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为什么电影里美国人开的车都很一般?

2016-04-04影视

如果是2000年左右,能拿手机的人,都是生活层次比较高的,大老板们会那个进口的上翻盖的,打完电话「啪」的一声合上手机,相当气派;买不起上翻盖的人,可以降低点档次,买个下翻盖,虽然没那么气派了,但是毕竟还有打开合上的动作,也不赖;买不起进口的,可以买国产手机,虽然丑了点,但总归是个手机,随时随地能打电话,比整天跑公用电话亭的人还是要从容很多。当然,实在买不起手机的,还能买个小灵通,虽然号码不是138开头,但总归还是比没有的好。

那些年,拿什么手机,某种程度上就是身份的象征。

但是到今天,手机已经全民普及了,小学生都有手机了,手机再也不能体现身份了,集团CEO拿个3000块的华为,没人说掉价;打工小妹拿着5000块的苹果,也没人说炫富。

一个东西一旦普及了,就不存在身份属性了,更多的是各取所需。

我们国家汽车还没有普及。买车对很多家庭来说还是一件大事,而买什么价位的车,也是很重要的。对大部分人来说,都会在承受范围内尽可能买更好的车,有一些年轻人甚至会买超出个人承受能力的车来满足虚荣心。所以在当下的中国,车的水平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水平。

美国的汽车已经普及了,基本上人人有车,注意我说的是人人有车,不是家家有车。绝大部分人成年之后,就会有自己的车,除了很少的地方(公共交通便利,出行不需要车)。车对于一个人人有车的社会,就像我前面提的,手机对于一个人人有手机的社会,自然是不会成为身份象征,各取所需最重要。

当然国内情况也在慢慢的发生改变。比如我在上海的感觉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车只不过是代步工具,不需要花额外的钱。我有个朋友年入百万,老婆也是大几十万,他家一个二十万出头的mpv开了五六年,出行更喜欢打出租。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会变成普通消费品,生活回归生活本身,汽车不再会成为身份象征。我相信很近的将来,我们国内的影视作品里面,也不会过度去渲染车子的层次。

最后再说一点,以上所说的,都是针对普罗大众,那些花几百上千万买车的富豪,车还是他们的身份标志,花二三十万买订制手机的富豪,手机还是他们的身份标志,毕竟对于这部分人,身份是很难自然流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