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電影院如何排片的?排片原則是什麽?

2013-09-23影視

看過我文章的人或許到現在還沒有了解到一點的是關於電影排片仍是有講究。不是說一個電影的公映期30-45天就會穩操勝券,懂行的人都知道,這種命脈其實被掌握在電影院的手上。而此提前夭折的電影也不在少數。所以這裏也給所有電影投資朋友提個醒,關於一個電影可能的排片率也是做好投資的一大步!

那麽問題就是怎麽分辨一個電影的排片率,或者電影的排片率究竟是被什麽控制的!眾所周知一件關於排片的大事是王小帥【闖入者】拍片不足1.5%,簡直就是夾縫之中求生存,這樣的電影怎麽會獲得好的票房!

(【速7】在國內公映,光「零點場」就超過1萬場,到了白天其排片率又接近60%,達到8.46萬場,一天的放映總量超過9.5萬場創歷史紀錄,首日直取近4億票房。相比之下,王小帥執導的【闖入者】盡管口碑上佳,但首日排片不到1.5%,全國只有2000多場放映,首日票房僅50萬,幾乎被判了「死刑」。)

1.上座率

這個很好理解,一個電影前期的拍片安排的再緊湊也會因為上座率而增減排片率,很簡單的比方:【哆啦A夢:伴我同行】剛剛上映的時候排片不足30%,而後因為票房良好,上座率高。第二天就將排片增加到30%以上。

一增一減,看似普通實則有著很大差別,因為縮減放映場次就代表著影片熱度在往下走,往往剎不住腳,一瀉千裏;增加場次則是芝麻開花節節高,而且一票難求往往會給人造成一種「這個片子牛到不行」的錯覺,大家容易一窩蜂地往上哄搶,【北京遇上西雅圖】和【狼圖騰】等片就是代表。、

2.觀眾喜好

影院會根據一部電影是不是會有更多人來為他買單而增加它的排片率,這種根據常常需要各方面來體現:比如某部影片的提前點映場是否爆滿、觀眾反應怎麽樣;它的宣傳推廣攻勢是否強大、海報和片花等物料是否足夠吸引人;另外就是它與年輕觀眾是否走得很近。有著多年排片經驗的唐秀霞說,一部影片上映前,她經常會去網上搜集大家對它的評論,如果評論夠多,不論是罵還是贊,至少說明它關註度高,就要加以重視。

而上映第一天之後,透過觀影人次就可以更直接準確地看到影片前途和觀眾反應,影院經理會適時加以調整,人多的加場,人少的減場。

3.排片有內幕,酒桌文化成典型

估計你很難想象劉德華和黃曉明為了自己的電影能排上,幾乎上映前的一段時間,日日陪酒。滿足各種拍照需求只為了讓影院經理開心,而博納董事長於冬也曾笑話說,排片也是靠酒拼出來的

4.排片有內幕,返點加紅包

有酒桌文化自然也就有紅包文化,高額的返點和試下的紅包也會讓影院給排片做一些傾斜

5,排片有規則

一邊是各種因素,一邊是各種情誼,影院當然會有自己的考慮,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規則第一:比較火的大片,像今年的【復聯4】一般都會安排在黃金時間,而小片就會安排在半夜或者早晨這樣的時間,觀眾少,票房也就低

規則第二:時間短的電影更受喜歡,能更少時間帶動票房

規則第三:3D的票價更高,更優選

規則第四:大廳留優質,小廳放特權

規則第五:按照節日來大量排片,七夕,情人節,元旦排愛情片(心跳)。父親節排劇情片(平凡老爸),國慶排軍事片(90雄兵),春節排大片熱門片等等

其實在國外來說更多政府參與到排片之中來帶動電影市場的發展,但是目前國內並沒有這樣的講究,所以也就有的影院另可一天只排一部熱門電影也不願意去選另一個

總而言之,電影制作能把握的就是盡量把電影拍好展現給觀眾才是獲得排片的最好途徑。而不是為了商業回報更多的是價值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