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大明王朝1566為什麽沒有表現張居正?

2016-12-21影視

因為, 當年編劇劉和平還打算寫一部【大明王朝1587——張居正與海瑞】。

前面淩羽中很系統很詳實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我贊了,感謝了,收藏了,也關註了。不過難免也有些知乎八股文嫌疑(玩笑),我具體挑幾場戲,用簡單通透的語言來說一說。

首先,如果題目不是釣魚,那麽我好生奇怪,答主怎麽會竟然認為該劇沒有表現張居正?

看看,選的演員賣相不要太好哦。

張居正全劇出鏡率如此之高,明明一直都在努力塑造(表現)張居正這個形象。


張居正出場就是閣員,清流這邊的徐高張,第一集就按歷史順序站好了。張居正上來就是正面形象,這也擺準了。 這是第一層表現,宏觀框架搭好,正面形象,人如其名。

譚綸進京,裕王見還是不見,高拱和張居正意見出現分歧。 高謹慎,主張不見,怕授人以柄,觸怒皇上,張居正則認為應該見,不見示人心虛。 一番話,說得深明大義,思量得又細致周全。 按照劇情發展, 張比高看事更準,更有潛力。

接著,清流裕王這邊的人。裕王,演員扮相化妝很準確,氣質優柔寡斷,身子看著又弱,短命相,家裏明顯是裕王妃明厲老成,將來要主持大局的,要是再知道點歷史(野史),就懂了,都鋪墊了,都鋪墊了!

看看, 裕王妃和張居正的對手戲,禮節上刻意持重,但鏡頭兩邊反打,發現身體姿態迎著對方,眼神也有了交匯,臉上的表情說明之於對方都有一絲欣賞。 草蛇灰線,用鏡頭語言點出人物與人物間的糾葛,但沒有刻意去營造曖昧的氛圍。這場戲是看破不點破,讓明白人會心一笑的拍法。



後面一場,張居正為了倒嚴,不惜讓浙江大亂(天下大亂形勢大好),裕王妃這時候出來打斷,講了一番道理, 大致說大明朝百姓都是王爺將來的子民,也是世子將來的子民,不能看著子民受難,君父袖手旁觀。裕王妃自己是窮人出身,當時一番話感人肺腑,讓張居正這些清流面有愧色。 這是背面敷粉的手法,以李妃的惻隱之心,暗寫張居正作為宰輔之才,內在權謀冷酷的一面。

這個裕王妃太能拿主意,為這個裕王還和佟湘玉摔臉色。


和嚴世蕃的一場對手戲,嚴世蕃拿三國時的神童孔融為例來斥責張居正,說張居正小時候是神童,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招來殺身之禍。張居正反問(全劇十大精品回復之一):「孔融是被曹操殺的,但不知我大明,誰又是曹操呢」。

總之天才少年嚴世蕃也是說(si)不贏張居正的。

這場戲,雙方每一句話都步步相逼,情緒緊繃到了極點。張居正這一句回話,穩、準、狠盡得,表情仍舊氣定神閑,一派大將風度。這可以說是未來首輔Vs.現任首輔之子的對決。嚴世蕃這一方,背景淩亂,內心也是氣急敗壞。而張居正這一邊,構圖嚴謹平穩,神態上也是勝券在握。 如果說之前的張居正還只是驚鴻一瞥,這裏就是非常飽滿的正面表現了。大明的未來屬於誰,還用多說嗎?

最後兩人拂袖而去,從此勢成水火。


再到首輔嚴嵩被貶出內閣值房,由次輔徐階搬進值房,司禮監在外面看著不讓其他人進去,嚴世蕃進不去,高拱進不去,結果還是張居正進去了。 張居正進去,徐階一看,講了句儂進來吧(徐是松江人),說明徐和張的關系更親一些,然後張徐兩人一陣雙簧一陣比劃,後面具體的內容不用說了, 大家就想想,這場戲下來,張居正什麽水平?接班人的節奏啊。


再到最後攤牌,高翰文自困火場,命懸一線,嚴世蕃和張居正各內建著刑部和兵部的兵馬對峙,劍拔弩張,直到最後拿下嚴世蕃。通常誇人我們說有勇有謀,到了這裏, 這張居正可以說是有謀又有勇 ,能殿前對奏,對陣前擒敵。


1566這個戲,人物和人物是要對比著看的。海瑞和王用汲,胡宗憲和趙貞吉,嚴嵩和徐階,陳洪和黃錦,以及鄭和何,一系列的人。其中高拱和張居正也是一對核心比照人物,同為清流,同是倒嚴主力,在一系列事件面前,兩人的表現是有所不同的。

就說最後一段,劉和平有意安排了張居正離開內閣,不然上賀表一出戲的時候,以張居正這般未來的大boss,也跟著趙貞吉跪在嘉靖皇帝聖駕跟前,豈能讓他一言不發,那這戲還不好如期展開了。所以倒嚴之後,張居正不在內閣。

嚴嵩雖倒,但國庫依然空虛,高拱作為裕王的侍讀講官,竟不能進王府,而張居正這個日讀講官是嘉靖欽定的(蛤?),只有他才能在王府進出。 高拱在王府門前攔住張居正,心急似火,張居正勸他雷雨將至,尤需冷靜。 這時高拱邀張居正當晚去家中商談,被張居正拒絕了(不和旁人來往,靜觀其變)。 此時的張居正,顯然已經看準時機,窺得天命,當真要靜觀其變了。


對了,馮寶,這個馮寶也是貫穿了四十多集的一個小人物,對劇情推動沒有太大的貢獻,那麽問題來了,大明王朝1566有沒有表現馮寶呢?


說真心的,這次重播,可能就真有了重起【大明王朝1587】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