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健康

浙江、四川、南京等地多人确诊热射病,已有死亡病例,热射病是怎么回事?如何预防与治疗?

2022-07-13健康

热死人了,真不是一句玩笑话!

你知道热射病的死亡率是多少吗?

先猜一猜:

然后,我们揭晓答案:

热射病的病死率可高达70%,即使存活者也有近30%遗留神经等系统后遗症[1]。

一、那么,什么是热射病呢?

讲热射病之前,先讲讲中暑吧。中暑这个词,大家都知道。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职业性中暑的诊断】(GBZ 41-2019),并于201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1]。

该标准对于中暑的分类如下:

先兆中暑: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低于38.0摄氏度,可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热痉挛: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劳动或体力活动,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间歇大作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多见于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肠肌为著,呈对称性,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多汗、皮肤是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体温常升高但不超过40摄氏度,可伴有眩晕、晕厥,部分患者早期仅出现体温升高,实验室检查可见红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氮质血症。

热射病: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体温明显增高及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皮肤干热,无汗,体温高达40度及以上,谵妄、昏迷等,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可见,由上到下,病情越来越重, 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二、人为什么会中暑?

俗话说:冷了就打颤,热了就出汗,我们的身体能自动调节体温,以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值,但是,如果热了不出汗,体温就会越来越高,这称为失代偿。中暑就具备 机体失代偿后核心温度升高 这一特征。

有两个名词,需要解释一下。

(1)失代偿

如果外界温度低于我们人体的体温,那么,热量自然是从人体往外跑;但是,如果外界温度高于人体的体温,这就麻烦了,热量是从外界环境往人体内跑,比如这样:

大锅里煮着的懒羊羊,他的温度会越来越高,怎么办?

可以 出汗

通过出汗,带走体内的热量,能够调节体温到正常范围。

但是,仅仅靠出汗是不够的,懒羊羊还应该怎么办?

快溜啊!

脱离高温的环境才是根本。否则,总有出不了汗的时候,这个时候就称为 失代偿

(2)核心温度

继续说说这位懒羊羊先生吧。

他在热水里面煮煮,刚开始,只是皮肤热了些,还不怎么要紧,但是,一旦他从里到外都热了,熟透了,那可就麻烦了。

身体内部的温度,更重要,这称为 核心温度

医学上所说的中暑,往往具有核心温度上升这一特点。

所以,所谓中暑,是指由于外界温度过高等原因导致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失灵,身体内部的核心温度升高,从而使机体受到损害的一种疾病。

三、 中暑有多可怕?

前面说过了,热射病的病死率可高达70%,即使存活者也有近30%会遗留神经等系统后遗症。

死亡率这么高!!为什么??

因为热打击会引起机体强烈的反应,导致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主要包括两类重大医疗问题: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听听名字就很可怕了,具体包括:横纹肌溶解症、肾功能衰竭、肝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等等。

所以,夏季防中暑,不重要吗?

而且,出现先兆中暑的表现后,就一定要注意,否则进一步加重,可就麻烦了。

四、热射病的急救

快速降温是最大程度降低热射病并发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最有效策略,应尽快、在发病的30分钟内开始降温 [3-9 ]。

降温的关键步骤包括[1 0]:

1、如果现场有合适的医疗人员并且患者没有其他医疗急症,则应尽可能先降温再转运。

2、去除多余衣物。不应当为了去除所有衣物而推迟降温处理,两者可以同时进行。

3、如果进行冰水浸泡,应将患者浸泡在一桶寒冷的水中(越冷越好);水温应该为35-60℉(2-15℃);冰水是最理想的,但即使是温水也有帮助;应维持恰当低的水温;在降温过程中应剧烈搅拌水。

4、如果冰水浸泡不可行,则应快速启用其他降温方法。如:淋浴凉水,移动到阴凉处并尽可能多用冷的湿毛巾敷在体表,将冰袋置于患者颈部、腋窝和腹股沟区(邻近大血管的区域),同时对患者的身体喷水并使用风扇吹湿润的皮肤(即蒸发降温)。

5、持续监测生命征和精神状态,时刻保持患者安全。

6、直肠温度达到约38.3-39℃时停止降温。如果无法测直肠温度,建议采取以下2种选择之一:

(1)降温,直到患者开始寒战。

(2)冷水浸泡15-20分钟。这将使大多数患者体温下降3-4℃。

五、中暑的预防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中暑,不仅仅是温度高,湿度也是重要因素。

另外,预防中暑的药物有很多,什么藿香正气液、人丹、十滴水,等等。

它们到底有没有效果?我写过了,链接放文末。

最后,建议的预防措施为:

1、限制活动

如果要进行体力或体育活动,推荐的措施包括:频繁地中断活动并补液;频繁换人;必须有阴凉的休息区;尽量安排在一天中稍早或稍晚的时候进行。

2、维持补液

积极鼓励饮水。

对儿童而言更重要,因为与成人相比,儿童更容易出现脱水及补液不足。

如果身体内的水分正常,9-12岁的儿童在夏季进行户外运动时,每20分钟应补液100-250mL,青少年可最多每小时补液1-1.5L。

加有碳水化合物(糖)和氯化钠(盐)的调味饮料(即糖盐水)可使身体对水分的吸收量增高大大增高。(可以使用口服补液盐)

可通过比较运动前后的体重来评估补液是否充分,如果持续存在至少2%的体重丢失时,应停止运动。所以,大家可以想想,利用出汗来减肥的方式靠谱吗?

3、穿着恰当

应穿着吸汗的宽松单层衣物,而且,浅色衣物有助于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4、热适应

热适应是预防中暑很好的方法,青少年可在连续4日的有限热暴露后适应比较热的环境。而学龄期的儿童(小学阶段)通常需要长达14日的暴露才能达到同样的生理状态。

最后,作为儿科医生,我一定要提醒大家:

万万不可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即使环境温度只是中等高温时,密闭车内的温度也会迅速升高至危险水平 将年幼儿童留在车里极为危险,即使是阴天。

这样的悲剧,我是见过一些的。

最后,扩展阅读:

参考文献:

[1] 苏磊 . 重症中暑防治回顾与启示 [J]. 解放军医学杂志 , 2011, 36(9): 883-885.

[2]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iagnosis of occupational heat illnesses[EB/OL]. [2019-1-30]. http://www .http://nhc.gov.cn/.[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 . 职业性中暑的诊断[EB/OL].

[3] Kerr ZY, Yeargin SW, Hosokawa Y, et al. The Epidem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Exertional Heat Illnesses in High School Sports During the 2012/2013–2016/2017 Academic Years. J Sport Rehabil 2020; 29:332.

[4]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Heat illness among high school athletes --- United States, 2005-2009.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10; 59:1009.

[5] Update: Heat injuries, active component, U.S. Armed Forces, 2009. MSMR 2010; 17:6. http://www. afhsc.mil/viewMSMR? file=2010/v17_n03.pdf#Page=06 (Accessed on June 05, 2012).

[6] Bouchama A, Knochel JP. Heat stroke. N Engl J Med 2002; 346:1978.

[7] Gardner JW, JA K. Clinical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surveillance of exertional heat illness. In: Textbook of Military Medicine, Zajitchuk R (Ed), Army Medical Center Borden Institute, Washington, DC 2001.

[8] Heled Y, Rav-Acha M, Shani Y, et al. The "golden hour" for heatstroke treatment. Mil Med 2004; 169:184.

[9] Stearns RL, O'Connor FG, Casa DJ, Kenny GP. Exertional heat stroke. In: Preventing Sudden Death in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Casa DJ (Ed), Jones & Bartlett Learning, Sudbury 2011. p.53.

[1 0] Uptodate:Exertional heat illness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