

士兵帶著象頭神,應該是想要祈求自己能夠掌握命運,並在戰場上掃除一切吧。

這是繼【少年派】後,印度教第二次出現在李安作品裏。

【少年派】中,李安讓男主角在印度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中展開選擇,甚至向天怒吼尋求答案。

這就是電影中尋求宗教的作用:給人答案——世事的答案,生命的答案。

尋求答案的派,其實也是尋求思考的李安。


到了【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他延續了這種哲學思考。

林恩與拉拉隊女孩第一次見面時,林恩說他還在尋找信仰,而後,在林恩的思緒裏,蘑菇幫他做選擇,告訴他要回到戰場,這種帶有「因果輪回」的「兄弟情義」一定程度上就成為了當下林恩的信仰。

說到因果,林恩一開始加入軍隊,其實是因為砸了姐夫的車教訓了姐夫,軍隊對於他來說也不是他一開始的個人選擇,而是其父表達愛國主義的方式。

而其他戰友呢,也不過是另外的一個個林恩——他們或為金錢,或為家庭,或為不同的原因加入了軍隊。一開始,軍隊可能都不是他們眼中的歸宿。

而如今,軍隊成了他們的地界,成了他們的家。

你看,我們一開始也沒有選擇呀。

細數李安過去的電影,其實都是這樣:外部環境所使,我們走到了沒有選擇的路口。

【色戒】裏的王佳芝,本來就是一個女學生,卻在國家動蕩之下成為了特務。

【少年派】裏的派,想要人生的答案,不得不質問上天。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裏的林恩,並非生於戰場卻必須歸於戰場。

但最後,人物們都聽從了內心。

王佳芝最後還是選擇了愛,哪怕最後面對萬丈懸崖也面不改色。

派最後選擇了皈依。

林恩明明可以退縮,卻依然回到了軍隊。

這就是這些電影動人的地方。

李安的口頭禪就是:唉,這都是沒辦法的事。既然沒有辦法,就幹脆聽從了內心吧。

你說我在情緒面前安之若泰,其實那是我在自渡啊。

李安說:

「少年人容易這樣……(原本年輕時以為的)那個東西常常是要破滅的,在(你變)成熟後,(你才)對於自己的內容、自己的歸屬有一個認識,我想這才是你成熟的象征。」

文章的結尾,也是故事的結局,林恩就是這樣找到了自己的歸屬。

他上了車以後,不自覺地對戰友們說:我愛你。他的戰友們也一個個地回應他:我愛你,就連不肯輕易說我愛你的班長戴維都說了:我愛你。

至此,我不僅被深深打動,更真正理解了林恩。

你看,這就是這部電影給我最強烈的情感共鳴——

我們的命運有時候不被我們掌握,也許我們只是被命運的大手操控,最後選擇的路也不知道是不是對的。

這像不像現實中的我們?

而當我們到了分叉路口,還是要聽從自己的內心吧——哪怕那不算的上選擇,哪怕不知道是對還是錯。

總之,既然如此,自己選了這條路,就走下去。

這種「因果輪回」,不是說,我們做出的選擇就一定正確,而是讓我們去相信,我們應該這樣選擇,我們的選擇是值得的。

我們需要被理解,但又不可能被所有人理解。

既然如此,就讓我們到那些理解我們、離我們最近的地方去吧。

4.

最後,我要說,過去的3D電影,亮度過低,模糊現象普遍,尤其是在快速動作場面中。如果攝影機在拍攝中快速移動,還會出現影像抖動、閃爍等的情形,這些毛病通通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不見了。

畫面極強的縱深感給本來起伏並未如此強烈的故事註入了許多資訊量,我個人的觀影體驗是流暢的。並且很少人提到,音效真是太出色了。(那聲槍響和中間幾處音效簡直震到了我)我真心覺得【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這是近幾個月來最值得走進電影院的一部電影,也謝謝在年末的影院裏能讓我看到這樣的作品。

我想,這部電影需要的也許是這樣的觀影方式——沈浸進去,不要去想故事的起承轉合、高潮起伏,而是去感受那種心情,那種情緒,我相信這樣的話,你也會被這部片子打動。

如果你要去觀影,我希望你打起十二分精神去觀影,盡情吸收熒幕上的資訊,感受人物的情緒。那絕對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

-----

祝你有個愉快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