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哪里能看到完整版【职场诳人】?

2023-11-13影视

写了五集的观感,整体来看还是挺有意思。

职场诳人 EP05:小学阶段有必要期中考吗?

这一次想找出两位卧底的私立小学老师,其实标准还是比较容易的,一个就是学费的问题,另一个就是研学的问题。

对于未成年孩子来说,他们其实找回了自己的童年,那就是在双休日他们是可以玩游戏的,你看人造童年给你硬生生掰出来了。

所以公立学校的老师一般也不会有怎么上课,因为老师也是年轻人也要玩游戏啊,也要在网上疯狂冲浪啊。

不过这或许是对年轻老师们的一个奢望,因为老师们自己又周末的工作要完成,继续教育学习又是漫长的道路,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就是:终身学习。

如何做到终身学习呢?那你不得参加各种会议,发各种论文啊。当然这都还是好的,毕竟学习是可以提升自我,他的就是承担一些非常碎片化的东西,和你的学习教育完全没有任何关联。

其实这个话题和前段时间知乎上流行的一个热点,就是老师们总是在抱怨自己承担了很多不是教学的工作,如出一辙。

正所谓非教学任务超负荷,想要安安静静的教书,基本上不太可能——小学老师或许还好一点,但如果是中学老师就会面临更多的麻烦、通知、要求。那要做的什么app呀,打卡呀,截图啊,填表啊,情况摸底呀,等等等等,真的是数不胜数。

有的时候老师被迫要通过学生去要求家庭必须要完成什么样的事情,不管是表格、访谈、视频还是各种各样的事项。甚至看起来和学校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事也得去做,这确实没有办法。由教育部下发分配到各个学校,再由学校落实到各位老师身上,因为毕竟孩子就是一条非常好,方便拿捏的线嘛。

虽然看起来有明显剪辑的痕迹,很多信息残缺不足,但是依然可以给人的感觉就是减负似乎是个寂寞。

这个减负确实减出了各种新意,主要是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词汇库。这一期的名词解释明显比往期多很多,高段低段延时服务晚托研学班,好家伙,拉出来各种各样的五花八门都有。新的口号也都跟上了,减量不减质。

所以「家校共育」这个词听起来像另一个新型笑话,怎么个共育法呢?就是不断填表打卡拍照。

不过好像说的也很有道理,老师要成为各方面的全才,什么样的活都能接,这样才能教出来的孩子也是符合新形势下新常态下创新型综合性的人才吧——这个说法怎么听起来那么怪呀。

在教育的过程中,孩子们所接收到的新的东西是什么呢?

我想一方面是来自于网络的,也就是如同波兹曼所说的童年已经消逝了,孩子们所能接收到的信息是和成年人相一致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反过来为了保护孩子们的信息摄取,就把所有的大人观看都变成绿色健康小清新?这说不定又会培养出更多巨婴派的家长呢。

所以在节目中有很多老师都谈到短视频对于孩子的影响力,当然不只是短视频,现在已经失去了对他的攻击。现在小孩子们更喜欢玩的是游戏更加有参与感、交互感。短视频其实只是被动的观看围观不能够改变中国,但是交互可以改变自己。

另一方面就是看起来好像减负,但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会上很多很多课。社团活动兴趣班太多了,我看他们已经说了十几种。感觉根本就进入不了玫瑰色的高中生活呀,在小学时候就已经变成灰色了。

这些都是自愿的吗?是自愿参加,在众多选项里面你可以选择一个,而不是自愿可以不参加。

所以说这一次,不管是公立学校的老师还是私立学的老师,都没有取下口罩,似乎是在隐藏着什么东西。我想他们隐藏的或许就是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未知。

至于说到这个期末考试,反馈知识清单、乐考、知识闯关……虽然说听起来像是搞文字游戏,但是语言的表述也确实可以影响一个人对于这个事情的看法。德里达不就说过嘛,语言的命名方式是可以优先为这件事给出一种认知上的定义,而这个定义本身可以反向影响正在做这件事情的人,他所获得的价值共鸣。

但是如果只是能指的空转,学生最后能感受到的,恐怕就只有形式主义了。

这就让人想到维特根斯坦,曾经所说的一些话: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我们一旦逾越了语言的界限,我们所说的东西将会变得没有意义。

所以由各种各样的新词塑造出来的形式的游戏规则,会对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我认为可能会比短视频来的影响更糟糕吧。

学习不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教育本身也应该是快乐的事情。我一直觉得【暗杀教室】是一部非常好的漫画作品,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去认真阅读,里面当然有非常多的高压环境,也有为了竞争而持续拥有获得感的好奇。但是这个漫画对老师的要求可以说是非常高,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做杀老师的。

不过得出是小学老师呢遭受到的打击更多还是来自于孩子们进入学校,从个人生活向集体生活过度的第1道坎,同时他们的身上还有着旺盛的活力,不会完全习惯在题海之中。所以有一个问题就是说,最麻烦的孩子到底怎么处理,还能怎么处理呢?只有不断的奉献自己的爱,可是这种爱要怎么具象化呢?这就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日夜忧心的问题。

职场诳人 EP01:出轨还分等级吗?

知乎出品全新的节目就这样上线了,这次看起来更像是一场找出卧底的游戏。

伴随着知乎提出新职人赛道,其实我们应该看到现在的职业细分真的是越来越多了。这意味着我们逐渐进入到一个高速发达的现代化社会和持续不断向着后现代化进展的文化状态。

现代化社会的一个要求自然就是专业细分,工作细分,这样可以为每个人都获得一个他人所在的职业对口。但是这种从整体到部分的肢解,也就在将人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和原子化,似乎你掌握了这个职业的深度之后,就可以在这个社会更好的生活。可是在前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似乎可以会很多东西,他也可以从事完整个职业所需要的前后链条。

所以马克思就提到一个相似的问题,那就是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劳动者就会越来越异化,这不仅是劳动者和劳动关系、劳动者和劳动内容,还有劳动者和劳动者的三重异化。

早期的异化尚且可以维持一个庞大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运行,可是随着异化的越来越严重,人们逐渐变成了像卡夫卡所描述的变形记那样,格力高里到了一定程度就会突然之间变成甲虫。

所以职业也变得区格化越来越多,但是对于职业所描述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通识化,以至于我们最后会形成一个对于「π型」职业者的素质需要。

当然似乎都可以统称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但传统的职业也不断区别化,看起来名字相似的职业会带来完全不同的规划路径。

其实我也面临着名称相似内容却不同的难题,我的专业是美学,和美术学关系差别非常远,总是会被很多人误解。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写一篇回答,讲述一下我在这段时间内学习美学新知识得到的结果,以及讨论一下为什么和美术学有如此大的不同。当然这其中还有很多的不同美学、艺术学、文艺美学、文艺学,一两个字的差距,甚至我们考题都不太一样。

第1期节目其实也是知乎的一个内容大头,情感。

知乎情感区永远占据着流量非常巨大的讨论空间,这里面有很多个人生活问题,有男女双方的情感需要,有很多现实经济上的需要,林林总总不约而足,我们可以借用法律的信息来分析当前的局势如何破局,也可以借用关于婚姻爱情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来分析当事人处于哪种情感阶段。如果这些都不会,当然你可以用自己朴素的生活经验和对于情感生活的想象来提供一些参考的价值。

我觉得知乎情感区所带来的交流互动,其实与其他社交平台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同,就是看起来是很小的问题,总能够吸引到很多不同答主的系统建议,而在其他的平台,人们提出自己的情感困惑,得到的往往是简短的评论。

所以说有问题才有答案,而相处到最后也会或多或少产生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就会变成我们不断推动亲密关系,不管是向前进还是一别两宽,所带来的反思的部分。

只是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具有感性经验和理性知识结构的结合之后,就会变成一份职业。

我们说婚姻咨询师和离婚律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在这期节目中谈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对于法律条文的熟悉程度。所以我们的4号朋友小爱就被发现了。

当然这是在后面三个问题,由职业者相互之间讨论的时候才发现的。而在前面三个问题中,我也很难区分到底谁才是离婚律师,谁才是婚姻咨询师。

前面三个问题所讨论的大多是工作状态是前台可能会描述的东西,当然4号小爱被发现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对待案件的第一思考系统的差异性,那就是【财产标的】。对于婚姻咨询来说,他们优先考虑的自然是情感,而对于离婚律师来说,首先这牵扯到自己对于这个案件的收费情况,然后还牵扯到他们想从婚姻程序状态走出去,这个财产当然也就是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有时候突然觉得婚姻咨询师似乎才是更加靠近感性的人的生活状态,而离婚律师却是更加偏向理性的一种裁决者。

当然这只有在线下面对面的时候才能感受得到,你想象一下,如果是以某种账号的形式存在的主体,这点差异就很难被发现了——毕竟人可以搜索相对应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借助ChatGPT这样的人工智能来找到类似的内容。

关于这期节目所提到的标题出轨到底是算一次还是多次,其实就在于这个行为是否不可撤销,免洗的出轨算出轨吗?不被人所知的出轨算出轨吗?实际上在不同的人心中所描述的情况是差别很大的。这一点其实婚姻咨询师和离婚律师会有相对不同的答案吧——出轨到一个划破退的程度就应该算得上是重大过错了,但是如果在可挽回的程度下,出轨这件事情本身是可以被进行更深入讨论的。

首先我在现实生活中是肯定不会出轨的,但是在我们美学的领域内讨论到出轨的这件事情以及文艺作品创造中会在对出轨这个行为进行描述,会得到更多的伦理学和哲学上的反思。

从【红与黑】到【包法利夫人】到【泰坦尼克号】再到【橘子红了】…有太多不同时期的情感关系所形成的讨论空间在面临人性是否得到舒展的反思。我们不能完全以现实的伦理要求去看待文艺作品,可是文艺作品所描述的影响是否可以自由开放呢?我们是应该走向一个对于文艺作品的包容,还是更保守的态度呢?

这就留待不断持续的反思了,反思越多,出轨可能性当然就越少,因为思想的劳动毕竟也消耗精力。

职场诳人 EP03:占星是一门哲学?

每期节目都有新变化,虽然看起来好像游戏方式是相似的。

本期节目最有意思的事情是,这一场类似于找出卧底的游戏过程,其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心理团辅活动。

就像【画眉丸】老师说的那样,在陌生的环境,以互相对话的方式寻求兴趣连接点,然后获得有效的沟通交流。

心理团辅活动更多出现在大学中,尤其是大一新生,刚刚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迫切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来组织一场又一场的团辅活动,一个打破心理坚冰,主动融入到这个社会交往的过程之中去。

在这期节目的播放过程中,我们其实就能看到这6位成年人相互之间用自己的行业知识搭建起一些相似点,并且透过这些相似的部分来形成一些连接,然后达成一个团队的融合。

作为观众,尤其是作为有心理学背景的观众,不光是要看这个综艺节目所体现的,节目效果就是隐藏和寻找还要看团辅活动是怎么样形成的,有的时候单靠玩破冰游戏不一定能成。可是以这种故意隐藏和暴露卧底职业的方式,反而会激发起大家相互之间彼此了解的兴趣。

游戏进行到第3集,我们其实能够看出来非常有趣的一个点,那就是到底应该是多说专业名词还是少说专业名词呢?

目前看来,专业名词说的越多,别人对你的职业认可度就越高。卧底成功隐藏自己的身份,就是因为他通过模仿一个不在此的环境,以大量的描述性语言,而不是体验性语言骗过了其他同行。

当然如果一个人的职业是双效的,就更加容易迷惑别人,比方说这次的卧底,他是心理咨询师的同时,又是一个占星师,怎么办?当然隐藏的就更好了。

职业之间的相似度和区别度是否真的那么重要呢?不一定,因为其实是可以做斜杠青年,如果你拥有,看起来有明显区分度,却同时比较熟悉的两份不同的职业方向,就会形成很多能力上的碰撞,这些碰撞又会给我们带来生活中更多的可能性。

我自己当然既不是心理咨询师,也不是占星师。

但是我当过他们服务的对象,我长期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咨询服务,同时也时不时的去参加过占星咨询,包括塔罗牌、OH卡。所谓久病成医就是如此。

我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到这两个职业底层逻辑的相似性,但是在活动交流的过程中的完全差异感。

我个人不是完全赞同影片中对于心理咨询师和占星师他们各自场域的感受。

在我看来心理咨询这个活动得以开启,一定是想要解决某个问题,就带有比较强的目的驱动——当然被其他的人强行带来的心理咨询除外。

心理咨询活动有困惑,这个困惑当然不可能一次性就全部得到解决,但是困惑是有被解开的期待在那里,所以需要方法论,需要找到迷失的问题,看透本质并且发起改变。

一般心理咨询活动,而不是心理治疗,那他/她其实会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最常见的就像节目中所表现的那样,大部分是就业、情感还有学业。

在我看来,一个人的抑郁症其实与社会结构失衡有密切关系。在【心灵的政治学:马克思主义和精神痛苦】(Politics of the Mind: Marxism and Mental Distress)中就提到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越是看重心理疗愈的过程,就越是会忽略社会性改造对于个人的巨大影响,其实很多时候只需要社会结构,从一个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机器的异化状态中被解放,让人获得一种自由感,人所产生的结构性的心理问题就会消失很多。

而反过来占星术是什么呢?

我觉得更多的是寻求某种认同,重要的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认同。不管是通过芯体结构,还是通过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联所形成的一种哲学联系,这都是为了强化自我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主体性价值。

「星丛」这个概念,还真是一个哲学概念。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曾提出一个著名的概念——「星丛」。概指对于某一事物的总体性概念不能否定其中每一个体的存在特性,概念也并非是所有个体存在背后的共相;相反,总体性概念的存在归系于其中每一个体的独特存在价值。

阿多诺也有一个星丛概念:一旦我们形成了理念(星座),理念(星座)也就对每个具体现象(星星)做了一次安排,或者做了一次解释,或者也可以说对它们的本原做了一次呈现。它不是虚构(andichten),而是构造(konstruieren)了自然的形式结构,亦即将自然中可为理性所理解的形式结构有条理地理解并表述出来了。

我在占星咨询中所感受到的环境其实就是于此,占星师对我的讲述在尽可能的搭建我与这个世界,我与远在天边的星体之间的精神连接。

心理咨询需要发现问题、改变问题。

占星咨询需要认识自我、认同自我。

当然不是殊途同归啦。

而且我觉得还有一点不同。

虽然心理咨询很多时候也是1对1的,在某个封闭的环境中,通过交流对话的方式来进行,同时有不同的流派,我自己也尝试过很多不同的方式,比如说房树人、罗夏墨迹测试、对话治疗、意象生成治疗等等。

但心理咨询是可以进行团辅的,它可以在以一对多的方式中,透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气场的碰撞,形成一个氛围,这个氛围感可以让对咨询者之间有情感上的共鸣。

占星咨询却很难在多人中进行团体咨询,因为很多人其实想寻求到的认同感,它是非常具有独立性个体性的,不管是星体的运行还是星座与个人情感的呼应,这些部分都相对要私密一些。

职场诳人 EP02:给明星当经纪人有多难?

第2期聊的是KOL与艺人经纪人,其实这是两个非常有趣的附着在新业态劳动者身上的职业的职业,因为KOL已经算是一种职业了,艺人也是如此,他们都是很大程度上生活在鲍德里亚所说的视觉平面中的单向度的形象化的存在

理查德戴尔在【明星】里就谈过类似的概念:

明星既是一种生产现象,也是一种消费现象,有一个当时的专用名词叫做营销明星( Promoting star),也就是俗称的星探。这是一套非常成熟的意识形态机器,它不断的推陈出新,而且精心且高效的进行运作。

大宗商品是大规模资本主义专有的一种商品,巨大的投资产业的合理化和系统的标准化,会赋予成效的,将明星制造成一种专供大众消费的商品。

只不过这期节目中,明星是以艺人的方式出现的,而另外一个KOL,其实指的是内容输出者,就是所谓的意见领袖。

这样的差别其实非常明显,因为对于艺人来说,他们需要尽可能多的以视觉的方式出镜,形成一套可以被观众所投射的形象特质,以便达成情感认同。而对于KOL来说,他们需要持续不断的输出内容,变成通过图文结合交错而形成的某种带有力量的传播。

这其实非常有趣,因为我们倘若剥离掉艺人和KOL的网络属性回归本体,就会发现当我们开始分享自己所扮演的人设时,就会成为短暂的变成艺术。

毕竟安迪沃霍尔说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15分钟的明星。每个人至少也会有15分钟时间成为艺人。

而当我们开始不断的分享自己成长生活中的内容和信息的时候,那其实就是一种不断向外输出的过程,也就是KOL的本身。

KOL这个词好像在知乎内部不是这么叫的,而是「PU」,张宁老师说: Professional User,也就是配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所形成的新职人。

在新职人这条赛道上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专业生活,似乎是不需要经纪人的,只需要自己拥有身处这一专业领域和工作场域的经验,并且将这个经验由感性的体悟变成理性的表达就足够了,不需要经纪人再增加一道产生信息杂质的中介。

而艺人则是相当需要有经纪人的存在,才能够形成一个完全更加靠近大众喜好情感需要的角色,也就是里面谈到的那个问题:人设。

从某种程度上说,Kol不需要人设,你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情,就是终身学习—终身成长。因为kol的人设崩塌只有一件事情,就是自己的专业能力素养被质疑,被抓到硬伤——当然其中有洗稿、抄袭和错误信息的拼凑。

KOL是同路者,不是憧憬者。

因为KOL总会实行同行交错检验的方式,来不断确认这个人他在这个领域的专业程度——这一方面,知乎拥有可以完全取代KOL经纪人的优势。高强老师就说中国消费市场正在重塑过程中出现了五大趋势,分别是精英群体扩大、高端化趋势、选择更理智、产品为王和本土企业崛起。这就意味着随时都需要能够跟上时代知识更新步伐的kol,只要你不学习,人设马上就崩了。

艺人是憧憬者,不是同路者。

成为一个艺人更多需要的是魅力( charisma),是韦伯所说的:一个人的个性的某种质素,它使他不同于普通人,他被认为天生秉有的,超自然的、超人类的,或至少表面上是十分稀有的质数。一个艺人的魅力将要如何长久的持续下去呢?像KOL那样输出内容肯定是不行的,他需要扮演两种不同的模样,一种是作为流行的、梦想中的、人设般的模样;另一种是在影像作品中成为「他者」的观察者的模样。这二者都不是这个艺人本来真实的模样,而是交替的成功神话与普通人神话错位而成的模样。

所以艺人既需要具备(扮演)强烈的成功性,也需要具备强烈的寻常性。它们应该成为一种社会典型概念,成为群体制定和使用的角色行为的集体规范,是一种人们被期望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如何行为的理想化观念。

我认为这里面的有趣的点就在于,艺人经纪人需要扮演自己是KOL经纪人,那么他的做法是什么呢?答案就如同油炸火龙果老师所说的那样,他们会用更加专业的名词来让别人与之产生相似点的共鸣。

可是问题也就在于此,因为这第2期设置的8个问题都给我们一个非常相反的导向,那就是大家要尽力去扮演自己是艺人经纪人。

仔细揣摩一下,是不是整个流程设置了三重不同的综艺错觉呀。KOL经纪人需要装作自己是「艺人经纪人」,但问题又是导向「KOL行业内部」的,这时候如何说出似真非假的话呢?

但这也正好符合了,现在互联网所塑造出的新媒体的一种模样,那就是真实与虚像之间相互交错结合,并且产生出的一种迷幻现象。

在这期节目中你还会看到非常有趣的货不对板的现象。

在节目的开篇,筛选了很多看似如同八卦般爆料的信息(就是经纪人和艺人结婚这个问题),这些信息从未出现在正片中——其实我们很难想象一个KOL怎么和经纪人结婚,当他的生活被感情所占据之后,他对于所需要输出的内容,专业度就会被大幅度挤占——可是如果是艺人不一样,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塑造人设或者表现「纯爱战士」的方式显现出来。

但不管KOL还是艺人,他们都需要出现在公众视野,被流量持续关注,经纪人则需要尽可能隐藏在阴影之中。

职场诳人 EP04:以前的简历都写错了?

没想到这期节目竟然触发了隐藏规则,那就是被全票投中。我在思考这期节目中的两个职业是否有明显的职场差异,才导致埋伏在职场中的卧底很快就被发现了?

感觉HR与职业规划师在大众眼中似乎都是相似的职业,那就是「人事」。不过仔细思考一下,确实完全不同。

职业HR与职业规划师,看起来正好是可以衔接一个求职者的首尾两端,每一个人进入到学校中都是一个相对迷茫的状态,只有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够形成对于自己未来职业生涯那么重视规划。

人生的职业规划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更宽泛的可能性,更多的能看到更加多元的世界,直接规划师所做的工作就是了解这个社会有更多不同方向的职业,通过这些职业进行对于成长者的个人特质的对接,包装和培训。

而职场HR则是在他所属的那个领域的垂直度,得以分辨这位求职者是否真的拥有适合自己所在的公司的能力匹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职场HR不需要知道并非他所在的那个职场概念光谱之外的其他职业。比如一个做文化产业的HR,自然也没有办法发表对核物理或神经医学方面职业HR的意见。

我其实非常好奇,有没有一种职业规划是成为职业规划师,或者一种职业规划是成为HR呢?

是的,如果能够做这样的职业设计的话,就会发现其实没有人会将自己的职业如此规划,于是反过来说。R就变成了一个可能会被随时能替代掉的位置,而职业规划师则会变成不断去帮别人发现自己职业成长需求的位置,而对于自己来说,他的目标是不是就是不断帮助别人呢?

节目中还是谈到对于自己所从事喜欢的工作,要有心流时刻,但是在节目的讨论过程中,似乎无论是HR还是职业规划师都没有办法进入到他们所在的这个职业位置的心流时刻。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啊。

这就让我想起西奥尔苏尔兹和弗里德曼对于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这个概念的讨论。人力资本的形成有一个非常经济学的说法,那就是:应该由谁去投资人力资本,又应该由谁来享有人力资本所带来的收益呢?更进一步的说,政府对于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后,投资的回报应该归个人所有吗?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学校中所获得的教育资源当然,既可以说是依靠自己的能力所进入的高等院校,也可以说是由政府所提供的教育配置。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进行下去,舒尔兹就会得到一个非常奇怪的点,那就是如果每个人自身就是自己的生产资料,处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核心的假定存在的矛盾就消失了,工人就是事实上的资本家,因为他们掌握了自己的生产资料,是的,生产资料直接就等同于人力资本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再向前走一步,企业所产生的雇佣成本转移到员工身上所造成的费用,好像就合情合理了,是不是非常奇怪呀?

我想这个可能也是HR与职业规划师在底层价值观逻辑上的某种冲突。

因为HR必须要想办法让求职者认同一个观点,那就是他与公司、与这个行业共同成长——这样人力资本,生产资料和所在的行业就是一体的。而职业规划师则不然,他会始终强调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个人不需要首先与公司共情,你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在匹配自我兴趣和执行力的情况下,勾勒出一副最适合你的职位。

那么如果我们站在这样的价值观的差异上去考察gap year就会发现。如果可以让个人更舒服的享受这个世界,而不仅仅是有所心得有所成长,一定要有所收获的话,那gap year就是无关紧要的东西,因为一个人的一生几十年,gap year一年又如何?但是假如我们又回到了劳动神圣这个概念上,来说的话,那么从事一份职业就变成了你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要去完成的东西,那你不能够gap year,你必须要去了解这个行业进展的最新动态,必须要随时的跟进,你只是不上班而已,不代表你不学习。

当然这里有一个例外,gap year如果是为了考公考编。考上了一切都没有问题,要是没考上,这就是巨大的沉没成本。

当然在写简历这件事情上,特别有趣。

像我也从事过很多次求职,也帮助HR筛选过简历。看的太多了之后我会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非常功能性的角色,一定会优先考虑这个人和对应职位的匹配度,于是就会变成越来越效能主义化,我们(HR)想要的是一个能够直接上手的人力资源,而不是一个人。

那么如果在简历里写「每天都会唱歌30分钟」,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节目中我们看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喜欢虽然不一定代表可以选择,但是至少说明这个人是生动的,活泼的,而当我们对于这种极具个人性的表述表达强烈的不喜欢之时,就会不断的将自己也变成了整个规训系统内的一份子。所以说不管是躺平还是摆烂,又或者是内卷,都是在这个系统内部持续运行的结果,它是更像一个庞大的意识形态机器,而更不像一个拥有活生生的人的行动。

我也不太认为一个人的性格特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应该索取完成的旨意,这就意味着实际上我们的性格是为进行某项职业而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将我们的某个性格特质与我们的人生发展、个人的生活感、诗意感,所匹配的。——当然本来MBTI就是一个将人格与职业相绑定的人格测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