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哪部电影或书中的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2023-05-23影视

著名灾难片【火烧摩天楼(The Towering Inferno)】中的虚构的世界第一高楼Glass Tower。

电影海报即包含了一张大厦起火场景的俯视图 图片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552781982/

虽然在现实中不存在,但是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大厦被赋予了不少相对具体的设定。

大楼的高度

Glass Tower的高度为1688英尺(约合515米),对比如今国内已经建成的一票高楼,它略矮于中国尊(528米)。在今天,这个高度对于高层建筑而言最需要考虑的仅仅是经济性层面的值不值得,而在电影上映的1974年,世界最高的大厦还是于前一年正式落成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442米)。再往前则一直是1971年落成的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417米)。考虑到建筑行业真正开始向五百米大关发起冲刺是在21世纪后,对于70年代的人而言,如此高耸的建筑自然是视觉冲击力巨大的。

片中的旧金山市天际线,正中间的Peerless Tower(图中第二高楼)和Glass Tower均是特效制作的虚构建筑 图片来源:https://www.vaultofculture.com/vault/towering/glasstower

事实上,目前的美国的第一高楼,新世界贸易中心一号大楼,其1776 英尺 (541.3 m)的高度有一大部分也是靠顶部407.9英尺(124.3米)长的构筑物才摘得此桂冠。如果从真正的顶层屋顶开始计算高度,美国至今还没有真正能匹敌Glass Tower的高楼。

新世贸中心一号楼 图片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One_World_Trade_Center#/media/File:New_York_(33224081040).jpg

而故事发生地旧金山市由于处在地震带,虽然高楼林立,但是也未曾效仿纽约、芝加哥等地在天际线上疯狂角逐「世界第一高」乃至「全美第一高」。目前的市区第一高是赛富时大厦(Salesforce Tower),仅高1070英尺(326米)。在可见的未来,旧金山的天际线大概不会有较为激进的突破。

电影中两座大厦放在21世纪的旧金山天际线也依然鹤立鸡群 图片来源:https://www.reddit.com/r/bayarea/comments/xqfpm1/what_sf_would_look_like_today_if_the_glass_tower/

历史背景与灵感来源

电影制作与诞生的年代,适逢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逐渐主流化,而现代主义建筑与城市规划理论也因美国失控的郊区化和旧城区再开发而面临全方位质疑的时代。就在电影上映的同年,【1974 年住房和社区发展法案】颁布,此法案提出了「 社区发展拨款(Community Development Block Grant(CDBG)) 」计划,将城市的老旧城区的渐进式更新、参与式规划和中下层收入群体的居住环境改善视作重点。自此,持续了二十多年,以大规模拆除旧城区和失控的郊区化为特征的美国城市再开发开始刹车。电影中也隐晦地对美国城市再开发中房地产业的过热进行了质疑。

片中由威廉·霍尔登饰演的地产商(右)在火灾前沉迷于自己的高楼梦,急于获得负责城市再开发的参议员支持,屡屡忽视保罗·纽曼饰演的建筑师对电路设计问题和火灾隐患的警告

不过,毕竟是一部商业电影,要求其较为深刻地反思这种在房地产业和城市规划的重大过失,实在是勉为其难。而且,就像是建筑/城市规划史中近代的所有理论思潮一样,一切变化都是由小到大开始的。本片的取景和场景设计,正是体现了这个时代的建筑设计逐步走向后现代主义的细节。

大楼的造型

重温电影时,很多人对这座大厦的设计感到惊叹,因为在数十年后新建的高层建筑的造型常与片中的Glass Tower有不少相似之处。几乎可以说:这座大厦仿佛就是几十年后的超高层建筑的预言。

Glass Tower的细节 图片来源:https://www.pinterest.co.uk/pin/behind-the-scenes-of-towering-inferno--313422455316093871/
上海中心 图片来源:https://www.shanghainavi.com/miru/459/#google_vignette
威尔希尔大厦(Wilshire Grand Center) 图片来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威尔希尔大厦#/media/File:Wilshire_Grand_Center,_Los_Angeles_(July_2022)_from_Aven.jpg
水星城大厦(Башня Меркурий) 图片来源:https://mos-holidays.ru/bashnya-merkurij-v-moskva-siti/

但倘若因此就武断认为电影场景设计工作者比建筑师更能引领潮流,那可不对,这座建筑的造型和室内设计是受到当时或年代更早的建筑师的风格启发的。Glass Tower的造型,一种说法是受到了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未实现的方案,也是哈里发塔和在建的国王塔的灵感来源伊利诺伊大厦(The Illinois)的启发。

爱好者制作的伊利诺伊大厦方案的渲染图 图片来源:https://www.archpaper.com/2023/01/renderings-three-unbuilt-frank-lloyd-wright-skyscrapers-astonishing-detail/

室内设计

至于室内设计的灵感来源,答案则更加明确——电影摄制时,部分场景取景自上映前一年落成开业的旧金山凯悦酒店(Hyatt Regency San Francisco)。

旧金山凯越酒店 图片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Hyatt_Regency_San_Francisco

对这个外观感到陌生可能很正常,但是室内的照片绝对是能让人不假思索地说出建筑师名字的。

酒店中庭 图片来源:https://hiddenarchitecture.net/hyatt-regency-san-francisco/
电影中扮演重头戏的胶囊状观景电梯同样在旧金山凯悦酒店真实存在 图片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1506042474/

没错,正是以在酒店设计中将中庭玩出花而著称的美国建筑师 约翰·波特曼(John C. Portman Jr.) 。不仅Glass Tower的大厅在此取景,而且在一些诸如办公室之类的布景,这种以通高空间和棱角为特色的语汇也被延续了下来。当然,电影的布景是服务于剧情而不是建筑规范的,为了镜头的构图,很多棱角和台阶都做得较为夸张。

电影中位于65楼的办公室 图片来源:https://www.vaultofculture.com/vault/towering/glasstower

有趣的是,在旧金山凯悦酒店之前,波特曼虽已经凭借酒店中庭和观景电梯而知名,但先前的方案还都是直筒子设计。

亚特兰大凯悦酒店的中庭,波特曼成名作 图片来源:https://www.bizjournals.com/atlanta/news/2019/09/17/hyatt-hotels-sells-atlantas-storied-hyatt-regency.html

至于为什么旧金山凯悦酒店的视觉语言突然有了那么大的变化……一种解释是——波特曼是受一部电影启发的!

1936年科幻电影【笃定发生(Things to Come)】的一处场景,据称正是此场景启发了波特曼 图片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3166/

还有一处极为重要的取景地,即现实中坐落在Glass Tower所在地块的大厦加利福尼亚街555号(555 California Street)。Glass Tower的入口和入口前的广场均取景于此。

加利福尼亚街555号的入口 图片来源:https://sfyimby.com/2021/11/number-6-555-california-street-financial-district-san-francisco.html

模型

既然是在特效还以模型为主的时代摄制的电影,那么微缩模型自然就不可或缺。

拍摄用的模型 图片来源:https://www.vaultofculture.com/vault/towering/glasstower

呃……电影里金碧辉煌的大厦的裙房实际上不是特别好看,特别是考虑到两处取景地的形式语言相去甚远,为了在电影中不露破绽,把这个实际中不存在的大厦造型弄成这样,倒也不是不能理解(不过那个本该像加利福尼亚街555号的入口部分去哪里了?)。

模型由20世纪福克斯特效部门的负责人L. B. Abbott负责制作,高70英尺。为了片中呈现的各种爆炸等特效,这座模型的内部实际上是真正布满了各种管路的,甚至于,为了使得火灾更为真实,模型通过燃烧丁烷和乙炔来分别制造蓝火和橙火。

模型内部的管路 图片来源:http://www.thetoweringinferno.info/abbott.html
亮灯的模型,灯是由底层逐级向上打开的 图片来源:https://www.vaultofculture.com/vault/towering/glasstower
燃烧的模型 图片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363646080/

整部电影中特效的难关在哪里呢?不是灯光,不是大火,而是……结尾爆破顶楼水箱后大水倾泻而下浇灭大火的场景!毕竟,火可以在较小的比例下依然不露破绽,水可就不一样了。为了让水滴呈现出应有的效果,特效师们一度绞尽脑汁。

大水倾泻而出的场景 图片来源:https://www.vaultofculture.com/vault/towering/glasstower

所感

这部电影改编自两部小说:Richard Martin Stern的【The Tower】(1973 年)与Thomas N. Scortia和Frank M. Robinson共著的【The Glass Inferno】 (1974 年)。

作为高层建筑火灾主题的灾难片中较早的作品,【火烧摩天楼】似乎成了一座高山。伴随着电脑特效的成熟,后来也诞生了一些同主题的大制作,但它们已经彻底失去了这个前辈的吸引力。陷入了煽情和个人英雄主义套路的泥淖自然是当今大部分灾难片的通病,但对于高层建筑火灾主题的电影,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超高层建筑的兴趣早已大不如前。超高层建筑的普及之外,诸如很多超高层建筑在运营中暴露的「经济性不佳」、「空置率高」的负面问题,以及像「劳伦斯魔咒」这种把超高层建筑的建设等同于房地产过热的征兆的学说,加上高层建筑的观景等功能也有了替代品,导致如今高层建筑已经不再神秘化。

当然,电影工作者们在这部电影中也曾试图带给后世以警示。诸如对城市再开发的讽刺,对当时过热的高层建筑建设潮的批判等等,都是显而易见的。而片尾史蒂夫·麦奎因的台词「总有一天会使成千上万人丧命」,竟然一语成谶,在2001年的9月11日变成了现实,让人震撼。

电影结尾的台词,是警示,但更像是预言

但是,一场911怎能抵挡得住一些好事者「欲与天公试比高」呢?不要说亚洲部分赶上了时代的快车而大兴土木打破超高层建筑高度记录的例子,就算是911的直接受害者美国,不仅在短短数年后就在废墟上重新开工建造超高层建筑,而且新建筑比以前的双子塔还要高。

更有投机者,在空有一个庞大辖区而市中心建筑零散低矮的俄克拉荷马城也打起了主意,要建一座581米高、真正超越Glass Tower的体量的塔楼。我想,不论是赖特、波特曼这样的建筑师,还是电影的摄制组和原著小说作者,恐怕都不会预料到美国的第一高楼会坐落在中南部的一座内陆州上。

俄克拉荷马城的Legends Tower,誓要拿下美国第一高的头衔,在俄克拉荷马城的天际线上一柱擎天 图片来源:https://boingboing.net/2024/01/23/oklahoma-citys-legends-tower-to-be-americas-tallest-building.html

超高层建筑的军备竞赛似乎仍然没有结束。而比起恐袭和自然灾害,真正值得我们去警惕的,是这种盲目之中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设计的忽视。如今看来,「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这句话,一语中的。

土地被大量空置 沦为停车场的俄克拉荷马城市中心 图片来源:https://www.reddit.com/r/MapPorn/comments/11osbxh/space_used_for_parking_in_oklahoma_city_us/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