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車輛工程研究生(非無人駕駛方向)以後希望從事無人駕駛相關工作,如何努力?

2020-06-09科學

謹以此文的碎碎念記錄自己的轉行之路,具體的經驗幹貨會另開一篇文章單獨講講。全文約2600字,閱讀需要3分鐘。

2019年,我進入本校繼續讀研。對於未來工作的規劃,那時的我還在糾結於去汽車零部件廠商還是自主/合資主機廠。但是我發現一些身邊的師兄師姐們開始「放飛自我」,去了互聯網行業、金融行業、咨詢行業、公務員。從」王牌專業「出來的 大家選擇五花八門,有點打破了我的認知。

疫情過後,隨著上一屆師兄們逐漸開始找工作,我也開始思考一年之後我該去向何方。在汽車行業深刻變革的行情下,迷茫、焦慮變成了很多汽車人的常態。這期間我完成了畢業設計開題,雖然我的研究方向是汽車NVH的方向,但我還是開了一個運用機器學習方法解決一個傳統工業問題的課題(懂得都懂)。開題之後的十一月份,我啃了一遍西瓜書 【機器學習】 和花書 【深度學習】 ,又學了一下pytorch框架,自己寫了一個畢業設計的小demo,在此期間還斷斷續續的刷了一些leetcode,就這樣渾渾噩噩,時間混到了春節之後。

眾所周知,春節之後,很多實習的招聘就已經開始了。但我還沒有確定好求職方向。

當時也是鬼迷心竅了,只因為某個師兄的一句:」你要不試試感知方向?用的也是機器學習方面的東西~「,我就選擇了自動駕駛感知作為求職方向,開啟了自己累覺不愛的求職之旅。絲毫沒有考慮到其背後所包含的艱辛與困苦。 真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一句話,頭鐵。

二月-三月

其實我完全不知道做自動駕駛感知需要什麽技能。所以我的方法是去各大招聘網站上看看崗位要求。一看嚇一跳,不是頂會優先就是實際計畫經驗,我只有一個不相關的企業編程比賽經歷,簡歷都投不出去。於是我找了一篇之前師兄相關的碩士論文,一頓死磕,弄懂裏面的概念和框架,對目標檢測相關的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再配合師兄留下的程式碼,嘗試一行一行看懂。對於基礎十分薄弱的我,整個過程極為艱難。 但是紙上得來終覺淺,實踐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於是我又報名了一個互聯網企業舉辦的目標檢測競賽,在這個過程中,我才算是基本弄清楚了一張圖片從輸入、特征提取、檢測框輸出、後處理的一個大概的pipeline,並配合主辦方提供的demo完成了自己的程式碼。接下來又是像無頭蒼蠅一樣開始了精度提升的過程,除了在各大論壇搜到的常用的提分數的trick之外,我還厚著臉皮把參賽群裏的大佬們都打擾了一遍,在這個過程中我真正發現, 搞深度學習還是需要」鈔能力「,沒機器啥都不好使。 最後勉強拿了個名次,就開始投簡歷了。結果自然是四處碰壁,投大廠,簡歷直接被篩。不過好在最後運氣較好,在三月的尾巴,一個公司願意給我一個機會,提供了一個目標檢測實習生的崗位。

四月-五月

實習和課題組計畫是這倆月的主旋律。我認識到了研讀最新的學術論文對搞演算法的重要性,並親自參與了組內一個已有的檢測框架的最佳化過程。在這裏真的要非常感謝我的mentor,我們倆雖然是遠端辦公,但是他非常耐心,也不嫌棄我笨,經常帶著我一行一行地討論程式碼,並詢問我的意見(雖然我真的是啥都不懂)。在這個過程中也努力嘗試去看了很多篇論文,少部份看懂了,但好多還是一知半解。 私以為要真正理解一篇論文,最好的方式還是去死扣源碼,然而無奈的是根本沒有這個時間。 在這期間課題組的計畫還不時找上門來。我仍然記得那天為了開計畫會議,坐兩多個小時地鐵回嘉定後,雨實在是太大,全身都濕透了,但是這個時候卻說計畫會議改成線上會議!!動不動還為了計畫出差別的城市,兩個月加起來出差了四五趟,我真是愛死這個課題組計畫的甲方了呢。在這期間 只能偶爾刷一下leetcode,真正能自學的時間很少。

六月-七月

實習的任務突然陷入了瓶頸,持續的嘗試沒有突破,mentor的壓力大了起來,而我這個小兵竟得以喘息。然而在 這個時間內我居然學會了以後職場生涯中一項終生受用的技能——摸魚 (做一些與公司工作無關的事情) 利用上班摸魚的時間內我惡補了面試中常問的各種目標檢測框架,同時開始啃李航老師的 【統計學習方法】 。由於本人比較笨,只能透過找B站上的帶讀視訊,一行一行跟著學習,嘗試理解每個公式和參數的意義。然而好景不長,」摸魚「一個周後部門老大又給我派了一個新活。這是我入職之後第一次獨立承擔計畫任務。不得不說這個任務對我的鍛煉很大,我開始意識到自動駕駛中的目標檢測不僅僅是機器學習,傳統的電腦視覺方法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D的目標檢測和視覺SLAM脫離不了關系。就這樣,又開始在B站狂刷 【SLAM十四講】, 雖然看完就忘了,忘了又再看。又開始學習傳統的 【電腦視覺】 中的一些方法。在這段時間裏,晚上一點多再睡,第二天又早早起床去實習是一個常態。

八月-十月

從實習單位離職,開始逐漸投起了簡歷。在初期,面試的體驗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直到現在坐在電腦前, 我仍能回想起那個被三位面試官輪流懟了三個小時導致心態爆炸的下午。 在這期間也是邊面試邊總結經驗,除了面試時間,大部份時候都在狂補一些電腦方面的知識。又把好久以前看的 【C++ Primer】 和B站的 【尚矽谷Linux教程】 再刷了一遍。對著 【百面機器學習】 ,去看一些經典機器學習演算法的源碼。每天還要接受leetcode的折磨。面試的時間裏,經常在肯定自己和否定自己的狀態中轉換。常常是一面的時候感覺自己還可以,二面和三面被刷之後又開始自我懷疑。不過好在結果是好的,在一次次面試之後獲得了成長,也逐漸獲得了一些公司的認可,最終也算拿到了自己滿意的offer。

我深知自己用一年左右時間,去追趕科班同學們幾年的知識沈澱是萬萬不可能的 。為了面試而追求一些」考點「,刷一些套路性的演算法題,很可能因為基礎不牢而後患無窮。因為目前這個行業其實並不需要」調包俠「和」煉丹俠「,而是需要真正能夠把握業務難點並有能力將其解決的大牛們,因此拿到offer往往只是學習之路的開始。 在這片行業深刻變化的浪潮中,作為校招生的我們只是需要一枚可以選擇的」船票「。 而登上船之後的航行生涯,還需要謹慎把握。

走出校門,眼看外面的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七年多的大學生涯如洪流般將我推到現在,最終用一年的轉行之路為它畫上句號。 之後開始漸漸明白,工作這個事,有時候也沒那麽重要。健康、家人、伴侶,我們還可以追求很多其他美好的東西。 或許正如陶傑在【當時只道是尋常】中所說:

遲暮之年時,回顧一生,就會發覺:什麽時候出國讀書、什麽時候決定做第一份職業、何時選定了物件而戀愛、什麽時候結婚,其實都是命運的巨變。只是當時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雲千檣,還以為只是生命中平凡的一天。

而現在的自己,唯有走好當下的每一步,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