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长安十二时辰】里为什么第八团活下来的人后来都过得那么惨?

2019-07-24影视

看了一下回答,情绪化的内容太多。不想被人带节奏。我结合历史背景聊一聊这个问题。

(轻微剧透,如担心影响观剧感受,请直接跳转至第三部分。)

一 张小敬「十年陇右兵」当的是什么兵?

关于唐代兵制的变化,历史爱好者都知道: 府兵制破坏,募兵制兴起。

但实际情况比这个复杂多了。我们需要再记一个稍微复杂点,但更符合历史真相的结论:

唐代前期的主要军队应为府兵和兵募 , 讲到转变 , 可以表述为轮番 、差替制的义务兵——府兵 、兵募 , 变为召募制的雇佣兵 (或叫职业兵 )——长从宿卫 、 长征健儿。 [1]

首先我们要对「府兵」「募兵」有一个基本认识。

「府兵」好说,【木兰辞】里边所谓「军书十二卷」,讲的就是这个事。在军府名单上的这种都是府兵,平时为民,战时当兵,装备自备,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是这样一种军民合一的制度。

「募兵」复杂一点。因为当时还有一种「临时招募老百姓当兵」的制度,正史里叫做「兵募」(【资治通鉴】常简化做「兵」,引起了很多误会),跟后来的「募兵制」容易搞混。这种「兵募」的特点是:

兵源: 「户殷 、丁多 、人材骁勇」。有钱人家,男孩子多,而且本人能打。

性质: 自愿当兵,个别强制征发。基本上是义务兵,不是职业军人。

服役时间: 一般2—3年,后来逐渐延长到4年、6年。定期更替。


张小敬、文无忌、老三他们,显然不是这种「兵募」。

他们当的是什么兵呢?

张小敬和他的兄弟们是「旧历十三年第一批募兵」,而且一当就当了十年,这里边的「募兵」是「 长期 招募老百姓当兵」这层意思。

从「军民合一」「 临时 招募老百姓当兵」发展到「 长期 招募老百姓当兵」,确实是玄宗朝乃至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个大变化。

史载,开元二十五年,「尽以长征健儿代替兵募为镇兵」 。

什么叫长征健儿?

这可不是二万五千里,这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啊!

张小敬和他的兄弟们实际上是这批人,他们有个特别拉风的名字——「健儿长征边军」 。这时候他们已经不是义务兵了,而是职业兵、雇佣兵。性质变了,退役的待遇跟「府兵」「兵募」相比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二 那么他们退役之后为什么过得惨呢?

从制度史的层面看,有以下几个原因:

1.朝廷说到做不到

唐代前期政策是悬赏募兵 , 奖励军功。越到后来越糊弄,朝廷说到做不到。不能认真执行勋赏政策。打仗前说的好好的( 军将号令 , 并言高官重赏 ),仗打完了就不算数了,活着的被当做罪犯对待(枷锁推禁 , 夺赐破勋),死了的更没人管。

虽是天灾,但正常的勋赏制度被破坏,抚恤政策落实不到位

原著里的萧规(龙波),姐姐一家被地方官员迫害致死,自己求职不得,申诉无门。剧中的丁老三,回家后也发现亲人惨死。首先是因为正常的勋赏制度被破坏,政策不能有效落实,退役老兵在家乡毫无话语权。

2.勋官不值钱了

唐代前期,军队能打,见谁灭谁,士兵获得军功既有动力,也不困难。比如我们都熟悉的薛仁贵,就是当时靠军功,从基层士兵奋斗到一代名将的典型。有军功了,即使没有实职,一般也能授个勋官 。唐代前期的勋官还是比较管用的,不仅有实在的好处(比如获取勋田 , 优免租庸调和杂徭 ),还能提高社会地位,受人尊敬。后来因为滥赏严重,是个兵都给勋官,所以到玄宗的时候,勋官已经不值钱了。退役的募兵,因军功而获得勋官,既得不着好处,也不受基层官员待见,还得继续承担各种差役,与一般老百姓没区别(频年征役 , 唯取勋官 , 牵挽辛苦 , 与白丁无别 )。

枷锁推禁 , 夺赐破勋,与白丁无别

文无忌被强拆,有哪里看出来他有军功而受待见呢?即便「册勋十二转」又有啥用呢?

闻无忌没死在战场,倒死在长安了

3.上层统治者轻视武功

国家承平日久,又提倡以文入仕,出将入相的少了。上层统治者都这样,那么整个社会风气也就受到很大的影响, 社会上尚武风气就逐渐丧失了。

4.募兵的成分也变了

早期招的都是富裕人家,而且要求是多丁,玄宗的时候,有钱人家不愿意当兵了,兵士的成分从有钱有地的农民(主户、农业户)变成了没钱没地也不种地的人(客户) 。这时候当兵已经和农业生产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当兵已经成了破产农民的出路之一 。

剧里的萧规(龙波)不种地,属于「客户」

张小敬和他的兄弟们,如果不去当兵,事实上可能会更惨,因为连出路都没有。

5.兵的性质也变了

最早是自愿,后来强制征发越来越多,到睿宗时 , 普遍实行 「 差点勒遣 」。虽然最后变成了「招募」,但是强制的成分一直都有。有钱人早就跑了,抓来的是什么样的人不难想象。杜甫的【石壕吏】犹在耳边啊。

6.服役的时间越来越长

唐初的时候行军打仗是临时征发,看诏令,一般最多也就两三年。戍边是定期差替,时间也不长。即使后来一直延长到4年、6年,但终究要替换的,总有个盼头。玄宗朝定期差替的制度维持不下去了,年限满了也不放回去,被以自愿为名强制扣留。所以好多人即使退役了也都不愿意回原籍了,跑吧!亡命之徒也比再被抓壮丁强。

亡命之徒也比再被抓壮丁强

7.恶性循环

朝廷除了负担募兵的装备,还要负责兵士及家属的生活费用 。开元时期的理财思路是藏富于民,当时社会虽然富裕,但是国家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钱。军费支出大增 , 造成国家财政困难,那么就只能加重对人民的搜刮。长此下去,恶性循环,社会矛盾也就激化起来了。

三 结语

所以,这个故事连起来就是: 张小敬和他的兄弟们,本来就是没有出路的苦人,应募成为长征健儿,虽然挣得军功,衣锦还乡,但是因为国家政策执行的不好、社会风气不喜欢他们以及军功不值钱,并不被人待见。而他们在经历了多年战争之后,本以为自己守护的人,生活多少会好一点,却发现官府对老百姓的剥削更加严重了······

然后,【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就正式拉开了帷幕。

第八团的弟兄们即使生计惨淡,毕竟是安西铁军,能打。长安的禁军相比之下真的就弱爆了吗。张小敬能单挑右骁卫,到底是主角光环?还是有别的原因呢?请移步:

看了本答及其他高赞答案下的一些评论,想多说几句。

我们一般可以想象的历史只是明清的历史 。唐代及唐代以前是 贵族社会 ,跟宋元之后完全是两码事。当时的历史真实,是超越大部分人的历史想象力的。虽然人性这个东西是不太变的,但是在特定社会结构下面,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判断、行为准则,以及社会阶级的构成、运作的模式、产生的问题,离我们能够想象到的,相差很远,区别很大。

好多事情,不是你套用你的逻辑就能解释通的。你必须用历史的逻辑来看问题。

小说也好,剧也好,都是给我们现代人看的,必须呈现一个我们可理解的社会,不可能也没必要还原历史的所有细节。

历史可以为殷鉴,但不该被误用。尤其不应该成为宣泄情绪的出口。你可以联系现实,但拿历史说事就没劲了,再把这种联系当成历史的本来目的,这就是想当然地没劲了。

有人要说了: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这么说你就有理吗?你确定你理解这句话吗?

对不起, 这话本身就是对历史最大的误用

因为这话不是字面的意思。克罗齐说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1 我们为什么研究历史?历史研究 起源 于对现实生活的兴趣和关切。

2 历史研究的对象和我们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跟自然科学不一样,历史研究的对象和我们是密不可分的,历史要研究的就是我们自身,历史研究的主客体是 同一 的。

超出以上限度的理解和解释,比如说:太阳底下无新事、历史都是惊人的相似、借古讽今、借古喻今、乃至含沙射影等等······对不起,这些表述 不属于现代意义上的历史学所讨论的范畴。

历史有历史的焦虑,现实有现实的焦虑。但历史和现实不是靠情绪联系在一起的。你我可以和张小敬共情,但是张小敬解决不了你我的问题。

大家代入感不要太强。切勿自作多情。

相关链接

前情:

闲情:

矫情:

参考

  1. ^ 唐耕耦:【唐代前期的兵募】,【历史研究】,198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