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聽說過華西雨屏嗎?
由於曾多次經二郎山自駕往返雅安至瀘定一線,體會很深。我還寫過一篇散文【翻越高山的期待】,說的就是多次翻越二郎山的體驗。二郎山是一座分水嶺,在二郎山的西南面的瀘定,是陽山面,氣候幹燥,陽光充足;而在二郎山的東北面,則是陰山,植被茂密,常年陰冷潮濕。因此,每次穿越二郎山隧道時,都會感覺到兩種截然不同的氣候的巨大反差。瀘定那一面,經常是陽光燦爛,穿過隧道之後,夏季往往是陰雨天氣,冬季不是大霧彌漫就是白雪皚皚。
以下內容轉載自:地理沙龍號
四川省地處中國一二級階梯交界處,四川的西部多山地高原,跨過橫斷山脈之後,西部就屬於青藏高原的組成部份,四川的東部為四川盆地,內部為成都平原及川東嶺狀丘陵分布區,地勢相對低平。在成都平原與川西高原的過渡地帶,也就是在綿陽市、德陽市、成都市、眉山市和樂山市以西,岷山、邛崍山、大雪山、夾金山、大小相嶺和大涼山一線以東的地區。
這一地區是一個呈南北走向的狹長地帶,東西寬度大約為50至70千米,南北延伸大約為400至450千米,這一地區的降雨具有顯著的地域特色。這一地區的年降雨量大約在1200毫米至2000毫米之間,超過了中國絕大多數地區,降雨特征表現為多暴雨,而且夜雨居多,夜間暴雨是白天的三倍以上,經常會終日陰雨連綿,雲霧籠罩,好像總有下不完的雨,被當地人稱為「天漏地區」。
這一個狹長的地區在氣象學上被稱為「華西雨屏帶」,用「雨水的屏風」來形容這一帶狀分布的降雨多雨帶。那麽,是什麽原因造就了「華西雨屏帶」呢?究其原因,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當地獨特的地形,這一南北延伸總面積大約為2.5萬平方千米的區域內,地形急劇變化,從地勢低平的成都平原,往西海拔迅速升高,進入到高海拔的川西高原,地勢的相對高差在2500米以上。
由於地勢起伏大,當攜帶暖濕空氣,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剛好與來自西部高原上的冷空氣在此交匯。而落差巨大的地形,阻擋了暖濕氣流前進的步伐,水汽被迫擡升,形成了豐富的地形雨,使得這一地區年降雨量十分豐富。在雨屏帶內部的橫斷山脈地區,分布著許多的山間谷地和盆地,水汽難以擴散,從而形成多雲霧的現象。
至於,夜間多暴雨的發生,主要是受到山谷風因素的影響,在夜晚時,盆地和谷地內氣溫較高,空氣做上升運動,容易冷卻凝結形成降雨。「華西雨屏區」的形成是由於地形對季風的阻擋,導致行進緩慢,有一定的「準靜止鋒」現象。中國西南地區的昆明準靜止鋒,以及新疆的天山準靜止鋒,也是由於地形阻擋了季風,形成原理上有一定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