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美食

穿越到日本戰國,獻給織田信長一桶德芙巧克力,會得到什麽賞賜?

2023-12-11美食

這裏偏個題,既然前面有人說到了「第六天魔王」和京都貴族餐的故事,也有人說了京都貴族餐有多麽難吃,那這裏正好發揚一下,聊聊京都貴族餐到底是個什麽味道,以及為什麽日本京都貴族會這樣自虐自己。

如之前有人說的那樣,京都貴族餐是非常難吃的(按照信長公這種正常口味標準)。最大的問題有兩點,一是極端的食材處理(比如過度清洗導致食材原有的鹽分和味道去除,或者眾所周知的過度處理大米做成精米),二是食材極度單一匱乏(除了眾所周知的不能吃肉外,諸如雞蛋水產甚至許多蔬菜水果也都會受到限制乃至不用)。僅憑這兩點,恐怕大家都能想象京都貴族餐有多麽難吃,信長公為什麽要掀桌子砍人了。相比較而言,京都貴族餐導致日料擺盤大於內在,常常被人戲稱為「盤子擺菜身價百倍」的「米其林」風格已經沒那麽要命了。

這兩個問題還遠不止難吃這麽簡單,前者更嚴重的後果是食材的過度處理帶來的營養流失問題,首當其沖的就是各種維生素(畢竟維生素這玩意還是很嬌氣的,過度處理很容易破壞)。一直困擾日本人到近現代的「腳氣病」(不是腳部真菌感染)就是經常吃過度處理大米做成的精米導致的維生素B1缺乏癥,而這種病在日本古代主要患者就是經常吃精米的京都貴族(甚至是天皇,當然後來將軍大名貴族化後也未能幸免),妥妥的貴族病,畢竟日本古代百姓哪有可能吃精米呢(不說古代,近代日本百姓也得靠從軍才能吃上大米,別說精米了)。

而後者就更不用說了,我們從小時候都知道挑食不好(雖然小孩子的本能很難控制),就是因為挑食造成食物攝入種類減少容易造成營養物質種類缺失影響健康。可是京都貴族餐倒好,直接把一大堆食材排除在外,等於讓貴族人為挑食。甚至有些極端的貴族不僅不吃肉,連蔬菜水果都不吃,天天只喝粥,最多就點鹽,結果自然是各種維生素缺乏癥橫行。結果在平安時代末期出現了非常荒唐離譜的一幕:手握日本天下大權的公卿貴族平均壽命反而遠低於在野練武打熬身體的武士,甚至連販夫走卒這種普通百姓都不如。相比較而言,德川幕府將軍雖然後來也貴族化了,食材上也有不少限制,但至少不會到這種離譜的程度,諸如兔肉、鴨肉等肉食還是可以吃的。

那麽肯定會有人問,這些日本貴族為什麽要這麽自虐自己,吃得不好還壽命短?唉,這事得一竿子倒回信長公之前一千年,這和佛教的傳播關系密切。其實佛教一開始並沒有禁絕吃肉,只是梁武帝開始漢傳佛教的僧侶才開始不吃肉,而日本的佛教深受漢傳佛教影響,因此也帶有不吃肉的烙印。公元675年,天武天皇頒布了日本第一個官方「禁止食肉」的法令,不過這項法令在當時很寬松,只是規定不準吃牛、馬、狗、雞等肉類,而且僅限於農忙時節,其他時候和不在禁令裏的肉食都可以照吃不誤,所以日本大多數平安時代的公卿貴族也是吃肉的,諸如菅原道真活了59歲,藤原道長活了62歲,要是他們真按照前面說的自虐吃法,估計得減壽一半。

但是禁令一旦頒布,再收回來可就不容易了,何況佛教的廣泛傳播讓日本公卿貴族越來越多地篤信沈湎其中,自發地開始不吃肉。到平安時代末期,日本公卿貴族甚至開始比賽一樣地自虐禁欲以表示對佛祖的虔誠:你不吃肉我就連魚都不吃,你一天只吃兩頓我就吃一頓……其瘋狂程度比起韓愈當年看到的「焚頂燒指」「斷臂臠身」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這種自虐禁欲的風格之下,日本貴族餐也就越來越清湯寡水,越來越分量減少,結果如何前面已經提過了。

當然,日本人也是很實在的,面子終歸抵不過裏子或口腹之欲。不說日本天下大亂時經常有人打獵吃肉,即使是和平時期,有條件吃肉的人也會想盡辦法掩人耳目吃肉。比如日本人認為病人可以在身體虛弱的時候吃肉,當然吃完後要向佛祖謝罪,於是類似的「藥膳」便在日本廣為流行——畢竟「佛祖的歸佛祖,將軍的歸將軍」,信仰歸的是佛祖,好肉歸的可是將軍啊!除此之外,還有類似「發酵葡萄汁」這樣的文字遊戲,今天日本的「櫻花肉」就是馬肉,換個名字掩人耳目照吃不誤。