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能從哲學角度談談【流浪地球 2】中的相關情節嗎?

2023-01-28影視

首先要說的是,【流浪地球 2】的確是技術和表現力在現階段的巔峰,完全不遜於好萊塢這類的大牌制作。

我們很清楚,【流浪地球 2】院線版是一部從4個小時剪輯而成的電影,為了盡可能說清楚故事,實際上在剪輯的時候,把劇情的流暢和豐富度給削減了。因此,這也是造成劇情上面有很多emm尷尬的地方的原因所在吧。(PS:其實我覺得如果可能的話,最後上映成兩部也挺好的,只不過從整個大的框架來看就很尷尬,不僅有前傳,還有前前傳)

如果可能的話,我十分安利大家去看劉慈欣的【流浪地球】原小說。

然後肯定是要接下來潑冷水了,當然一貫就是劇情部份還有待打磨。

首先最大的問題,來自於它對於數碼生命(記憶上傳)的討論。這也是貫穿【流浪地球 2】的敘事的重要部份。我們都知道,如果一個社會沖突能夠直接演變為恐怖襲擊,肯定是經過了廣泛的社會討論,至少大多數社會分歧並不會導致流血沖突。即使移山計劃會占據大量的資源,但從電影中展現的來看,其實人類是完全有可能把數碼生命這條科技樹給點出來的。因此,移山計劃和數碼生命計劃間的沖突,在電影中展現出來,反而變得莫名其妙。電影中後段,丫丫能夠上傳到550w,並能夠模擬出終身的歷程,實際上反而證明了,其實移山計劃和數碼生命計劃至少是有一個平衡點的。(PS:這部份實際上是導演和編劇的後加工,劉慈欣其實在小說中應該是沒有寫這個對立的)

當然,數碼生命(記憶上傳)的問題有很多,它不僅僅局限於忒休斯之船這麽簡單,它實際上創造出來了一個新的忒休斯之船。但其實上,靈魂是不能被理念 [1] 化的。否則人的獨特性就沒辦法彰顯出來了。(PS:我覺得實際上數碼生命更像是常駐行程,只是消耗處理器的運算能力很低。有的說法說,量子電腦能夠一下子得到數碼生命中的人的一生。如果按照後者的看法,其實是沒有丫丫能夠跟現實當中的劉德華進行溝通的能力的)

其次,就是經常說的人文關懷(Human Rights)了。圖恒宇作為國之重器,在經歷喪女之痛之後,竟然長達十年,都沒有做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關鍵你說他自己憋著也就算了,那個馬兆又不是不知道,竟然一直都沒管過嗎(雖然據說他也支持數碼生命,但是讓人能先走出來也挺好的啊),我感覺就是這種不管不問,好像導致了後面一大堆事情(當然你說都是MOSS的陰謀我也沒辦法)。

大致就如此,其它方面挺好的。然後你也可以套一套啥,政治哲學視野當中的公平與正義。到底抽簽制合不合理。而全部容納人,導致生活水平下降,是否能夠兼顧所有人的正義,生命權的優先該如何理解……吧啦吧啦,我感覺都是吹水的內容了。

參考

  1. ^ 柏拉圖認為,桌子之所以是桌子,就是因為有桌子這個理念在,所以工匠才能夠創造出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